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看點
- 農業科技投融資
1. Beewise 完成8000萬美元 C 輪融資,加大機器人蜂箱生產製造
2. FarMart 完成3200萬美元融資,計劃加大對自動化技術研發的投資
3. Haseel 獲A輪融資,用於技術研發投入
4. Leaf Agriculture 獲500萬美元種子輪融資,大力發展商業模式
5. AI平台公司 Koidra 獲450萬美元種子輪融資,以改善物聯網控制運營
6. Plant Cartridge 已完成300萬美元種子輪融資,開發新型農業解決方案
- 食品科技投融資
7. Myco Technology 完成8500萬美元的E輪融資,擴大建設其發酵平台
8. Yami 完成5000萬美元B輪融資,旨在推出新技術以提供客制化服務
9.蛋白設計公司 Arzeda 完成3300萬美元的B輪融資,用以推進產品開發
- 併購&首次公開合作
10.法國公司 Ynsect 收購美國粉蟲生產商 Jord Producers,以擴大其在美國的產品規模
11. Wanda Fish 與塔夫茨大學簽約合作,共同推進魚類養殖研發工作
12.URB-E 與室內農業 Square Roots 公司達成合作,為紐約市配送新鮮食品
- 其 他
13. Gotham Greens 宣布將擴大美國業務發展,溫室容量規模翻倍
14. Chipotle 和 Miso Robotics 合作測試玉米片機器人
15. Pairwise 推出「Conscious Foods」品牌,將基因編輯的綠葉蔬菜推向市場
16. 印尼植物肉領袖 Green Rebel 宣布在新加坡首次亮相餐飲業
農業科技投融資
1.Beewise 完成8000萬美元C輪融資,加大機器人蜂箱生產製造
3月30日,機器人蜂箱初創公司 Beewise 宣布已完成8000萬美元的C輪融資,該次融資由私募股權公司 Insight Partners 領投,Fortissimo Capital、Corner Ventures、lool Ventures 和 Sanad Abu Dhabi 等跟投。迄今為止,Beewise 融資總額已達1.2億美元,該公司表示新資金將用於加大其機器人蜂箱的生產。
Beewise 成立於2018年,由 Saar Safra、Boaz Petersil、Eliyah Radzyner、Hallel Schreier 和 Yossi Sorin 創立,公司總部位於以色列,它是世界上第一個機器人蜂箱的製造商。目前公司研發的產品 Beehome 設備可容納 24 個蜂群,使養蜂人能夠遠程處理他們的蜂箱和飼養蜜蜂。迄今為止,Beewise 融資總額已達1.2億美元,該公司表示新的資金將用於加大其機器人蜂箱的生產。
2. FarMart完成3200萬美元融資,計劃加大對自動化技術研發的投資
3月30日,B2B食品供應平台 FarMart 在其最新一輪融資中籌集了3200萬美元,由美國風險基金公司 General Catalyst 領投,Matrix Partners India 和 Omidyar Network India跟投。FarMart 表示,新資金將幫助該公司發展其數字分銷網絡業務,同時公司高管透露,FarMart 還計劃加大對自動化技術研發的投資力度。
FarMart 成立於2015年,由 Sanghera 和 Mehtab Singh Hans 創立,公司總部位於印度。FarMart 的商業模式是以農業投入品零售商為中心,為其提供一個微型 SaaS 平台,使零售商能夠數字化工作流程,增加收入來源。迄今為止,Farmart 擁有大約6萬家零售商客戶,他們通過 FarMart 提供的平台為200萬農民提供服務。
3.Haseel 獲A輪融資,用於技術研發投入
3月30日,新鮮農產品電子商務初創公司 Haseel 宣布已獲得A輪融資,此次融資金額達660萬美元,由 Vision Ventures 創投,Sky Horizon,Aid for Investments 等跟投。Haseel 表示,公司將利用這筆資金進一步投資技術研發,用於鞏固 Haseel 當前的市場地位。截至目前,Haseel 已完成了三輪融資,融資總額達670萬美元。
Haseel 成立於 2018 年,公司總部位於利雅得,由 Sultan Al Haddab 創立。Haseel 通過提供適用於 iOS 和 Android 系統的 APP,讓普通家庭可以輕鬆購買新鮮農產品。
4.Leaf Agriculture 獲500萬美元種子輪融資,大力發展商業模式
3月29日,食品和農業數據基礎設施公司 Leaf Agriculture籌集了500萬美元的種子資金,由 S2G Ventures 領投,Cultivian、Radicle Growth 和 SP Ventures 等跟投。Leaf 將利用這筆資金在全球範圍內大力發展其商業模式,增加對新數據類型的研發支持,並推出現場運營等新服務,以進一步實現軟體解決健康、經濟和環境問題的挑戰。
