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床行業發展趨勢,競爭格局、行業壁壘和行業基本風險特徵分析

2023-09-18     普華有策

原標題:磨床行業發展趨勢,競爭格局、行業壁壘和行業基本風險特徵分析

磨床行業發展趨勢,競爭格局、行業壁壘和行業基本風險特徵分析

1、磨床介紹

磨床是利用磨具磨料對工件表面進行磨削加工的工具機,加工餘量不大但品類眾多,根據不同的加工方式可分類為無心磨床、外圓磨床、內圓磨床、平面磨床、復合磨床、段差磨削、隨動磨床等。磨床能加工高硬度材料,如淬硬鋼、硬質合金等,還能加工脆性材料,如玻璃、花崗石、金剛石等。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下遊行業對工件加工精度和表面性能要求越來越高。磨床屬於精度較高的加工工具機,通常在工件加工的後端工序使用,使工件得到更高的加工精度和更低的表面粗糙度,提升下游機械的運行平穩性、使用精度等性能。

2、行業發展趨勢

(1)數控化率不斷提升

下游產業的轉型升級將持續倒逼磨床市場供給結構的深化調整,減少低端磨床的供給量,逐步提高中高端磨床供給比例,我國磨床的數控化率將逐步提升。2020年我國金屬切削工具機數控化率已達到43%,但與已開發國家80%左右的數控化率水平仍存在較大差距,《中國製造2025》戰略綱領中將高檔數控工具機列為未來十年製造業重點發展領域之一,明確提出「到2025年,中國的關鍵工序數控化率將從現在的33%提升到64%」,可見未來我國工具機的數控化率將大幅提升。

(2)核心部件自給能力提高

數控磨床核心部件主要包括數控系統、主軸、絲杆、線軌等,目前國內各核心部件技術距離國際水平存在一定差距,國內工具機廠商為提高工具機精度和穩定性,提高產品競爭力,核心部件以國際品牌為主,國產化率較低,對國際品牌部件依存度較高,特別是高檔數控工具機配套的數控系統基本為發那科、西門子等境外廠商所壟斷。《〈中國製造2025〉重點領域技術路線圖》對數控工具機核心部件國產化提出了明確規劃:「到2025年,數控系統標準型、智能型國內市場占有率分別達到80%、30%;主軸、絲杆、線軌等中高檔功能部件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80%;高檔數控工具機與基礎製造裝備總體進入世界強國行列」。目前,國內一批工具機企業正在不斷突破掌握核心部件技術,隨著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國內中高檔工具機自主研發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工具機核心部件自給能力將會進一步提升。

(3)高檔數控磨床進口替代提速

從我國製造業整體發展來看,目前正在從「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轉變,未來「高端化、高利潤」替代「薄利多銷」是我國製造業的發展趨勢,未來對高精度、高效率、高價值的高檔數控磨床需求的占比也將越來越高。高端磨床往往智能化程度高、磨削效率高、加工精度高、加工穩定性強,其製造工藝涉及物理、化學、材料、微電子、數控技術等領域知識,需要大量基礎性研究的積累。西方國家在高檔數控工具機和技術出口方面對我國進行了嚴格管制,使得我國在高檔數控工具機行業面臨「卡脖子」的難題,而中美貿易摩擦加劇了這一情況,進一步加速了我國推進高檔工具機國產化、實現高端產品的自主可控的進程。《中國製造2025》也明確提出「高端數控工具機與基礎設施裝備到2025年國內市場占有率超過80%;高檔數控工具機與基礎製造裝備總體進入世界強國行列」。

長期以來,通過對國外先進技術的引進、自身工藝的創新,國內廠商的自主研發、設計和製造能力不斷提升,國際市場競爭力不斷增強,未來將緊跟國產化替代的浪潮,進一步擴大國內高端市場份額。

(4)產品向精密高效化、柔性集成化、綠色節能化、服務個性化發展

3、行業競爭格局

19世紀60年代,美國在車床的基礎上製成了第一台磨床。發展至今,德國、日本位居磨床領域研發、設計、製造和應用方面技術最先進、經驗最豐富的國家之列,在高端磨床產品市場上掌握著較高的話語權。國內磨床廠商數量較多且同質化嚴重,整體市場集中度不高,產品仍以中低端為主,目前規模靠前的內資磨床企業主要是國有企業、民營上市公司。

磨床作為通用設備,客戶分布領域廣泛且數量眾多,需求端的市場化程度較高,磨床廠商之間的競爭主要集中在技術實力、產品檔次、性價比、交期等方面。目前,磨床行業競爭格局可劃分為三個類別:

