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與偏見》,210年經典的絕美呈現

2023-11-25     邑人電影院

原標題:《傲慢與偏見》,210年經典的絕美呈現

本文作者:川美眉

冬日暖陽,點開簡·奧斯汀名著改編的同名電影《傲慢與偏見》(2005年版)看了,那霧霾重重的英倫鄉間小地主一家的五姐妹的婚姻戀愛故事,直接吸引了我,啊,愛了愛了!這裡的幾場風花雪月的愛戀,讓我熟悉又親切。蓋因我自己就是五朵金花的世家第三朵。大姐珍和賓利富家男的一見鍾情;二姐伊莉莎白和傲慢亦富有的男神達西的先有偏見後冰釋前嫌的美好愛情反轉及五妹莉蒂雅的私奔故事,我似曾相識又津津樂道。

只覺得太太太經典了!你願意跟我一起分享這二百多年前老牌大英國協鄉紳貝納特家族的五個如花似玉的姑娘的愛情故事嗎?

1.原創小說的經典

英國著名女作家簡·奧斯汀於上世紀1797年創作了《最初的印象》長篇小說,她拿給父親看,父親很感動拿給出版商卡德爾,但他回絕了。那時女性地位很低,遑論出版小說。直到1809年奧斯汀再度提筆重寫此小說並改名為《傲慢與偏見》,於1813年出版。

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英國國民的思想處在保守和閉塞的狀態。在當時的中產階級家庭中,人們普遍認為婚姻就是為了得到金錢、穩固地位。奧斯汀從小就閱讀了這方面的愛情小說。她認為這些「感傷小說」和「哥特小說」都是一些庸俗滑稽的無聊作品。奧斯汀反對當時人們的婚姻觀念,嚮往浪漫美好的愛情。在那個女性社會地位低下的年代,奧斯汀希望藉助自己的小說提醒廣大女性,要有膽識、有遠見,衝破物質和精神枷鎖,追求平等權利和人格獨立。她的《傲慢與偏見》就反映了鄉紳家庭女性追求婚姻自主的生活故事。

小說塑造的人物形象每一位都栩栩如生。班納特先生是個睿智的中年男人,他最大的錯誤是年輕時娶了樣貌俊俏但比較粗俗沒有見識的妻子。他將自己沉浸於書籍中,忽視了對女兒們的教育。

班納特太太愚蠢而輕率,她最大的心愿就是把五個女兒風風光光的嫁出去,一旦鄉間有富庶的單身男出現時就表現得急吼吼的俗不可耐的樣子。當有繼承權的柯林斯看上他的二女兒伊莉莎白時,她特別激動。但伊莉莎白可是一位很有獨立思想和智慧的美麗姑娘。她直接拒絕了表哥柯林斯,母親生氣的說我以後不想和你說話。而班納特先生站在女兒一邊,說「你要是嫁給他我就不會再見你。」真是截然不同的雙親。

大姐珍是善良溫柔的大家閨秀,即便和一見鍾情的賓利有了隔閡也表現得淡定得體,不像四妹妹聽說最小的五妹莉蒂雅有人邀請參加聚會,還在家裡鬧情緒;更沒有如莉蒂雅般很不檢點,剛剛15歲就和民團成員好吃懶做的威克漢姆私奔了。

小說寫了五姐妹對婚姻的不同態度和各自的追求方式和歸宿,反映了當時英國鄉紳階層的家庭生活。奧斯汀的小說後來很暢銷,多次改編成電影,很受大眾喜愛。

2.英倫愛情之風

伊莉莎白·班納特(凱拉·奈特麗 飾)出身於小地主家庭,有四個姐妹,母親班納特太太(布蘭達·布萊斯飾)整天操心著為女兒物色稱心如意的丈夫。新來的鄰居賓利先生(西蒙·伍茲飾)和他的朋友達西(馬修·麥克菲迪恩飾)打破了她們一家人單調的鄉村生活。賓利和伊莉莎白的姐姐珍·班納特(裴淳華飾)在舞會上互生情愫;達西對善良聰明的伊莉莎白產生了好感,而伊莉莎白卻對達西不可一世的傲慢心存偏見,不接受他的感情。然而,世事難料,賓利和珍·班納特因為其妹妹不接受班納特家的卑微和平庸,關係危在旦夕。

達西沉穩冷靜,當他知道了自己心上人的小妹妹莉蒂雅(吉娜·馬隆飾)和自家管家的兒子威克漢姆(魯伯特·弗蘭德飾)私奔以後,他不動聲色去找到他倆,並出資讓伊莉薩白的胞妹能體面地嫁給那個好吃懶做的威克漢姆,為班納特家族挽回了聲譽。

他自己的愛情呢,開始他目空一切,除了班納特家的二姑娘他覺得「還可以」外,周圍的姑娘他一個沒看上。他也感到了班納特太太的粗俗和淺薄,因此,表現出了他冷眼旁觀這個七口之家的冷漠。這些極大的傷害了伊莉莎白的自尊心。隨著他們一來二去的遇見,他的看法有了改變,他看到了伊莉莎白內心的高雅強大和不同凡響,他不可控的愛上了伊莉莎白,並向她表白了。

