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河北老兩口拿死亡證明挨個銀行尋找亡子存款,結局如何

2022-08-29     小女子大人物

原標題:2022年,河北老兩口拿死亡證明挨個銀行尋找亡子存款,結局如何

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很多老年人似乎都陷入了被發展遺忘的尷尬局面,近年來,許多關於老年人就醫難,辦理銀行業務難,購物不會用手機付款的新聞層出不窮。

今年年初,河北邯鄲就發生了這樣一起老人因為不熟悉銀行流程規範,在辦理業務時遇到極大困難的事件。

河北邯鄲一對行動不便的爺爺奶奶,為了找到兒子生前的銀行卡和存款,帶著兒子的死亡證明,幾乎走遍了邯鄲市大大小小的銀行,卻都被告知不符合銀行流程規範,無法辦理業務。

那麼這對老夫妻究竟為何要尋找這筆存款呢?這又是多大一筆錢?最後的結果是什麼樣呢?讓我們一同走進這對老夫妻令人心碎的故事。

日夜辛勤勞作,供養孩子

夫妻倆只有這麼一個兒子,所以自打這個孩子出生,就十分疼愛他,想盡力給他最好的教育,讓他擺脫貧困的命運,成為一個有知識有才幹的人。

儘管家裡並不富裕,夫妻倆還是會拿出所有的積蓄來供孩子上學。

他們的兒子也非常懂事,自從上小學開始就一直成績優異,在班裡名列前茅,這讓夫妻倆看到了希望,十分開心,憧憬著兒子長大成人後的日子。

可是好景不長,造化弄人,這位老奶奶在一次勞動中受了嚴重的腰傷。

家裡本就十分清貧,孩子還要上學,為了省錢,老奶奶沒有選擇去醫院,所以她的腰傷因為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而惡化了,後來沒過多久,老奶奶便因為腰疼,走路都變得十分艱難。

這對於這個本就搖搖欲墜的家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老奶奶的身體情況,顯然已經無法再乾重活了,所以賺錢養家的任務全都落到了老爺爺一個人身上。

為了養家餬口,老爺爺只能一個人打兩三份工,來補貼家用。他每天都要很早就起床,到工地上去幹活,晚上天黑下班之後,還要去附近的餐館幫人洗盤子,老爺爺每天都是早出晚歸,生活得非常艱難。

這一切都被剛上初中的孩子看在眼裡,看著父母生活得如此辛苦,老人的兒子再也沒有心思呆在學校了,他決定輟學外出打工,幫助父親賺錢養家。

可孩子將這個想法一提出來,就遭到了父母的極力反對。夫妻倆認為自己如此辛苦就是為了讓孩子好好學習念書,將來成為一個有知識的人,不用再像他們一樣靠苦力賺錢。

可是孩子現在就要輟學去打工,如果放任他去的話,那麼他將永遠也擺脫不了成為一個苦力工的命運。

儘管遭到了父母的強烈反對,但這個孩子似乎已經下定了決心。雖然他最後還是被父親拿著棍子逼到學校,坐回教室里學習,但他好像一夜之間變了一個人似的,一改往日刻苦認真的學習態度,變成了一個調皮搗蛋無心學習的壞學生。

他不僅在課堂上不認真聽講,擾亂課堂秩序,打擾老師講課,在課後還經常和同學發生矛盾,與同學打架鬥毆。

這讓老師感到非常頭疼,老師也不明白,這個明明非常優秀且聽話的孩子,為何變成了現在這樣。所以老師只能將老兩口叫到學校,了解情況。

儘管被叫了家長,這個孩子也沒有半點收斂的意思,他依然「我行我素」,不斷地違反著學校的紀律和規定,這導致老師只能接二連三地叫老兩口來學校開家長會,最終,無奈之下,他們只好同意了孩子輟學的要求,將孩子帶回了家。

回到家之後,老爺爺就帶著兒子一起外出打工掙錢,而老奶奶則因為行動不便,只能在家裡種一些菜,拿到市場上去買。

一家三口的日子仍然過得十分清貧,但是卻非常幸福。

賺錢買房結婚,兒子意外去世

據老人透露,他們的兒子出生於1990年,去世的時候也不過三十歲出頭,老兩口的遭遇,是典型的白髮人送黑髮人,十分令人心酸。

隨著時間漸漸過去,這個孩子也逐漸長大成人了,夫妻倆開始越來越著急,他們想給兒子張羅一個媳婦,幫兒子成家立業。但俗話說,先立業,後成家。

看著老兩口家裡的房子和清貧的生活,上門的媒人都覺得有心無力,不知該如何是好。有不少人家知道了他家的情況後,儘管家中有待嫁的女兒,也都不願意將女兒嫁過來受苦。

所以孩子的婚事便被擱置了,這一擱置,就又是幾年。轉眼這個兒子就快三十歲了。但是他自己卻一點也不著急,還時常安慰自己的父母說,等他以後掙到錢了,發了財,一定能娶到一個漂亮又賢惠的老婆。

