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發脾氣時,責罵是下策,講道理是中策,上策鮮有人用

2022-05-09     凱叔講故事

原標題:孩子發脾氣時,責罵是下策,講道理是中策,上策鮮有人用

今天講講孩子們最讓家長頭疼的一些時刻:

比如小孩亂發脾氣的時候,打人的時候,耍賴的時候,在外頭惹事的時候,或者行為習慣不好、還怎麼講都不聽的時候……

總之,就是家長眼裡,孩子們「做錯事」的時候。

孩子犯錯後,可以批評和懲罰孩子嗎?

當然可以,並且有必要進行一定的約束和引導。

孩子沒我們想像的那麼脆弱。

只要我們批評和「懲罰」的方法得當,就會給孩子帶去助益,幫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下面分享一些批評和「懲罰」孩子的注意事項,希望給父母一些啟發。

——凱叔

作者 | 茱莉

01

3歲之前,不建議用任何獎懲幫孩子養成習慣

02

讓孩子體驗自己行為的直接後果

03

即時批評和懲罰,切忌回過頭去翻舊帳

04

別把懲罰變成報復

05

少嘮叨

06

批評的同時解釋原因

07

不要借別人的名義「教訓」孩子

08

如果孩子在大庭廣眾之下犯了錯

09

如果孩子屢教不改,用一個詞表達

寫在後面:

遇到孩子故意搗蛋、甚至哭鬧撒潑、行為習慣不夠好等問題,

父母當然有義務對孩子進行一定的約束。

但是,請一定記得,

批評和懲罰孩子不是宣洩和報復孩子。

更不是讓孩子不敢犯錯,甚至不敢有情緒,

而是為了幫孩子成長,

讓孩子明白,

發脾氣可以,

但是不可以影響他人、傷及他物;

犯錯也沒問題,

這世上沒有完人,

知錯能改就很好。

孩子沒有我們想的那麼柔弱,

如果父母批評和「懲罰」的方式得當,

就是好的教育手段。

—— End ——

作者:茱莉。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9a8be1718cacd6da1588567526868a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