S2G Ventures 總經理克里斯蒂娜·羅爾 (Cristina Rohr) 表示:「Leaf 正在重寫使用農場數據構建的規則,我們很高興能夠支持它們。」
5.AI 平台公司 Koidra 獲450萬美元種子輪融資,以改善物聯網控制運營
3月29日, AI 平台公司 Koidra 在種子輪融資中籌集了450萬美元,由 Ospraie Ag Science (OAS) 領投,Amritam Holdings、Cavallo Ventures 和 Foothill Ventures 跟投。Koidra 成立於2020年,由微軟前首席應用科學家 Kenneth Tran 創立,是一家位於西雅圖的智能自動化初創公司,專注於農業和工業領域應用的工業物聯網。Koidra 的最終目標是創建自主溫室、農場和工廠,同時他們表示新資金將用於擴展其核心技術,以改善工業物聯網和實時控制應用的運營。
6. Plant Cartridge 已完成300萬美元種子輪融資,開發新型農業解決方案
3月29日,農業科技公司 Plant Cartridge 獲得了300萬美元的種子資金,它計劃利用新資金將其業務擴大至100萬平方英尺,並開發可持續、可擴展和可訪問的新型先進農業解決方案。這家總部位於吉隆坡的初創公司成立於2016年,由 Channing Liang和Michael Mak 創立,旨在通過為農民提供現代可持續的農業系統、金融支持和市場服務來改變農業產業和食品供應鏈。
Plant Cartridge 為受控環境農業提供硬體和軟體服務,其中包括種子、發芽、灌溉和養分管理系統,以及用於葉菜、水果或塊莖植物等作物的綜合農場作業系統。它表示通過其解決方案可將用水量減少 90%,並將作物產量提高 10 倍。
食品科技投融資
7.Myco Technology完成8500萬美元的E輪融資,擴大建設其發酵平台
3月30日,Myco Technology 完成了8500萬美元的E輪融資,該輪融資由 Oman Investment Authority 領投,Alphacy Investment、Rage Capital 和 Siddhi Capital 等跟投。Myco Technology 表示,該輪資金將用於進一步擴大建設其發酵技術平台,優先在歐洲、亞洲和中東推出其產品。
Myco Technology 成立於 2013 年,公司總部位於美國科羅拉多州,它主要利用菌絲體的自然發酵來推出創新產品。迄今為止,Myco Technology 發布的產品有 ClearIQ,將其添加到食品和飲料中可以減少苦味、澀味和金屬味和酸味等。
8.Yami 完成5000萬美元B輪融資,旨在推出新技術以提供客制化服務
3月30日,Yami 獲得了5000萬美元的B輪融資,該輪融資由 Altos Ventures 和 Balsam Bay Partners 共同領投。Yami 表示,他們將利用B輪融資推出新技術,為擁有不同背景的購物者提供客制化服務,除此之外,該技術還會使供應商和賣家對產品採購和庫存預測有更多的了解。
Yami 成立於2013年,是一家直接面向消費者的亞洲食品公司,其創始人是 Alex Zhou。Yami 為客戶提供超過260000個 SKU,其中涵蓋了日本、韓國、東南亞和中國品牌,同時包括了主食,主配菜、小吃飲料,美容產品和家居用品等。
9.蛋白設計公司 Arzeda 完成3300萬美元的B輪融資,用以推進產品開發
3月30日,行業領先的蛋白質設計公司 Arzeda 宣布完成了3300萬美元的B輪融資,該輪融資由 Conti Ventures 領投,Lewis & Clark Agrifood、Bunge Ventures和Circulate Capital 等跟投。公司表示將使用這筆資金推進其產品組合的開發,並加速其產品組合中關鍵酶的商業化發展。據 crunchbase 數據顯示,Arzeda 迄今為止已完成了7輪融資,融資總額達4930萬美元。
Arzeda 成立於2008年,總部位於美國華盛頓,由 Alexandre Zanghellini、Daniela Grabs 等共同創立。Arzeda 利用數字生物學技術來設計新型酶,該酶可以應用於農業、可持續性化學品以及製藥和診斷的場景中。
併購&首次公開合作
10.法國公司 Ynsect 收購美國粉蟲生產商 Jord Producers,以擴大其在美國的產品規模
3月29日,法國食用昆蟲公司 Ynsect 表示它已收購了美國粉蟲生產商 Jord Producers,以期擴大其在美國寵物食品市場的發展規模。Ynsect 成立於2011年,由 Alexis Angot、Antoine Hubert 等聯合創立,公司總部位於法國巴黎。
