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證網訊(記者 孟培嘉)8月31日,中國核電發布的2024年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74.41億元,同比增長3.15%;凈利潤58.82億元;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383.17億元,同比大幅增加862.78%;在建工程為1839.21億元,同比增長19.76%。同時,公司在管理費用、銷售費用和財務費用方面都實現了較好的控制。尤其是財務費用,同比減少10.80%。
在全球能源結構轉型的浪潮中,中國核電著力創新發展,2024年上半年,公司累計商運發電量達到了1052.9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43%,上網電量更是達到了992.9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68%。這些數據不僅反映了公司在核電領域的穩健運營,更是其內生性增長動力強勁的有力證明。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新能源在運裝機容量達2237.04萬千瓦,涵蓋了風電755.92萬千瓦和光伏1481.12萬千瓦。此外,公司還控股獨立儲能電站112.90萬千瓦。上半年,公司在新能源領域的運營效率和市場競爭力持續提升。
同時,公司控股的新能源機組發電量累計達161.4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2.87%;新能源上網電量為158.70億千瓦時,同樣實現了52.87%的同比增長。光伏發電量達到85.1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5.07%。風力發電量為76.2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0.50%。公司在非核清潔能源板塊的增長動力強勁。
特別是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技術領域,公司實現了行業領先的效率水平,剛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組件最高效率達到18.91%,柔性組件效率達到17.75%,為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公司還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加快走出去,大力開拓風電、光伏等新能源市場,上半年獲取新能源指標577.56萬千瓦,其中風電160.00萬千瓦,光伏417.56萬千瓦。同時,公司也在積極探索新業態,發展核能供熱、供汽等核能多用途利用,以及同位素、鈣鈦礦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努力增加新的經濟增長點。其中中核匯能在2024年6月完成了哈薩克阿拜項目的股權交割,實現了海外風電項目「零」的突破。
另外,公司所屬的核電機組自投運以來,已累計發電超過1.75萬億千瓦時,安全運行超過279堆年,WANO綜合指數平均值更是持續三年全球領先。中國核電的技術創新同樣值得關注。2024年6月19日,我國首個工業用途核能供汽項目——「和氣一號」在田灣核電基地正式建成投產,這標誌著中國核能綜合利用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此外,公司在2024年4月成功實現全國首次批量生產碳-14同位素,解決了國內依賴進口的問題,為核醫療相關產業提供了重要支撐。
總體來看,中國核電以其穩健的主營業務增長、強勁的新能源板塊發展、持續的技術創新、積極的市場拓展和多元化的業務布局,展現了其作為清潔能源行業領導者的雄厚實力。未來,公司將繼續以創新為動力,以市場為導向,不斷優化產業結構,提升運營效率,為推動全球能源轉型和可持續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9c6720430c97b9785dea5bdca9df40b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