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根鋼筋貫穿身體,來看看麻醉科的關鍵作用

2023-06-04   麻醉MedicalGroup

原標題:多根鋼筋貫穿身體,來看看麻醉科的關鍵作用

前不久,一名工人不幸從高處墜落。不巧的是,出事的地面布滿了垂直地面的鋼筋。有三根鋼筋,直接貫穿了他的身體。所幸貫穿部位在下半身,並且鋼筋貫穿的特殊性使他暫時沒有生命危險。

醫護人員趕到後,在消防員的配合下成功將患者解救出來送往醫院。

到達醫院後,面對如此複雜的傷情,單一學科根本無法完成。於是,醫務科立刻組織多學科專家會診、論證可行方案。最終,確定在數字減影血管造影引導下行主動脈球囊阻斷作為應急手段進行緊急的血管神經檢查和貫通傷異物取出術。

由於劇痛,患者的血壓一度飆升到170毫米汞柱。這樣的血壓,對術中安全無疑是挑戰。

首當其衝的,就是麻醉誘導怎麼辦。雖然血壓看似很高,但貫穿傷是否導致了體內隱性失血不得而知。還在正常範圍內的血紅蛋白也不能說明根本問題,因為疼痛以及交感興奮可能導致血管收縮而不顯示指標異常。一旦血管收縮被麻醉藥翻轉,加上麻醉藥的抑制作用,很有可能會出現危及生命的血壓下降。

面對這樣的情況,加快輸液的同時麻醉科為患者建立了快速補液、輸血通道以及有創監測。有創監測,可以確保循環指標的準確,也便於及時干預。尤其這種術中極有可能出現大失血的情況,更是需要及時準確掌握患者循環指標的變化。

萬幸的是,麻醉過程比較平穩,一切都在掌控之中。直到這時,麻醉科緊繃的心情稍稍得到了一絲緩解。雖然各種血管活性藥物、監測手段以及應急預案都做了,但醫學就是這樣誰也不敢說100%。

為了防止術中出現大血管出血的情況,介入醫師準備為患者置入主動脈球囊。雖然說只是備用,但麻醉科還是非常緊張的。因為,一旦啟用主動脈球囊,就說明患者出現了大失血。鋼筋貫穿部位都是大動脈,出血量是非常兇猛的,可能幾秒鐘就會出現影響生命安全的情況。

為了打好這一仗,介入科、外科實施手術過程中,麻醉科就進行了急性擴容性血液稀釋。急性擴容性血液稀釋,是在麻醉後通過深麻醉或使用血管擴張藥使血管容量得到一定的擴張,同時快速補充相當於20%~25%自身血容量的膠體液,使整個手術期間病人的血容量始終保持高容狀態。

通過這樣的操作,出血量小於1000以下時基本不需要輸血。也就是說,即便突然出血接近1000也沒有什麼問題。

即便這樣,麻醉科還是十分緊張。因為,一旦出現大失血就有可能不按照劇本向前發展。尤其是球囊擴張過程中,由於腹主動脈被阻斷心臟後負荷下降,必然引起血壓降低或心輸出量上升;後負荷下降,也能導致心射血能力上升,從而使中心靜脈壓降低;若阻斷時間過長,機體無力代償和調整,則會表現為再灌注損傷期的低排低阻型血流動力學變化。

主動脈開放過程中,風險同樣巨大:由於外周阻力迅速下降心臟後負荷增加,必然引起血壓升高或心輸出量減少;後負荷增加,也能導致心射血能力的下降,從而使中心靜脈壓增加;表現為缺血損傷早期的低排高阻型血流動力學變化。

由於該手術異常兇險,可以明顯能看出手術醫師的緊張,但手還不能抖。與此同時,台下的麻醉科醫生密切關注著台上的一切。假如一旦大出血,就會立即肌肉記憶啟動搶救方案。

當時的過程,不在現場的人或者不了解這台搶救到底有多兇險的人永遠都不可能理解。

所幸的是,大血管壁並未被穿破,術中也沒有副損傷。回頭再看看擺了滿桌子的搶救藥,雖然沒用上、會被遺棄處理,但這種準備永遠都是值得的。如果患者知道了這些藥浪費了,相信他也能理解。

【溫馨提示】點個關注,這裡有大量專業的醫學科普,為您揭秘手術麻醉的那些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