後來,在別人的幫助下,老兩口的兒子在當地的鋼鐵廠找到了一份工作,這份工作不僅包吃包住,工資還比原來高出許多,每個月還有額外的獎金可以拿。

儘管工作有些勞累,但是對於老兩口初中就輟學回家,沒有什麼文化的兒子來說,已經是非常好的工作了。

所以他工作也十分認真,那段時間裡賺了許多的錢來補貼家用,家裡的生活在一天天地好轉起來,這讓老兩口又充滿了希望,「等兒子再多賺一些錢,我們就能蓋新房子,給他娶媳婦兒咯」,那段時間裡,老奶奶總是笑呵呵的和老爺爺說著自己心中的期盼。

但是上天好像總是喜歡捉弄苦命的人,就在老兩口一家的生活漸漸變好的時候,又一個晴天霹靂傳來,擊碎了老兩口的心。

2021年12月的一天,老奶奶像往常一樣在家裡打理菜園,老爺爺也在家休息,這時候,兒子所在的工廠突然派人來通知他們去醫院,還沒搞清楚情況,老兩口便被帶上了去醫院的車。

在路上,老兩口才了解到,自己的兒子是在工廠工作的時候受了傷,被送到醫院搶救了。並且,沒過多久,醫院就傳來了老兩口的兒子搶救無效離世的消息。

一時之間,老爺爺和老奶奶都無法接受這個像夢一樣的事實,他們都以為兒子的工友在開玩笑,可是工友嚴肅的神情讓他們不得不相信這個殘酷無比的事實。老兩口一下子就老淚縱橫,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放聲大哭起來。

匆匆趕來的工廠老闆看到了這一幕,感到十分心碎,隨後,他找到老兩口,並表示,他們的兒子是在工廠工作時遇到了意外事故,因公殉職的,所以工廠願意承擔所有的賠償,並願意付給老兩口精神損失費。

沒過多久,老兩口便收到了工廠老闆一次性送過來的幾十萬元錢。這樣一大筆錢,是老兩口大半輩子都沒有見過的。他們清貧了大半生,為兒子的長大成人和幸福生活努力了三十多年,最終卻因為兒子的意外離世,獲得了這麼大一筆錢。

終於有錢給兒子蓋新房娶媳婦了,終於不用再辛苦出門打工了,終於能過上衣食無憂的安穩日子了,但是,這樣美好生活的主角,老人們的兒子,卻不在了。

而這樣的結果,很明顯,並不是老人們想要的,我相信,如果重來一次,無論家裡有多窮,無論最後能不能過上好日子,他們都會選擇將孩子留在自己的身邊。

人們都說,白髮人送黑髮人是世界上最令人心碎的事情。這些年來一直飽經生活摧殘的老爺爺和老奶奶,又一次受到了命運沉重無比的打擊。

老人們在工廠老闆遞過來的賠償協議書上,艱難地簽了字,收下了兒子用性命換來的幾十萬元錢,卻沒有流露出任何一點情緒。臨了,老爺爺嘆了一口氣,說:「這下終於有錢娶媳婦了,人卻不在了。」

這是多麼令人心酸的事實,這樣的場景,讓在場的工友們也忍不住紅了眼眶。

隨後,兒子的幾位工友告訴老兩口說,他們的兒子生前似乎有幾張銀行卡,卡里不知道有多少錢,但是既然人已經去世了,還是把錢取出來的好。

兒子工友的話,讓老兩口的心中有了一些寄託。他們認為,既然是兒子留下的銀行卡,如果裡面錢多的話,就把它取出來,不讓孩子的勞動白白浪費,如果錢少的話,就捐給國家。

換言之,老兩口並不在意兒子的卡里有多少錢,他們只是認為,這些銀行卡和錢,是屬於兒子的東西,理應被找到,然後妥善處置。

蹣跚老人為尋找亡子存款,走遍邯鄲所有銀行

2022年1月21日,兩位老人艱難穿梭於各個銀行,白髮蒼蒼的爺爺騎著一輛破舊的小三輪車,載著自己的老伴來到一家銀行門口。

爺爺停好車後,艱難地從車上下來,又去扶車廂里的奶奶。好不容易從車上下來之後,這位奶奶佝僂著腰,靠著一個塑料凳子,在地上艱難地前行,和老爺爺一起朝著銀行大廳走去。

這時候,這家銀行的工作人員高女士看到了這一幕,這樣的場景令她十分心疼,於是她趕緊招呼門口的保安去幫老人一把,將老人攙扶到業務窗口的櫃檯前。

在櫃檯前排隊的人們也都看到了兩位老人的艱難,紛紛為他們讓出位置,表示可以讓老人優先辦理業務。

但是他們卻慌了,趕緊挪到一邊說:「我們不給大家添麻煩,不耽誤大家的時間,我們在這等一會就好了。」無奈之下,保安又只好將他們扶到大廳里的椅子上坐下,還為他們端來了熱水。

