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澳而言,押注奧庫斯是「愚蠢之舉」

2024-09-04     環球時報新媒體

【澳】鮑韶山(Warwick Powell)

在最近一次澳美部長級對話後,重新修訂的「奧庫斯」面臨澳政界和公共政策界知名人士越來越多的批評。前總理保羅·基廷最先表達了擔憂。他以其慣有的風格,將國家主權問題正式提上公共議程。

基廷認為,「奧庫斯」實際上會把澳大利亞變成美國的「第51個州」。前外交部長加雷斯·埃文斯、前澳大利亞駐中國大使羅斯·加諾特、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榮譽教授休·懷特等也紛紛發表了類似看法。他們認為,澳大利亞「全力擁抱奧庫斯」,就是澳的主權默許了美國的利益,從而使澳的國家安全面臨更大的風險。美國可能將中國視為威脅,然而在澳大利亞,沒有人明確證明過中國對澳構成實質性威脅,更不用說令人信服地證明這一點了。當想像力被用來填補空白時,恐懼就會發揮最大作用。

美國試圖恢復亞洲霸主地位。「奧庫斯」的潛艇主張從根本上說與這一戰略野心緊密相連。對於美國人來說,這些潛艇是美國的還是澳大利亞的其實並不重要。正如美國國會研究處的各種評估所指出的那樣,如果向澳提供新潛艇會影響美國的需求,那麼澳大利亞就不會得到新潛艇。

目前,美國平均每年生產1.3艘潛艇。為了在不影響美國需求的情況下滿足「奧庫斯」的要求,美國潛艇年產量必須提高到2.4艘。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充其量,澳大利亞的港口將享有接待美國潛艇的特權。向澳提供潛艇的一項法律要求是,時任美國總統必須簽字確認,美國的需求不會受到影響。在這些條件下,澳大利亞沒有追索權或「收回權」,這也是針對更新版「奧庫斯」的一部分具體批評。

然而,這些批評被亞洲自身不斷變化的現實問題所掩蓋。坦率地說,美國在亞洲肆無忌憚的軍事優勢已經成為過去。這種情況在可預見的未來也不太可能改變。因此,從澳大利亞的角度看,加入「奧庫斯」是以國家主權和安全為代價的一種「愚蠢之舉」。只有次帝國主義的反應才會將美國對主導地位的追求等同於澳的國家安全利益。

目前,儘管批評聲浪日益高漲,澳大利亞安全機構仍在堅持推進。休·懷特和其他批評者提出的問題,普遍被忽視或被視為「過時」「不合時宜」。在學術研究領域,也出現了許多類似擔憂。我們不能永遠忽視越來越多的批評者,他們都具有一定專業知識或政治影響力。

澳大利亞政府(先是莫里森,隨後是阿爾巴尼斯)在沒有進行任何實質性公共討論的情況下就匆忙開始了加入「奧庫斯」的安排。根據澳大利亞知名記者安德魯·福勒在他的新著《核爆:讓澳大利亞主權沉沒的潛艇災難》中的說法,莫里森放棄之前與法國簽訂的常規潛艇合同,轉而支持「奧庫斯」,是華盛頓方面的要求;美國對澳正在建立的安全安排感到不安,擔心可能會削弱美國對澳政策優先事項的影響力。

澳大利亞兩大主流政黨都表現出願意接受這一點,反映了前澳大利亞陸軍情報官員、現新南威爾斯大學學者柯林頓·費爾南德斯教授所描述的澳大利亞次帝國地位。這一地位創造了一個「代理範圍」,通過將美國地緣政治利益置於澳大利亞國家利益之上,優先考慮前者,限制了澳大利亞自由決策和行動的可能性。

目前,對澳這一從屬地位的抵制聲浪正在出現並不斷增加。最近對於「奧庫斯」的批評聲音表明,雖然次帝國反應是澳政策制定機構的默認反應,但它並不是澳大利亞在國家安全和主權問題上的唯一觀點。相關辯論剛剛開始升溫,並將在澳大利亞人再次面臨其歷史和未來核心身份問題時繼續發酵。隨著亞洲日益崛起成為一個權力中心,美國霸權逐漸淡出視野,一味追求美國在亞洲的主導地位的政策可能無法持續。

無疑,華盛頓對此也會有自己的看法,這也加強了一些澳有識之士對喪失國家主權的擔憂,而這一擔憂正越來越多地被認為是「奧庫斯」的內在組成部分。(作者是澳大利亞昆士蘭科技大學客座教授、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政策顧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9bad20ccd5b9e0c699a4ca1fe2dfdf4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