德國經濟連續下跌,並急切的從美國運回黃金,或是預感到了什麼

2020-01-09     BWC中文網

據彭博社1月8日報道,德國汽車產量已跌至23年來的最低水平。大眾,寶馬和戴姆勒等公司2019年在德國工廠生產了466萬輛汽車,這是自1996年以來的最低水平,9%的下降歸咎於國際市場需求的下降,預計2020年的交付量將從2019年的8010萬輛降至7890萬輛。

德國日前公布的經濟數據顯示,雖然,德國IFO經濟景氣指數在12月上升(此前9月製造業PMI初值創123個月新低,同時11月IFO商業預期指數也創下十年來的最低水平),但經濟學家對於復甦跡像顯得並不樂觀,很難找到任何切實的觸底反彈支撐,尤其是製造業仍然低迷,工廠庫存在增加,訂單在減少,特別在關鍵的汽車行業。

這表明投資者對德國經濟的預期繼續下降,這些數據正在預示著德國經濟有可能在今年再次萎縮,去年12月13日,德國央行已經將2020年實質GDP增長預測下調一半至0.6%,這與市場分析師的預測一致。

對於歐洲來說,沒有什麼比歐洲的中流砥柱遇到難題更可怕的了,另外,大多數歐元區國家增長也均在放緩,對此,德國總理表示,「德國經濟正進入一個困難階段」,但歐洲經濟無法迴避的事實是,任何一個成員國一旦出現經濟風險,均有可能牽一髮而動全身,隨時波及整個歐洲,根據數位經濟學家和市場觀察人士的分析,英國在脫歐過程中遭遇的市場和經濟危機可能會在2020年波及歐元區最大的經濟體德國。

而德國經濟意外失去動力這件事似乎正在說明,現在已經進入了全球經濟需求全面萎縮的特殊時代,也就是實體與資產的需求就會不斷的萎縮,而黃金正在從人類視野的邊緣回歸,比如,世界黃金協會發布的報告中已經將黃金定義為2020年寶貴的戰略性資產就是最好的註腳,同時,這也決定了未來資本市場和商品價格的走勢,而這實際上也是黃金價值被重新估值的過程。

另一面,由於美國經濟不確定性的政策正在給德國出口和投資活動帶來壓力,而作為去美國經濟化的努力,事實上,德國和法國等歐洲國家一直走在前面,據俄媒RT稍早時稱,德國央行申請複查存在美聯儲餘下的1268噸黃金時,卻被後者以意圖不明為由拒絕了,那麼,作為傳統經濟盟友的德國為何要如此急切地從美國運回餘下的黃金呢?這背後隱藏著什麼?

因為,德國當局認為,美國經濟及美元的信用已經在下降,並由此掀起了近幾個月以來,波蘭、義大利、羅馬尼亞及匈牙利多個歐亞國家把存在美聯儲金庫的黃金運回家的潮流,並在深層次布局實物黃金儲備以抵禦美元的風險。

而從德國的經濟歷史來看,德國或是預感到世界經濟增長未來的各種不確定性,除非預感到有大事將發生,否則不會如此急切地搬運黃金回國和去美元化,這在德國經濟連續幾個季度出現萎縮的背景下變得更加明確,而這背後隱藏的正是歐債危機讓德國人突然有了危機感與緊迫感,並因此想到了自己失散在海外的黃金,但事情到此並沒有結束。

事實上,只要仔細解讀此前德國央行官員的話就明白了,他顯然在說歐元還有發生危機的可能性:一旦遭遇貨幣危機,德國可以立馬發行自己的新貨幣,緊接著,並用世界第二多的黃金儲備來購買新貨幣,使其成為歐洲強勢幣種,再加上強大的製造業為基礎,德國新馬克必然會在世界貨幣里占有一席之地。

與此同時,最新消息顯示,除了德國央行把人民幣納入外儲資產外,德國經濟和人民幣也形成了緊密的貨幣聯繫,據德國商業銀行近日對該國企業2019 年使用人民幣的調查結果表明,人民幣對企業客戶愈發重要,三分之二認為人民幣與自身緊密相關,對美元的依賴越發感到不安。

同時,現在,德國企業也正在改變以前隱藏在他們眼中對中國經濟的陌生看法,越來越多的德國人和德媒正在說,中國的創新科技是德國製造的學習對象,比如,像新能源電動車、人工智慧、高鐵、5G技術,中國手機、電視機生產……這些方面讓德國感受到了效率和速度,而這背後,是德國中小企業在隱形冠軍繁榮的背後,存在著數字化轉型和逆全球經濟一體化帶來的壓力,同時,也希望能在中國經濟推動的亞歐重大經濟戰略項目中能分得較大的一杯羹。(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9oPIiW8BMH2_cNUg3lp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