Ynsect 主要培育粉蟲,並生產用於水產養殖、牲畜、寵物食品和肥料的蛋白質。據 Crunchbase 數據顯示,Ynsect已經融資了4.5 億美元,目前正在法國北部建造世界上現有使用堆疊層最多的垂直農場,且該農場將於2022年最後一個季度開業。
11.Wanda Fish 與塔夫茨大學簽約合作,共同推進魚類養殖研發工作
4月1日,FoodTech 初創公司 Wanda Fish Technologies宣布已與塔夫茨大學建立合作關係,簽署了關於魚細胞培養方面的兩項協議,以推進公司在新興養殖魚類領域的研發目標。根據協議,Wanda Fish 將獲得由塔夫茨大學細胞農業領域的研究員大衛卡普蘭開發的某些魚細胞培養智慧財產權的獨家權利。
除此之外,Wanda Fish 與該大學還簽訂了為期兩年的贊助研究協議,以支持卡普蘭對細胞農業中魚類組織生產的研究。截至目前,Wanda Fish 已經在 The Kitchen FoodTech Hub 領投,Peregrine Ventures、Pico Partners、CPT Capital 和 MOREVC 跟投的種子輪融資中獲得了300萬美元。
12.URB-E 與室內農業 Square Roots 公司達成合作,為紐約市配送新鮮食品
近日,以可持續發展為重點的交付服務公司 URB-E 宣布與室內農業佼佼者 Square Roots 聯手提供本地種植、零排放的新鮮食品配送。URB-E 負責將新鮮農產品從 Square Roots 位於布魯克林的室內農場運送到紐約市的零售店。
Square Roots 的智能農場技術平台和水培種植系統使其能夠以更少的資源種植更多的食物,且不受戶外天氣條件的影響。URB-E 的貨櫃化系統為隔熱冷藏袋提供了大容量以保護新鮮的農產品,且實現了更少的裝卸時間,能在收穫後數小時內到達當地商店,並最大限度地減少食物浪費。
其 他
13.Gotham Greens 宣布將擴大美國業務發展,溫室容量規模翻倍
3月31日,室內農業公司 Gotham Greens 宣布在美國進行重大擴張,計劃到 2022年,Gotham Greens 將其高科技溫室容量的規模從60萬平方英尺增加到120萬平方英尺以上。隨著對環保種植的農產品的需求不斷增加,室內農業公司正在迅速努力為零售商和消費者提供高質量產品,Gotham Greens 就是其中之一。
據 crunchbase 數據顯示,Gotham Greens 成立於2009年,公司總部位於美國紐約,由 Eric Haley和Viraj Puri 共同創立。截至目前,Gotham Greens 已完成了6輪融資,融資總額達1.25億美元。
14.Chipotle 和 Miso Robotics 合作測試玉米片機器人。
近日,Chipotle 和 Miso Robotics 宣布正在共同測試一種製作玉米片的機器人。Chipotle 是一個涉足自動化領域的新品牌,正與 Miso 合作開發了一種名為 Chippy 的機器人,將烹飪傳統與人工智慧相結合,製作玉米片。Miso 是一家成長型科技公司,是推動快餐自動化的早期領導者,它的漢堡和雞翅機器人智能化程度極高,非常適用於現代人類的廚房,因此獲得了 White Castle 和 Buffalo Wild Wings 等知名連鎖店的高度信任。
15.Pairwise 推出「Conscious Foods」品牌,將基因編輯的綠葉蔬菜推向市場
近日,專門開發基因編輯產品的初創公司 Pairwise 宣布將推出面向消費者的品牌 Conscious Foods,以期將通過基因編輯的綠葉菜推向市場。由於芥菜的氣味刺鼻,所以很少被人接受,因此 Pairwise 以新品牌銷售的第一款產品將是通過基因編輯的芥菜,經過 CRISPR 設計的變化,Pairwise 希望創造出一種營養豐富且口味佳的替代品。
Pairwise 成立於2017年,公司總部位於美國的達勒姆,由劉大衛、張峰、Haven Baker、J. Keith Joung 和 Tom Adams 共同創立。據 crunchbase 數據顯示,Pairwise 已完成了兩輪融資,融資總額達1.15億美元。
16.印尼植物肉領袖 Green Rebel 宣布在新加坡首次亮相餐飲業
近日,Green Rebel 宣布在新加坡推出植物性肉類。這家印尼初創公司的牛肉、雞肉和豬肉替代物現在可以在全新加坡的多家餐廳買到。Green Rebel 成立於2020年,公司總部位於印尼的西雅加達。在新加坡的首次亮相代表了 Green Rebel 的一個里程碑,這是該公司首次在印尼本土市場之外推出植物肉產品。除此之外,該次亮相還推動了 Green Rebel 的 A 輪融資,此次融資總額達700萬美元。
註:以上信息源均來自 Agfunder News;圖片來自公司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