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曾經的谷歌地圖(google Earth)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在朝鮮半島東南端的韓國釜山港的一處海岸邊,有一艘傾斜著的、被多方固定住的輪船。這艘輪船其實是一艘已經被改造成賓館的豪華渡輪。可它為什麼會斜著身子,靜靜的斜靠在釜山的岸邊呢?這都是一個颱風帶來的影響。
先看一則新聞: 新華社: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十五日致電韓國總理高建,對韓國南部地區遭受強颱風的猛烈襲擊,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表示慰問。 溫家寶在慰問電中說,我謹代表中國政府和人民向貴國政府和受災地區人民致以誠摯的慰問,對罹難者及其親屬表示深切的哀悼和慰問。溫家寶說,相信在貴國政府的領導下,災區人民一定能夠早日戰勝災害,重建家園。(2003年9月16日)
在熱帶氣旋災害相對較輕的韓國,居然能造成如此嚴重的災害,的確是歷史罕見,以至溫總理致電慰問,尚屬首次。這個颱風就是韓國歷史上登陸該地區最強的熱帶氣旋0314號颱風「鳴蟬」。
9月的西北太平洋,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大暖池。西北太平洋地區一年中,強度強,破壞力大,登陸比率相當高的致命颱風有很大一部分發生在9月。9月的颱風常常喜歡沿著副高北上,因此特別青睞中國、日本、朝鮮半島等地。往往造成嚴重災害。 而 2003年的9月初,西部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和往年一樣盤踞在日本及其以南洋面—東海一帶。而一隻蟄伏多年的「鳴蟬」即將破土而出,開始它與其他蟬不一樣的一段傳奇性的生命。
在加羅林群島附近的遠洋海面上對流雲團終於發展為了一個低氣壓。這是西北太平洋正值9月初,西北太平洋上大範圍的30度以上海溫區域是颱風發展的絕佳海域。 這個低氣壓在如此絕佳海溫的海域快速的發展為熱帶低氣壓被升格為15W,隨後成為2003年第14號颱風鳴蟬,這是一個由朝鮮給出的名字。
颱風鳴蟬在副熱帶高壓的引導下,向西北方向移動。雖然身處高溫海域,但在期初,鳴蟬的加強速度並不是很快。鳴蟬終於在2天後開始第一次蛻殼,終於從風暴蛻變成為颱風,風眼逐漸清晰。 就在鳴蟬西行的同時,西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正在不斷地東退。接下來,鳴蟬繼續向西偏北方向開始扇動翅膀,鳴蟬的第二次蛻變開始了。
鳴蟬朝西北方向移到琉球群島東南方向的24°N、125°E以東附近洋面時,強度開始爆發,中心氣壓下降到920hPa以下,並繼續沿著副高移動,在10號鳴蟬終於蛻完了一生的最後一層殼。驚人地爆發為了一個五級颱風,強度達150KTS,10min平均風速也達195千米每小時,中心氣壓下降到910hPa,中央氣象台也順理成章的給出60M/S(17級)的超強颱風強度,成為當年最強的一個颱風 。
也許是累了,鳴蟬逐漸放慢了自己的腳步,它要轉向了。在維持了不到一天的五級颱風強度的鳴蟬,開始向自己的故鄉——朝鮮半島飛去。 10日,鳴蟬在徘徊和猶豫十多個小時後,開始向琉球群島撲翅而去。9月10日21時,在宮古島東南海面測得中心附近最大風速為110KTS以上(合約55米/秒左右)、中心氣圧912帕hPa。隨後「鳴蟬」以每小時10公里的速度向西北前進,11日5時前通飛過了宮古島,之後進入了東海。
鳴蟬沿125°E附近開始在副熱帶高壓和高空槽的引導下移動北上時,來自熱帶輻合帶的深厚水汽輸送通道為鳴蟬強度的維持提供了豐沛的水汽和能量,加上200hPa高空槽前西南急流為鳴蟬提供強流出流場、渦度場的對稱分布,使水汽和能量向鳴蟬中心旋轉、低層輻合加強,渦度動能得以維持,有利鳴蟬強度的加強,再加上微弱的水平風速垂直切變和暖洋面的加熱作用,所以在鳴蟬北上期間強度減弱非常緩慢。
鳴蟬繼續沿著副高西部北上,撲動的翅膀橫掃琉球群島。整個東海,琉球群島及附近海域在狂風暴雨中度過了有一個不眠之夜。 受鳴蟬影響,浙江東部沿海和長江口區出現了有6—9級大風,山東半島的風力也加大到6—7級。恰逢天文大潮期,給浙江東部沿海和長江口區帶來狂風巨浪,天文潮達到4.8米。也許鳴蟬是急著中秋節要回家團圓,腳步越來越快。隨著緯度越來越高,鳴蟬開始慢慢虛弱,但活力依舊強勁。鳴蟬逐漸被西風拉扯,成為6和9重疊的形態。
靠近韓國濟州島時的颱風鳴蟬
很快,12號上午快要筋疲力盡的颱風鳴蟬拍打著翅膀,攜著狂風暴雨登陸朝鮮半島——韓國的釜山附近沿海,強度在120KTS左右。鳴蟬之後穿過慶尚南道、慶尚北道之後進入日本海,在整個過程中都保持著颱風以上強度。 他把畢生聚集的能量都釋放在了它的故鄉。也算是「落葉歸根」了 。
鳴蟬影響韓國時,強度創下韓國氣象史上的紀錄,其橫掃了朝鮮半島東部和南部的部分地區,對當地生活造成極大破壞。約2000人被迫疏散。颱風迫使4座發電廠停止了運轉,致使140萬戶家庭斷電。颱風鳴蟬夾著強風暴雨,韓國南部各地都傳出災情。狂風把人吹得幾乎站不住,許多電線桿和路標應聲倒地,街頭險象環生。除了山崩,河水暴漲造成民宅受損。位於東南部沿海的釜山市在12日深夜至13日凌晨的3個多小時內,遭受了最高速度達每秒60米以上的狂風襲擊,許多行道樹和路燈柱被颳倒。因部分供電供水設施遭毀壞,市區50多萬戶居民的供電中斷,100多萬戶居民的供水中斷。
當局對某些地區發布了洪水警報,有超過2.5萬人撤離家園暫時在學校等公共場所避難,5112公頃農田被淹沒,部分高速公路路段也被洪水淹沒。一些地方的雨量超過400毫米,導致廣泛地區出現洪災。來往於中部山區的鐵路慶北線,則因為泥石流堆在鐵路上,造成列車出軌,28名乘客送進醫院急救。在颱風下,交通大受影響,特別是有數以十萬計的人在中秋節假期後正設法回家。
由於降雨量太大,河水十分湍急,不僅橋樑被沖斷,還可以看到汽車四腳朝天地躺在河中央,令人觸目驚心。也有民宅被泥石流淹沒,當地居民只能無助地在一旁守候。 另外,南部一座核電廠的5個核反應爐,因為泡到海水,無法運轉,造成供電全面中斷。
鳴蟬強度創下韓國氣象史上颱風的紀錄,接下來的「鯰魚」、「艾雲尼」、「悟空」「百合」等颱風影響韓國,但沒有誰能夠頂替鳴蟬在韓國氣象史上的位置。 後續:由於「鳴蟬」以驚人強度和破壞,最終被颱風委員會除名,替代他的是「彩虹」。而彩虹在2015年的風季,把鳴蟬曾經的狂風暴雨在我國華南沿海上演。
註:本文來自颱風論壇,為論壇會員原創文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9ZkJ228Bgx9BqZZIH3A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