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歲犧牲在敵人屠刀下,仙桃「鐵嘴丫頭」郭子英

2019-11-28     仙桃日報

劉胡蘭,一個僅僅只有15歲的女孩,為了保護更多的村民,在沾滿鮮血的鍘刀前,從容赴死、慷慨就義。

在仙桃的歷史上,也出現了一位劉胡蘭式的英雄少女。

說起郭子英,她的故事可能鮮為人知

這位出生於毛嘴鎮的英雄少女十五歲參加革命,十八歲就犧牲在敵人的屠刀下。

11月25日,記者聯繫市檔案館,了解到1984年出版的《沔陽黨史人物》對郭子英的事跡有所記載,但當年編撰這一章節的作者已經過世。《沔陽黨史人物》記載,郭子英出生於沔陽縣毛嘴區秦陽鄉土地灣,而1990年出版的《毛嘴鎮志》中提到她是深江站鄉楊嶺村萬家小垸人。

記者通過篩選這些關鍵地名,採訪了毛嘴鎮秦陽村、毛二村、楊嶺村、韓場村等地幹部群眾,均未獲得有效信息,只能通過微弱的文字,窺探這位英雄短暫而又壯麗的人生。

1913年,郭子英出生在一個貧農家庭,讀私塾一年,後因家貧輟學。她性情剛烈,母親要她裹腳,她倔強拒裹,據理力爭說服母親。鄉親們稱她為「鐵嘴丫頭」。

1928年冬,十五歲的郭子英衝破封建族規的束縛,參加革命宣傳活動。她教婦女們唱《婦女放足歌》《十二月小曲》等革命歌曲,發動婦女余翠英、易顯英等參加革命活動,後成為婦女運動骨幹,三人被稱為「紅三英」。

1929年,郭子英和青年秦香寶結婚。在她的思想影響下,秦香寶參加了區游擊隊,成為一名英勇的游擊隊員。1930年,郭子英當選為秦陽鄉婦聯主任,後任區婦聯主任。同年冬,她由區委書記洪道全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1年秋,紅軍奉命轉移,國民黨趁機清鄉,蘇維埃政府被破壞,郭子英等隨同黨組織轉移到拖船埠。後因叛徒告密,不幸被敵逮捕,鏟共大隊長——肖從漢派人將「紅三英」押回深江站。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她堅貞不屈,並痛斥土豪劣紳的暴行。

敵人特意將郭子英押到深江戲樓子上進行宣判,妄圖殺一儆百。她毫無懼色,激憤而又深情地唱了一支《十思念》之歌:「一思念,我的郎,參加紅軍,有兩載,未歸家……妻死後,切莫要,過分悲傷,化悲痛,為力量,為工農爭光。」

她的歌聲引起了敵人的驚恐,擔心群眾「劫法場」,敵人立即將她推下戲樓,準備斬首。刀斧手謝福新曾任鄉蘇維埃少年先鋒隊副隊長,敵人許諾只要他殺死郭子英,就可免他一死。郭子英回視叛徒,痛斥謝福新「貪生怕死的叛徒,絕沒有好下場」。 謝福新為了活命,顫顫驚驚舉起大刀,一刀、兩刀……直到第五刀,才將郭子英砍死。

郭子英犧牲時,年僅十八歲。與此同時,余翠英、易顯英也英勇就義,年齡都不超過二十歲。當時老人們憶述「紅三英」,對她們的英雄行為都讚揚不止,說她們是三位女英烈,永遠活在人民心中。

(記者 胡純波 整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9hMEsW4BMH2_cNUgdZb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