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集結上海車展!長安汽車開啟「全電與出海」新時代

2023-04-25     汽車葫蘆圈

2023上海車展,有這麼兩個引人矚目的時代變化特點。

其一,是自主品牌的崛起。相比早些年前車展上合資品牌門庭若市,自主品牌門可羅雀的局面,2023上海車展完全兩極反轉,合資產品風光不再,而自主品牌卻幾乎吸引了所有的人流與目光,而且不少海外的經銷商們也紛至沓來。

其二,是新能源展現出了對傳統能源車型幾乎一邊倒的碾壓趨勢。不僅是從價格與產品力層面,就連本次車展上發布新車的最主流占比,也是新能源占據絕對大頭。

當然,站在大的角度來看,這是時代之幸,也是中國之幸。這意味著中國汽車產業已經能夠憑藉新能源優勢走向海外,獲得更大發展;同時也意味著我們的消費者們,可以用更少的錢,就享受到時代帶給他們的更好的產品。

這其中,自然也少不了長安汽車的身影。在4月18日上海車展開幕的當天,長安第三代CS75PLUS智電iDD、UNI-V智電iDD、UNI-K智電iDD、歐尚Z6智電iDD、深藍S7、深藍SL03等全域來「電」的新能源產品集結於展台之上,配合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重磅發布的海外戰略——「海納百川」計劃,強勢按下了長安汽車出海「快進鍵」,讓長安汽車加速向新能源時代、向全球車企時代邁進。

6年時間厚積薄發,「全電」長安已有世界級實力

長安汽車能有如今的全域新能源實力,當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早已有所布局。

2017年,新能源市場方興未艾,長安汽車就率先發布了新能源「香格里拉」計劃,開始將更多的投入向這一全新領域傾斜;2018年,當新能源又開始疊加智能化浪潮,長安汽車又首當其衝,率先一步發布了智能化「北斗天樞」計劃,繼續在新技術領域加碼。

可以說,在2017/18年,當傳統燃油車還占據市場絕對主導地位時,長安汽車已經著眼於未來,開始了大量的新技術研發工作。

有新的、領先的技術,再加上2022年發布「縱橫萬象」設計理念,如今的長安汽車,已經發展為擁有三大新能源動力系統,掌握300餘項智能低碳核心技術,引領汽車行業設計潮流的頭部車企。

數據不會說謊。

以過去的2022年為例,長安汽車新增申請專利4910件,其中發明專利3548件,同比增長195%,在智能化技術領域的專利公開量上排名第一;這直接為其快速開發智能、新能源等新產品提供了巨大助力,在近3年,長安汽車一共密集投放40款新品,超過市場平均水平。

除了「量大」,長安汽車還在新能源與智能化的浪潮下實現了發展的「質優」。

在過去的幾年間,長安汽車還推出了深藍、阿維塔電動車品牌,與長安品牌一起形成了相互支撐的品牌架構。乘用車產品均價逐年遞增,近五年共提升22.9%,其中,阿維塔產品售價已突破40萬元,深藍SL03也已成為20萬級新能源產品中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

銷量上,2023年3月,長安系中國品牌汽車銷售20.9萬輛,環比增長28%,成為中國品牌3月銷量冠軍。市占率也已從2019年的5.17%上升到2022年的6.98%,而今年一季度市占率,更是占到全行業的8.54%。

產品力優秀,產品質量與服務質量長安汽車也沒有落下,在過去的兩年里,長安汽車已連續兩年獲得J.D. Power中國新車質量研究(IQS)中國品牌第一,連續兩年獲得中消協、中質協滿意度評價中國品牌第一。

當然,這些成績並不是完全由「電」而來,也包括了諸多燃油車的因素在內。

平心而論,新能源本身也包含了氫能、混動(增程)與純電,而混動本身又與內燃機密不可分,即使全面轉型新能源,長安汽車過往內燃機的優勢也會持續存在。

事實上,長安汽車也確實有著「全域來電」的新能源實力。在核心的三大新能源動力方面,長安汽車都已經有量產的優秀總成表現。其中除去目前市售非主流的氫能源之外,主流的混動長安智電iDD,已經有高聚能電池、高效能動力和高智能電控作為技術的硬體支撐;主流的原力電動,包括電驅和智慧能量管理控制系統,也都達到業界頭部水準,比如在-30℃極端環境下,每分鐘電池溫度提升可達4℃等等。

