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除了吃粽子、賽龍舟,還有這5大習俗,祈求平安驅邪避災

2023-06-21     味谷的廚房

原標題:端午節除了吃粽子、賽龍舟,還有這5大習俗,祈求平安驅邪避災

端午節是中國傳統文化節日之一,也稱為「龍舟節」,通常在農曆五月初五這一天慶祝。它以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聞名於世,後來逐漸演變為一種民間傳統節日。所以我們中國人對於這一天是特別的重視,端午節這天會有許多不同的習俗和傳統,除了吃粽子、賽龍舟,還有這5件事,老習俗別忘了,安康順利過端午。

一、掛菖蒲艾草

在端午節這一天,民間常有掛菖蒲的習俗。菖蒲,一種草本植物,葉子扁平,花朵細長,自古就被人們視為避邪之物。據傳,古時候有位叫做屈原的詩人,因為深愛國家和人民,卻遭受到了權貴的排擠和誹謗,最終流放到江南。在流放期間,他對於祖國的懷念和思念之情難以言說,因此在這一天,人們會採摘菖蒲、掛起菖蒲,以此來紀念這位偉大的詩人。

掛菖蒲寓意著避邪驅惡,也寓意著安定人心、預防疾病。在中醫中,菖蒲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被視為一種能夠開竅明目、消腫解熱、驅蟲祛寒的中藥,而在端午節這一天,掛菖蒲則被認為是可以驅祟避災,為人們帶來平安和福氣的好兆頭。

二、系五色線

端午節系五色線的習俗,也稱為「穿彩」。據傳,系五色線可以驅邪、祛病、祈福。五色線代表五行五方,也代表著吉祥和美好的願望。此外,在端午節這個傳統節日中,系五色線也象徵著迎接新的開始,祈求幸福和平安。

三、戴葫蘆

葫蘆有吉祥的寓意,被認為可以驅邪避災、招財進寶。因此在端午節期間,許多人會佩戴五顏六色的小葫蘆,希望能獲得好運和幸福。而戴葫蘆的方式也有多種,有的人會將葫蘆掛在門口,或者擺在床頭,讓葫蘆鎮宅驅邪;有的人則會將葫蘆戴在身上,以求個人的平安和健康。

四、佩香囊

佩香囊也是端午節的傳統習俗之一。香囊,是用來裝放香料和芳香物質的袋子,因為香味可以驅蟲避邪以及消除汗臭,所以在古代就被人們奉為神物。在端午節這一天,人們喜歡佩戴香囊和香包,既可以保持身體的清爽,也可以祈求祖先和屈原的保佑。

佩香囊的製作和裝飾也非常講究。一般來說,香囊都會用絲綢、布料等軟質材料來製作,並且會縫製上一些圖案、花紋或者漢字,以象徵吉祥和美好。另外,香囊里也會裝入各種不同的芳香物質,如檀香、龍涎、龍泉等,不僅可以驅蟲避邪,還有助於提神醒腦,使人精神煥發。

五、灑雄黃酒

灑雄黃酒是端午節的又一項傳統習俗,在很多地方都有著不同的形式和做法。雄黃,是一種古代藥品,具有驅蠱、殺菌、排毒的功效,古時候人們常常用它來保護身體健康。在端午節這一天,人們喜歡用雄黃來灑酒,以此來祭祀屈原和祖先,同時也希望可以驅除疾病和瘟疫。

總的來說,端午節的這5種習俗都是源於古代的傳說和習俗,不僅體現了人們對於祖先和傳統文化的尊重,也體現了人們對於健康和幸福的追求。在今天,這些傳統習俗一直都是人們紀念歷史、祭祀祖先、祈求幸福的寶貴形式,也是中華文化不可缺少的精神組成部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9f2fe74b3679204914e323912645035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