沒過多久,前面的人都辦完了業務,輪到兩位老人家了。儘管這個時候已經到了高女士下班的時間了,但是放心不下兩位老人的她,沒有直接下班,而是來到兩位老人面前,輕聲詢問道:「爺爺奶奶,您二位要辦理什麼業務呀?有沒有什麼可以幫到您的?」

「姑娘,我們想查查這個人他有幾張銀行卡,你看你們這兒能查嗎?」老爺爺邊說,邊從舊棉襖的衣兜里掏出來一個塑料袋,裡面裝著幾張紙。

高女士接過老人手中的袋子,又將老人攙扶到櫃檯窗口,開始幫助他們辦理業務。安頓好老人家後,高女士打開那個塑料袋,取出裡面的紙張,認真地看了起來。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袋子裡除了一張查詢函之外,竟然還有一張死亡證明。這張死亡證明將有著豐富工作經驗的高女士嚇了一跳,愣在原地一時間說不出話來。

老爺爺看到高女士的反應,有些難為情地說:「姑娘,不好意思啊,嚇到你了吧,這是我兒子的死亡證明,他意外去世了,我們這次來,就是想查一查他有幾張銀行卡,裡面有多少錢。」

一旁的老奶奶則不停地對高女士說抱歉,以為是他們打擾到高女士了,說著還準備把紙張拿回來,然後離開銀行。

而高女士聽了老爺爺的話後,逐漸明白是怎麼回事了,她對兩位老人說:「爺爺奶奶,你們先別著急,我來幫你們查查看。」說著便開始用電腦查詢起來。

但是這兩位老人並不知道自己已故兒子的銀行卡號,也不知道其他相關的信息,加之銀行有相關的隱私保護規定,所以儘管高女士和同事一起查詢了好一會兒,也沒能找到任何與這對爺爺奶奶已故兒子相關的銀行卡信息。

高女士面露愧色,對爺爺奶奶說:「對不起啊老人家,因為只有一張死亡證明,沒有其他相關的信息,再加上銀行的流程規範,我們也查不到什麼相關的信息。」

而這兩位老人家似乎早已習慣了這種回答,只是向高女士道了謝,便又在保安的攙扶下離開了銀行。

原來,這已經不是老爺爺和老奶奶第一次碰壁了。自從兒子意外去世後,他們便開始在邯鄲市的各大銀行里尋找兒子留下的銀行卡和存款。

由於只有一張兒子的死亡證明,沒有其他相關的材料和信息,這對可憐的爺爺奶奶每到一家銀行,都會被告知:「不符合銀行流程規範,信息不足,無法查詢。」漸漸地,老兩口習慣了這種打擊。

儘管路途十分艱難,他們也還是不願意放棄,每天都奔波在去銀行的路上,就這樣一家一家地尋找著。

在偌大的邯鄲市裡,銀行幾乎是遍地開花,有非常多家。而兩位老人又腿腳不便,行動非常遲緩,所以他們每次花上一整天時間,也只能去三四家銀行,進度極為緩慢。

媒體助力,開通綠色通道

後來老兩口的故事在媒體的幫助下,得到了曝光。邯鄲市的銀保監分局給予了他們高度的關注。經過相關的走訪調查,銀保監的工作人員找到了老兩口的住址,聯繫到了他們所在村子的領導。

在了解了具體的情況之後,工作人員不僅為老兩口送去了大米,食用油等慰問品,還安排了專門的員工,為兩位老人安排了一條查詢綠色通道。

最終經過多方面的努力,才得知自己的兒子曾在不同的銀行辦理過五張銀行卡,而所有銀行卡中的餘額,加起來卻不超過三元錢。

儘管兒子留下的遺產少之又少,但是得到最終結果之後,老兩口還是感到十分欣慰,他們心中的大石頭,終於落地了。

這兩位老人在尋找兒子銀行卡過程中,屢屢碰壁的情況,也引起了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銀行的工作人員們開始反思,銀行的體系制度對於不了解相關情況的老人來說,是否過於繁瑣和不近人情了呢?

對此,邯鄲市銀保監分局的領導人召開了相關的會議,與當地一些銀行的負責人們探討了這個亟待解決的問題。最終大家一致同意,針對不了解體系制度或是有其他不便之處的老人,銀行應當給予相應的綠色通道服務,加強服務的便民性,為老人們的業務辦理,更好地保駕護航。這樣的設想一經推出,也得到了社會各界人士的稱讚。

結語

這兩位老人的情況,在偌大的中國並不是個例,社會上一定還存在著許多被銀行流程規章限制,辦理不好自己想要業務的老人,我認為,不僅是邯鄲市,全國各地的銀行以及相關部門都應當對老人及其他的弱勢群體給予更高的關注,並出台相應的保護措施,為弱勢群體提供更好,更便捷的服務!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9f56fef1683dbf952bb82740088de1f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