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國」深圳作曲人張若迪訴說愛國之情

2019-09-28     深視新聞

《訴說》

曲:張若迪

詞:柳成蔭

大江南北我的祖國

山山水水在我心窩

戈壁月南海波

是我對你愛的訴說

苦難輝煌我的祖國

千年長路在我心窩

小康策復興夢

是我對你愛的訴說

愛戀著你依偎著你

你是我生命的唯一

忠誠為你奉獻為你

你是我唯一的壯麗

「大江南北 我的祖國 山山水水在我心窩。戈壁月,南海波,是我對你愛的訴說,愛戀著你,依偎著你,你是我生命的唯一。」《訴說》朗朗上口的曲調,已在深圳高級中學被師生們傳唱。

這首歌的作曲是深圳高級中學藝術教育創始人張若迪教授。新中國成立70周年,他想用旋律表達對祖國的熱愛,今年5月份,他創作了這首歌曲。

「積累千日,偶然得之」

張老師告訴我們,《訴說》這首歌曲的靈感是來自他的夢,雖然是「偶然得之」,但因為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這個大喜的日子裡,「一直有個衝動,就是想寫一點東西。」千日的累積,創作了今年八月由深圳交響樂團首演的原創交響樂《狂歡中國》,以及《訴說》。「主要是表達了我們對祖國的一種愛和感恩,以及我們近些年來我們國家所取得那麼巨大的成績,我們作為中國人的一種自豪感。」

1977年恢復高考,張若迪考入湖南師範大學音樂系作曲專業,大學畢業之後留校任教。20世紀90年代,他響應改革開放的號召來到深圳,在深圳高級中學一待就是22年。在高級中學的這22年中,張老師組建起了學校的合唱團,交響樂團和舞蹈團,高級中學藝術中心隨之成立。學校藝術團不僅在國內有很高的評價,乃至國際舞台上都備受認可。2015年7月出訪德國,參加紐倫堡音樂節,在紐倫堡音樂廳兩校小音樂家舉行了聯合音樂會,贏得廣泛好評。

交響樂團通常由弦樂、管樂、打擊樂三大聲部組成,小規模的交響樂團一般有大約20-30名樂手,而大型的三管樂團演出陣容可達百餘人。而高級中學的交響樂團全部由初中和高中的學生組成,成員接近百人,組成了一個相當完整的樂團。這樣規模的樂團在一所普通高中里是相當難得的。

樂團的同學們平時不僅會練習柴可夫斯基等西方古典音樂,張老師的原創交響樂也是同學們的拿手曲目。

「張老師寫的曲子大部分都是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作家,他其實是一個弘揚傳統中國傳統文化的作家,所以他寫的曲子都是很大氣磅礴的,把很多的中國傳統文化的一些元素寫進交響樂裡面,是中西方文化的一種結合。」高二年級的孫婧柳同學是交響樂團的小提琴副首席。她和樂團團長一起為我們演奏了《訴說》。

做中國人能聽得懂的交響樂

由張若迪原創、學生們演繹的交響樂,無一不是以傳承中華文化為主線。

「我有一個簡單的比喻,西方的交響樂隊它是一個吃飯的碗,我拿過來以後盛我們中國的食物,中國的老百姓就愛吃了。所以通過這幾次我的作品音樂會的現場的反應來看,老百姓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我們中國的交響音樂,他們是很欣賞很喜歡的,場內這個反應是非常強烈非常熱烈的。」張老師創作的兩套原創作品,《春·月·情》和《琴·詩·酒》皆是將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融入了交響樂中,《春.月.情》融合了李清照的六首詞,」填補了中國民族唱法女高音無協奏曲之空白,並被全國唯一的音樂博物館——哈爾濱音樂博物館永久收藏。《琴·詩·酒》則揉入了古琴、童聲以及李白的《將進酒》。

明年他的第三套原創作品音樂會,還是延續了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作曲概念。將中華傳統文化與交響樂融合,並深深地根植於青少年的心中。在《訴說》的歌聲中,是張若迪老師和同學們對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愛的訴說」。

深圳作曲人 張若迪:「在我的音樂作品中間,我要傳承中國傳統文化,感到很幸福、滿足、很自豪。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有一個強大的祖國,這個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意識到和感受到的,對祖國的這種無限的熱愛,要放在心裡。」

作者:單舒然 鄭寧(實習)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9gtBgW0BMH2_cNUgJdG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