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的來源是什麼?這些核心技術你可能不知道

2022-02-15   小空是只皮卡丘

原標題:元宇宙的來源是什麼?這些核心技術你可能不知道

元宇宙的來源

元宇宙始於1992年國外科幻作品《雪崩》里提到的「metaverse(元宇宙)」和「Avatar(化身)」這兩個概念。人們在「Metaverse」里可以擁有自己的虛擬替身,這個虛擬的世界就叫做「元宇宙」。

儘管是新名詞,但元宇宙並非新事物。扎克伯格說,元宇宙是一個「具身化的網際網路」(embodied Internet),更淺顯的理解是,全息網際網路。狹義概念上,元宇宙是人類突破人體和空間限制,在虛擬世界裡實現真正的網際網路遨遊,而廣義上,現在的古典網際網路早已帶有元宇宙元素。

扎克伯格

但可能大多數人對元宇宙的認識還是來自影視作品,如《頭號玩家》、《銀翼殺手2049》、《西部世界》、《失控玩家》等。通過影視作品讓未來世界的一個可能方向具象的展現在我們眼前,但其中「元宇宙」的技術支持是什麼?

《銀翼殺手2049》劇照

核心技術

清華大學新聞學院瀋陽教授表示,「元宇宙本身不是一種技術,而是一個理念和概念,它需要整合不同的新技術,如5G、6G、人工智慧、大數據等,強調虛實相融。」元宇宙主要有以下幾項核心技術:

一是擴展現實技術,包括VR和AR。擴展現實技術可以提供沉浸式的體驗,可以解決手機解決不了的問題。

VR(完全虛擬)

AR(與現實事物的簡單疊加)

二是數字孿生,能夠把現實世界鏡像到虛擬世界裡面去。這也意味著在元宇宙裡面,我們可以看到很多自己的虛擬分身。

《頭號玩家》劇照

三是用區塊鏈來搭建經濟體系。隨著元宇宙進一步發展,對整個現實社會的模擬程度加強,我們在元宇宙當中可能不僅僅是在花錢,而且有可能賺錢,這樣在虛擬世界裡同樣形成了一套經濟體系。

經濟體系

同時隨著元宇宙應用的進一步落地,NFT也被賦予了更多附加值。NFT和元宇宙是虛擬變現的關係。NFT可以作為元宇宙中通往下一個場景的門票,甚至一棟真實世界別墅的所有權。尤其是後者,將NFT和現實世界相勾連,讓元宇宙場景和現實發生了交互。這也一定意義上將現實世界的經濟價值體系帶入到了數字世界。也許,元宇宙數字世界與現實世界的價值互通會更加頻繁。

對於元宇宙,有著各種各樣樂觀的市場預期,彭博行業研究報告預計,元宇宙將在2024年達到8000億美元市場規模;普華永道預計元宇宙市場規模在2030年將達到1.5萬億美元。據市場調查機構Chainalysis報告,2021年NFT市場規模已經至少達到26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700億元,相信這類數據近幾年都會呈指數級暴漲。

結語

在眾多對元宇宙的概念定義中,作為「元宇宙第一股」的 Roblox公司給出了元宇宙的八大要素被業界廣泛認可,即獨立身份、社交好友、沉浸感、低延遲、多元化、隨時隨地、經濟系統、文明。

在宇宙時代,實現眼、耳、鼻、舌、身體、大腦六類需求(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意識)有不同的技術支撐,如網線和電腦支持了視覺和聽覺需求,但這種連接還處在初級階段。

《頭號玩家》劇照

作為一種多項數位技術的綜合集成應用,元宇宙場景從概念到真正落地需要實現兩個技術突破:第一個是XR、數字孿生、區塊鏈、人工智慧等單項技術的突破,從不同維度實現立體視覺、深度沉浸、虛擬分身等元宇宙應用的基礎功能;第二個突破是多項數位技術的綜合應用突破,通過多技術的疊加兼容、交互融合,凝聚形成技術合力推動元宇宙穩定有序發展。

元宇宙是當下科技領域最熱門的話題之一,目前業界對元宇宙的定義還不明確,各類技術似乎都可以將其裝進元宇宙這個「筐」裡面。 不過,比較明確的是,元宇宙確實整合了多種新技術,形成新型虛實相融的網際網路應用和社會形態。

《頭號玩家》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