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以來,新設64.02萬家企業中,服務業企業占95.2%;服務業占GDP的比重超過了81%……作為全國首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城市,北京在服務業擴大開放領域取得了諸多成效。
為了持續擴大開放,近日,市發展改革委、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會同19個相關部門制定了《專業服務領域開放改革三年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更大力度、更深層次推動專業服務領域開放改革。
著眼四個「堅持」
規劃未來三年目標
《行動計劃》立足改革、突出亮點,從堅持四個原則出發,著力營造專業服務業擴大開放的國際化生態環境,大力度提升服務能級。
堅持需求導向
聚焦重點領域、關鍵環節的掣肘問題,堅持市場主導、政府引導,全面提升開放的質量和水平。
堅持對標國際
在降低准入門檻、推動資質互認、營造國際化配套服務環境等多個方面與國際標準對接,進一步提升做事規則的國際化水平。
堅持改革突破
突出核心問題改革和市場化改革,發現、梳理制約開放的體制機制障礙,探索專業服務開放發展的新機制、新制度、新政策,向國家爭取在京先行先試。
堅持系統推進
明確2019-2021年分時間節點和工作節點的改革目標和改革措施,形成了27條具體任務。
在充分考量的基礎上,《行動計劃》聚焦法律、會計、會展、設計、專利、人力資源等領域,為專業服務領域未來三年的發展設定了目標。
2019年
力爭實施一批開放改革措施,落地一批示範企業。多層次寬領域的專業服務全面開放政策框架總體形成。
2020年
推動行業領域自主改革,建立健全一批與國際規則相銜接的制度規範標準,形成一批示範項目。
2021年
建成2-3個產業特色鮮明、高端要素集聚、品牌效應明顯、配套功能完善的專業服務綜合性示範區,形成一批具有複製推廣價值的開放創新經驗。
四方面27條措施
助力專業服務業開放改革新突破
《行動計劃》重點圍繞降低准入門檻、推動資質互認、補齊發展短板、構建全球化服務網絡等四個方面實現開放改革突破。例如
在降低准入門檻方面
提出探索建立專業服務國際聯合體;支持在北京全域內設立外商獨資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取消外商投資認證機構的投資方條件限制;放寬外商設立投資性公司申請條件,取消對外國投資者在中國境內已設立外商投資企業的數量要求。
在推動資質互認方面
放寬港澳專業人才執業資質,探索推進專業資格「一試三證」評價模式;允許港澳台及外籍工程技術專業人士考取我國相應執業資格並在本市註冊執業;擴大港澳台及外籍專業技術人才參與本市職稱評價範圍。
在補齊發展短板方面
建立跨領域多資質的綜合性專業服務機制,培育以單獨或聯合模式提供全過程、全鏈條的綜合性專業機構;建立健全專業服務領域法律責任體系,完善法律、設計等領域專業服務業機構和從業人員的權責制度。
在構建全球化服務網絡方面
加強與駐外使領館、外國商會、國際組織的合作,推進與全球重要城市、友好城市相關經貿機構、商協會的合作;實施一批國際化綜合服務平台項目,在境外搭建北京國際經貿發展服務中心,到2020年力爭建成10家以上;支持「一帶一路」服務機制總部基地在京落戶。
在《行動計劃》中,像這樣的亮點措施有很多,更多精彩,請看下方「一圖看懂」。
(向上滑動查看內容)
想獲取《行動計劃》原文的朋友請點擊「閱讀原文」。
一圖看懂來源於北京市商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