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財富最佳分析師評選重啟,昔日榮光或已不再

2019-11-02     曹中銘股市觀察

前不久,新財富雜誌官方微信公號發布《第十七屆新財富最佳分析師評選規則四大修訂方向》,其中指出將增設五大產業研究方向,分別是金融、消費、科技、製造、能源與材料。這表明時隔一年之後,已經停擺的新財富最佳分析師評選活動再次重啟。

2018年之前,新財富最佳行業分析師的評選活動已進行了十五屆,但去年由於遭遇變故,第十六屆新財富最佳分析師評選最終不得不暫停。客觀地講,新財富最佳分析師評選,在國內還是有一定吸引力的。這既是該評選活動能夠持續多屆舉行的原因,也是多家券商及其研究人員願意參加評選的原因。

當然,如果能夠在新財富最佳分析師評選活動中獲獎,無論是對於券商研究團隊,還是研究人員來說,不僅僅只是一種榮譽,背後也意味著巨大的利益。某些獲得行業最佳的分析師,往往會成為其他券商的爭搶對象,個人薪酬、晉升通道等,與沒有獲獎的分析師相比,簡直有天壤之別。而且,能夠獲得行業最佳分析師,也往往會在相關行業中產生一定的影響力與話語權。客觀上,這是券商研究人員最為看重的。

但新財富最佳分析師的評選,也越來越成為質疑的對象。一方面,每年9、10月份,在評選活動開始後,券商分析師「不忙研究忙買票」的現象甚囂塵上。作為券商研究人員,推出高質量的研究報告,並為市場所認可與推崇,才是其本職工作,但某些券商研究人員為了獲獎,將撰寫研報當成了「副業」,反而將買票當成了主業。這無形中會影響到券商研報的質量,不利於研報質量的提高,實際上也不利於券商行業自身的發展。

另一方面,券商及研究人員的拉票現象,對於評選本身的公平性與公正性影響巨大。因為拉票往往能產生一定的效果,對於那些缺乏資源的券商或研究人員而言,即使其研究成果獲得市場的認同,但要想獲得最佳分析師的稱號,往往也會勉為其難。基於此,近些年來,曾經在新財富最佳分析師評選中多次獲獎的某些券商研究團隊及人員,紛紛表態不參與評選。如此不僅導致最佳分析師的含金量打折,新財富最佳分析師評選活動也遭到了質疑。

此外,在獲獎背後的利益與晉升通道驅動下,券商雷人研報滿天飛。不僅誕生了眾多的「標題黨」,在研報內容上,雷人的研報也頻頻出現。顯然,這些雷人的研報並沒有多大的價值,但卻能讓發布雷人研報的研究人員「一夜成名」,繼而提升自己在市場上的知名度,反過來又會為最佳分析師的評選助力。因此,此前新財富最佳分析師評選所存在的諸多方面的弊端,在引發市場詬病的同時,也引起了監管部門的關注。

為了重啟第十七屆新財富最佳分析師的評選,新財富不僅簽署了《證券分析師評選活動組織機構自律公約》,也修訂了評選規則。一是在原有評選規則的基礎上,對參評資格、投票資格、投票權重等參數增加客觀量化指標。二是精準篩選機構投資者。三是鼓勵產業研究、特色化研究。四是新財富雜誌進一步細化《新財富最佳分析師評選公約》。通過對評選規則的修訂,新財富最佳分析師的評選將會變得更加公平與公正。

歷經了去年的變故,新財富最佳分析師評選要想在短期內重現當年的榮光,個人以為或是不可能的。首先,從此次重啟後行業的反應看,「平靜」兩個字或最能反映目前各家券商的態度。在暫停事件後,沒有哪家券商會預料到評選活動會在一年後重啟。新財富宣布重啟評選活動,其實也來得有點「突然」,讓各家券商與研究人員沒有絲毫的準備。

其次,新財富的評選將面臨著越來越多的競爭者。比如新浪財經2019金麒麟最佳證券分析師評選活動已經開啟,此前已評選了多年,在行業內也有了一定的影響力。再如,隨著國內券商走出去,以及外資對A股參與度的提升,境外機構認可度較高的分析師評選如Institution Investor(機構投資者)、 Asia Money等也開始被國內券商重視,此前已有多家國內大型券商高調宣布參評今年的Institution Investor評選。這些評選活動,都會對新財富評選帶來壓力。

另一個原因是,新財富第十七屆最佳分析師評選的重啟,國內券商與研究人員會有一個觀察期。一旦參與的券商眾多,行業內頂尖研究機構與人員參與踴躍的話,無形中會激起更多券商及人員的參與。但新財富最佳分析師要想重現當年的輝煌,這一觀察期是需要慢慢熬過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9VZtOm4BMH2_cNUgObE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