4、行業壁壘

(1)技術壁壘

數控磨床一般由控制系統、伺服系統、檢測系統、機械傳動系統及其他輔助系統組成,是融合電氣、機械、計算機控制等多種技術的復合產品,其核心技術涵蓋機械製造、軟體開發、工藝設計、模塊裝配和系統集成等領域,技術要求較高。磨床細分種類較多,不同種類或機型產品在生產的環節、細節上存在一定差異,技術的改進往往通過長時間工藝數據積累和案例積累來推動。同時,數控磨床技術正朝著精密高效化、柔性集成化、智能製造化、綠色節能化等更高標準的方向發展,下游領域的分化亦衍生出了更多的定製化需求。因此,磨床行業存在明顯的技術壁壘,新進入企業往往在技術開發、產品設計和系統集成等方面缺乏技術沉澱,難以在短期內具備強大的個性化研發及產品升級開發能力,無法快速滿足市場需求。

(2)人才壁壘

人才是技術的根源和載體,是企業提高研發設計能力並實現差異化競爭的關鍵。數控磨床作為技術要求較高產品,需要製造商建立完備的技術研發團隊和持續的技術開發機制。業內企業在研發、設計、製造和應用等場景普遍依賴於技術人員豐富的經驗判斷,對創新性、多學科復合型的人才需求較大。目前相關領域的高素質人才較為稀缺,新進入的投資者在人才引進上存在一定困難,且技術的改進往往需要通過長時間工藝數據的積累和案例的積累來推動,因此該行業具有明顯的人才壁壘。

(3)品牌壁壘

數控磨床的購置於客戶而言屬於金額較大的固定資產投資,客戶對產品的性能、質量、售後服務等要求較高,確認訂單前往往需要較長時間進行認證。這就要求製造商生產的產品經歷一定的歷史積累、市場檢驗,形成業內較高的品牌美譽度和知名度。一旦在市場上建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和知名度,客戶的忠誠度和認可度也相應較高,品牌壁壘隨之構建,新進入者在短期內很難逾越。

5、行業基本風險特徵

(1)宏觀經濟周期波動的風險

磨床行業下游應用領域較廣,涉及行業較多,包括刀具工具、機械設備及零部件、超硬材料、電子電器、模具磨料、醫療器械、汽車零部件等。這些行業的發展大多與宏觀經濟周期相關度較高,宏觀經濟政策的調整及周期性波動會對下游產業的結構升級,以及終端客戶的經營情況、資金周轉速度及固定資產投資決策產生較大影響,進而影響對磨床產品的需求。若宏觀經濟未能回暖,主要下遊行業持續不景氣,將對企業生產經營產生不利影響。

(2)行業競爭加劇的風險

目前高端磨床生產廠商主要集中在德國、日本等已開發國家,而國內產品以中低端為主,中小廠商較多、競爭激烈。企業發展面臨已開發國家先進企業以及部分國內磨床企業在中高端市場的壓力,還面臨眾多國內磨床企業的追趕。若市場競爭不斷加劇,如果行業內企業無法在技術實力、產品性能以及產品性價比等方面不斷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則可能導致市場份額下降。

(3)原材料價格波動的風險

磨床產品的主要原材料包括數控系統、主軸、絲杆/導軌、鑄件、鈑金、機加件、伺服/變頻器、砂輪、軸承等若未來上述原料價格出現大幅波動,將對企業成本的控制造成一定壓力,進而可能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業績以及現金流量造成一定影響。

(4)核心部件依賴境外品牌的風險

數控系統是數控磨床的核心部件之一,主要採購西門子、發那科、安卡等國際知名品牌產品。由於國內數控系統發展起步較晚,目前國內中高端數控工具機所需數控系統大多依賴境外品牌廠家。雖然企業已建立了穩定的供應渠道,但若國際政治經濟形勢出現極端情況,可能出現技術封鎖、產品禁售或限售,進而導致數控系統供應不及時或採購成本上漲,影響產品質量和盈利水平。

(5)技術人才流失的風險

數控磨床作為技術密集型產業,對創新性、多學科復合型的人才需求較大,技術人才對業內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隨著國內磨床及其下遊行業的快速發展,磨床行業對產品研發人員、高級熟練技工和專業銷售人員的需求也不斷提升,能否維持技術人員隊伍的穩定,並持續吸引優秀技術人才加入,關係到企業是否能繼續保持或不斷提升其行業競爭力。如果企業不能持續完善各類激勵機制,建立更具吸引力的薪酬制度,可能存在技術人才流失的風險,將對企業的生產經營和盈利能力產生不利影響。

更多行業資料請參考普華有策諮詢《2023-2029年磨床行業細分市場調研及投資可行性分析報告》,同時普華有策諮詢還提供產業研究報告、產業鏈諮詢、項目可行性報告、項目後評價報告、十四五規劃、BP商業計劃書、產業圖譜、產業規劃、藍白皮書、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諮詢等服務。(PHPOLICY:LDL)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9ccfd7213c2ec64d700c031d122b16f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