其實,這對有情人性格中有非常相似的善良的一面,他看不得自己喜歡的人的胞妹受委屈而慷慨解囊,還關照莉蒂雅不要對外人道來。後者這個涉世未深的小丫頭來不及地顯擺自己的戒指有多漂亮,也順帶把達西的慷慨相助信息透露給了大姐二姐,這無疑贏得了伊莉莎白的真切好感。達西被伊莉莎白拒絕後很痛苦,他寫了一封言詞懇切的信給心上人,除了繼續表白自己的心意外,還還原了那個管家兒子的真面目-他揮霍掉了達西父親給他的一筆錢,卻反口咬達西剋扣他的佣金。就這樣達西還是資助了他能體面地娶莉蒂雅。這些善意和真誠感動了伊莉莎白,她這才深深的愧疚自己錯怪了他,她去掉了自己的偏見,真切感受到了原來就在自己身邊的這份熾熱的真誠的愛。

與此同時,達西還成人之美,幫助大姐珍和賓利重歸於好。於是那一天,這一對好友又一起來到班納特家,賓利真誠的向珍姑娘道歉,並單膝跪地熱烈的求婚,珍噙著熱淚連連說「願意,一千個願意」。

兩對有情人經過曲折的感情波折,一對排除了誤會,一對擯棄了偏見,最終結成了秦晉之好,這在當時英國鄉間傳為佳話。

3.英倫曠野的治癒

電影是英法美三國合拍的,英國導演喬·懷特執導,從頭至尾濃濃的英倫風將觀眾帶入到19世紀初那個閉塞的英國鄉間。那時候年輕男女的社交只能靠舉辦舞會相互認識。一對富有的年輕紳士從英國特有的薄霧中走來,鄉村姑娘們爭相圍攏來,那是她們垂青的結婚對象。單純熱情的賓利很快和班納特家的大姐珍相約跳起了舞。而達西卻傲慢地拒絕了伊莉莎白,說「她還可以「,「但沒漂亮到可以打動我的心」。這話正巧被伊莉莎白聽到,她的心裡築起了「偏見」的藩籬。

在舞會結束時,達西問怎樣才能促進感情?伊莉莎白故意高調地回懟這個傲慢的傢伙「跳舞呀,即使舞伴長得還算可以」。呵呵,達西初次領教了這位潑辣的獨具風情的姑娘,心想她是個與眾不同的女孩。

姐姐珍答應了賓利的邀請去他府上做客了,卻因騎馬吹風感冒了,於是住了下來。這正是母親的小伎倆,好讓女兒和中意的郎君多接觸。伊莉莎白記掛姐姐她徒步走去賓利家,去看望受了風寒的姐姐,不想在這裡遇見了達西,達西殷勤地扶她上馬車,其實已經出賣了他喜歡伊莉莎白的內心。

電影里大塊大塊的英國鄉村無邊無際曠野的鏡頭,深邃悠遠的哈福德郡美麗風景,使我想起七年前我跟團的英國本土和蘇格蘭游,除了霧都倫敦常常飄渺的薄霧外,那一馬平川的綠色原野會撩起你無與倫比的博大情懷,太遼闊太蒼穹了。真的大自然很奇特的具有某種治癒感,有機會我還想二游英國,那古老的英倫貴族氣質是鑲嵌在骨子裡的東西,真的很有力量,讓人感動。

4.凱拉·奈特莉的天花板演技

《傲慢與偏見》的確是世界名著,它描寫了英國鄉紳班納特家五姐妹的婚戀故事,其實折射了那個時代英國年輕人的婚戀觀與時代症候。鄉下姑娘們趨之若鶩地追逐有錢人及其家族,想把婚姻作為一個跳板改變自己的物質現狀,而忽略了對婚姻雙方相知相愛的美好感情之所在。

伊莉莎白姑娘勇敢的追求自己想要的愛和婚姻,即便表兄柯林斯家財萬貫她絲毫不動心,她拒絕了他的求婚,她的思路很清晰「你不會使我快樂,我也不會讓你快樂」。換句話說她不愛他,這是最重要的。

凱拉·奈特莉不愧為「英倫玫瑰」的美稱,她的一雙美麗的大眼睛似乎能說話。影片中有三場戲她的演技我以為直接飆到了天花板:一是表哥柯林斯請求她嫁給自己,她的拒絕乾淨利落,沒有絲毫的拖泥帶水,那是一個有思想有獨立主見女性的愛情宣言,她蹭蹭蹭小鋼炮般說出了關於快樂的話語後,柯林斯竟然呆立在一邊無話可說。

在雨中,當逐漸走近了伊莉莎白的達西向她傾訴衷情時,凱拉·奈特莉將伊莉莎白的憤然拒絕與厭惡他的無理傲慢演繹得淋漓盡致:「你的傲慢無禮讓我認為,假如這世上男人都死光了,我也不會嫁給你」!雨水從他和她的臉頰上滑落下來,更增添了她的憤怒和他的悲涼氣息,令人盪氣迴腸!

還有,面對達西姨媽凱薩琳逼著伊莉莎白不要和自己的外甥交往,永遠不要和他訂婚的無理要求時,凱拉·奈特莉的不卑不亢表現得從容不迫,她的眼睛清澈明亮,眼神堅定勇敢,「你已經從頭到尾侮辱了我一番」「現在沒什麼好說的了」「請你離開這裡!」她維護了自己的尊嚴和愛情,真的酷酷。

達西從姨媽那裡得知了伊莉莎白的態度,他欣喜若狂,在某個凌晨,這一對有情人在熹微的曙光映照下開啟了他們浪漫的心扉:「我叫你什麼好呢?親愛的嗎?」達西問伊莉莎白。姑娘調皮地回答:我父親惹我媽媽生氣了才會這樣稱呼」。那麼,達西盯著他深愛的伊莉莎白姑娘的眼睛說「達西夫人,達西夫人,達西夫人」…他連叫了數個達西夫人,他們幸福的相擁在一起了。

這真是從傲慢到偏見到相知相伴的美麗遇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9a39846766436c7289a10d30b96141c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