除了單一硬體技術,新能源的平台架構也是核心競爭力,而目前,長安汽車已經擁有四大新能源平台架構。比如兼容ICE及其電氣化產品的MPA架構已隨UNI-V首發;面向主流電動車市場,電效率達78%的EPA架構,其EPA1也已在深藍SL03上裝車應用,而長安汽車與華為、寧德時代共同打造的智能電動網聯汽車平台CHN更是已名聲在外。

當然,之後還有基於中央計算和區域控制的電子電氣架構,也就是長安汽車全力推進「軟體定義汽車」具體實踐方案的SDA架構會快速到來,大家可以保持期待。

基於如此多的先進新技術,長安汽車自然在今年步上了全系電氣化進程的快車道,全數經典燃油車陸續都會帶上「智電iDD」標識。深藍在2025年前,將推出7款全新產品。阿維塔到2025年前,將推出4款全新產品。而主打商用皮卡的凱程汽車,到2025年前,也將推出7款電氣化的全新產品。

也正是有了足夠的市場規模、技術儲備、體系實力和品牌影響力之後,6年時間,才終於有了此次上海車展,海外戰略——「海納百川」計劃的重磅發布,這也表明長安汽車不僅在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轉型的道路上更進一步,也彰顯出長安汽車布局全球發展的動能與信心。

五大布局,長安汽車擘畫全球發展藍圖

任何一家車企,或者說任何一家有足夠實力的車企,都不會只滿足於偏安一隅。尤其是通過這次車展,已經能夠看出中國汽車在智能化新能源時代,具備世界級的產品競爭實力之後,「出海」,就成為了必然的選擇——一是我們所需,二是海外的消費者,他們也有需求。

於是,「海納百川」計劃便以「五大布局」,為長安汽車全球化發展擘畫了清晰藍圖。

第一大布局,是加快產品和產能布局,長安汽車將把高品質的智能低碳產品布局全球。到2030年,將推出不少於60款全球產品。未來,同一款車型,將會有中國版、美洲版、歐洲版等多種版本,實現「一區一策、一國一策」。

此外,為了滿足海外市場巨大的需求,長安汽車還將在海外布局超過50萬輛的產能。泰國基地首期產能10萬輛,二期將增加至20萬輛。還將適時在歐洲、美洲等地布局製造基地,完善產能規劃。

第二大和第三大布局,是強化品牌建設與加強營銷服務布局。未來,海外市場將以長安品牌為主,持續打造智能、低碳、設計等品牌標籤,並持續強化企業品牌與產品推廣的聯動,加強深藍品牌、阿維塔品牌海外建設。並且到2030年,長安汽車將在海外市場構建20餘個本地化營銷組織,海外網點數量突破3000家。並將積極探索效率高、成本低、用戶體驗好的直通直聯新營銷模式。

至於第四大和第五大的加快完善市場與加強組織、人才布局。長安汽車更是規劃到2030年之前,將進入全球90%以上的市場。並將成立東南亞事業部,歐洲區域總部,還將適時在美洲、非洲等區域建立區域總部。同時,加強人才引培,將在全球範圍內引進國際化人才,加大海外各區域本地化人才聘用。

按照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在發布會上的表示,到2030年,海外市場投資將突破100億美元,海外市場年銷量突破120萬輛,海外業務從業人員突破10000人。而如此規模,自然也意味著長安汽車將成為世界一流的汽車品牌。

寫在最後:

時代總是會給予一些新的發展機遇,給予一些新的變革。不過最終能否跟上時代,在變革中抓住機遇,最終靠的還是實力而不是運氣。在如今新能源智能化時代全面到來之時,長安汽車其實早已全面布局;而今年上海車展的「全電」集結,也不過是長安汽車過去多年努力的一個成果與結晶。

在這一次上海車展上,當海外經銷商們已經開始密集考察中國自主品牌之時,重點考察中國的新能源車之時,能夠率先「全電」集結的長安汽車,自然也就獲得了更多的出海發展優先權;我們也相信,在「海納百川」計劃的指引下,未來的世界級車企,必將會有長安汽車之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9d9279000a7b15ab88b8fe5b3c77777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