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冰雪景觀,可與瑞士媲美
林海雪原
LINHAIXUEYUAN
擁有漫長冬季的東北,是中國著名的林區,在豐富的植物資源中,已知的高等植物就多達千餘種,它們在廣袤遼闊的黑土地上,遮天蔽日地生長,綿延數百里,形成大片大片的林海。秋冬季節,沿著密密交織的道路前行,從五彩繽紛到銀裝素裹,林海呈現出千姿萬態的景觀。
在中國,可以稱為林海雪原的地方,就是東北。
沿著高低起伏的丘陵和密密林海間的公路網穿行,原本在秋季漫山遍野的五彩斑斕,則完全被冬日的皚皚白雪覆蓋,變成晶瑩剔透的人間美景。公路兩旁層次分明的的雪松、雲杉和白樺,與山坳間紅綠交錯的民居建築交相呼應構築而成的冰雪景觀,絲毫不亞於瑞士,乃至北歐。
從每年的10月下旬到次年的4月,屬於東北寒地的冰雪季節。林海浩瀚,冰封雪藏,處處呈現一幅「山舞銀蛇、原馳蠟象」的動人景象。被冰雪覆蓋的樹木、植被、民居等,形成了雪松、雪掛、冰雕、雪檐等充滿夢幻色彩的奇觀,人在其中,感覺四周銀裝玉砌的世界,仿佛只剩下無邊的清澈和空靈。
攝製組此次考察的「林海雪原公路」,是吉林白山到黑龍江牡丹江之間的鶴大公路和鶴大高速部分路段,其聯絡線、連接線經過的地方和景觀,包括長白山生態保護區、撫松漫江魯能度假勝地、牡丹江鏡泊湖、寧安市橫道河鎮和海林雪鄉、二道河林場等,涵蓋長白山系的高山、中山、低山和丘陵地帶,冰雪資源異常豐富。
尤其是地處北緯42度的 長白山生態保護區,正位於世界「冰雪黃金緯度帶」,冬季漫長的降雪期和巨大的降雪量,讓這裡的冰雪資源舉世矚目。
長白山的冰雪部落,包括長白山北坡森林野雪公園、長白山和平越野滑雪森林公園、長白山西坡天池雪野雪公園等,長白山雪地摩托車體驗公園同樣位於長白山西坡,它代表的是雪上運動的極致體驗。
東北氣候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季寒冷乾燥,氣候舒適度上不如瑞士,但是從東北擁有的冰雪資源和所處的地理位置來看,東北和瑞士的景觀有很多可比性。
瑞士的冰雪資源主要集中在中南部的阿爾卑斯山區,而長白山系的冰雪資源幾乎占據中國優質冰雪資源的半壁江山。
有「歐洲享樂園」之稱的瑞士擁有20多個大小滑雪旅遊度假區,其中包括位居世界十大滑雪場前列的維畢爾滑雪場,和滑雪勝地達沃斯。
而在中國東北,排名靠前的亞洲頂級雪場,分別是白山市的長白山萬達國際滑雪場、吉林市北大壺滑雪場及黑龍江亞布力的滑雪場,另外還有長白山魯能勝地、松花湖、東北亞、二龍山等滑雪場。
「中國最美公路」的活動途中,在長白山魯能勝地度假區,不僅感受到了滑雪的樂趣,也在原鄉客棧體驗到了原汁原味的東北民俗風情。
有世界公園美譽的瑞士,旅遊資源豐富,整個大陸具有各種引人入勝的地形和景觀。
比如瑞士有最大的冰磧湖——萊蒙湖,是第四紀冰期發源於阿爾卑斯山的羅納河在埃克呂澤地區被冰磧物質所阻斷而形成的。
而在地形同樣多樣的東北牡丹江境內,也有著中國最大的典型熔岩堰塞湖—— 鏡泊湖。
鏡泊湖屬於新生代第三紀中期所形成的斷陷谷地,距今100萬年前西北部的火山群噴發形成了長達百餘里的玄武岩台地,距今4800年前的火山爆發的熔岩與之前的火山群噴發物彙集,堵塞了牡丹江河道及其支流,最終形成鏡泊湖。
在冬季零下二三十攝氏度的低溫中,湖面凝結的冰層厚度達1米左右,廣闊的湖面成為汽車越野和有人滑冰的樂園。
而在鏡泊湖出口,水流深切玄武岩石形成的落差十幾米、洪水期寬大100餘米的吊水樓瀑布,也在隆冬時節改變了模樣,原本狂野奔騰的流水,在懸崖峭壁間凝固成晶瑩剔透的冰掛,如粉妝玉砌的仙境一般。
在牡丹江鏡泊湖世界地質公園,可愛的讀者父子抱著雜誌來簽名。
同樣在牡丹江境內,大海林林業局轄區的 雪鄉,冬季的雪景恐怕是國內任何地方無可比擬的景象了。
雪鄉位於黑龍江海拔1600餘米的頂子山西南側,而雪鄉所在的雙峰林場,海拔在800—1200米左右。據說這裡每年的9月到次年4月都是雪季,而且降雪密集,雪量極大,有時候白天還艷陽高照,入夜忽然就大雪紛飛。
來自氣象專家的說法是,受中國最北部四季分明的亞寒帶氣候影響,這裡冬季原本降雪就較多,而日本海的暖濕氣流與西伯利亞南下的冷空氣在雪鄉附近頻繁交鋒,形成豐沛的降雪。積雪經久不化,在樹木、屋檐上堆積,形成大片大片的奶油麵包、城堡、蘑菇等千姿百態的冰雪景觀。
本文攝影/ 金明哲 武傳華 劉巍 曲成軍 等
「中國最美公路」評選和傳播活動
主辦:《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社
首席戰略合作夥伴:中國移動·和彩雲
攜程旅行|攜程社區
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
獨家戶外裝備合作夥伴:探路者
技術合作夥伴:AIRLOOK
《中國最美公路》增刊已上市發行,
您可以在中國國家地理天貓旗艦店、微店等處買到。
中國最美公路
更多信息敬請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