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民族本身份很多部,部之間存在文化差異,蒙古國主要喀爾喀部,現在從人口構成上看,喀爾喀部人占總人口78.8%,另外也有一些蒙古的其他部的人,如從蒙古族整體上說,那至少要在90%以上。
蒙古國蒙古民族是以信奉藏傳佛教為主,有的保留一些薩滿教。另外還有一批信奉伊斯蘭教的民族。
大清朝的時候曾把伊斯蘭教稱回教,所以信奉伊斯蘭教的民族大多稱為回回,稱現在的新疆地區為回部或回疆、回域。可能蒙古和滿洲都有把信奉伊斯蘭教稱回回的習俗,所以蒙古國也曾把信奉伊斯蘭教的民族分為回回。
但現在要細分,在蒙古國信奉伊斯蘭也分屬不同民族,其中有信奉伊斯蘭教的蒙古族人,被稱回回部,或算是回回在蒙古內部的狹義用法。在中國境內,也有一部分蒙古族人是信奉伊斯蘭教的,也被稱過蒙古回回。
另外就是信奉伊斯蘭教的其他民族,有哈薩克、維吾爾等族突厥語族的民族。一種觀點認為,蒙古語族和突厥語系的祖先都是生活在蒙古草原上,匈奴民族可能就是他們共同祖先。其中突厥後來從蒙古草原上興起,以後從蒙古草原遷移出去。也就是說突厥語族和蒙古語族存在很近的關係。比如哈薩克汗國就是成吉思汗長子朮赤的後裔的蘇丹克烈汗與賈尼別克汗創立,並從蒙古的汗國金帳汗國中脫離出來。
公元1747年(乾隆十二年),羅布桑多爾濟(阿拉善第三任王爺)奉命遠征準噶爾諸部,戰爭勝利後,羅布桑多爾濟帶回蒙古一批當地的少數民族,包括回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等突厥語族的人,但總數比較少,大多算融入蒙古人之中。1864年以後,從當時的大清的回疆,就是今天的新疆,有一些突厥語族的民族陸續遷移到蒙古喀爾喀部,也就是今天的蒙古國。
目前在蒙古國的哈薩克族算比較多,大約占總人口的4%。他們主要聚集在蒙古的西部省份巴彥烏勒蓋省,因為這裡與原哈薩克遊牧的草原比較近,後在適宜生存的草原時候,遷移到這裡。蒙古國的民族政策非常好,非常尊重少數民族需求。哈薩克族所居地區里蒙古人聚集的烏蘭巴托比較遠,形成單獨的文化,很好地保留自己的民族語言和文化,在哈薩克族聚集地區,都通用哈薩克語和哈薩克文。每年還舉辦哈薩克的鷹獵節等,保護和傳承哈薩克民族文化和習俗。
1991年蘇聯解體、哈薩克宣布獨立,1992年1月12日,哈薩克總統努·阿·納扎爾巴耶夫向全世界哈薩克人發出邀請,歡迎哈薩克人回到自己的母國哈薩克國定居生活。蒙古國也實行民主體制改革,與哈薩克建立良好關係,配合照顧好哈薩克族,來去自由。有一部分就遷移回母國哈薩克,但因為沒找到合適工作,或生活不習慣的,從1994年開始陸續回遷蒙古國,目前蒙古國的哈薩克族人已達到了現在的10多萬。
原來蒙古國還有一部分維吾爾族。和哈薩克族生活方式不同,哈薩克族是游牧民族,是遊牧中而遷移到蒙古國。而維吾爾是定居民族,而且文化程度比較高,他們到蒙古主要從事有技術類的行業或開辦企業。有鐵匠、木匠、泥瓦匠、屠夫、染布料的、製作羊皮、牛皮的皮匠,還有工程師等知識分子,有的開辦企業,開採礦山等。因為維吾爾族聚集最大的城市是喀什,所以他們聚集的街道往往被稱喀什街或喀什路。如倫敦就有喀什街。
因為維吾爾族信奉伊斯蘭教、蒙古族大多信奉藏傳佛教,所以維吾爾男人與蒙古姑娘談戀愛,一些蒙古家庭擔心蒙古姑娘嫁過去,要改變信仰,所以存在顧慮。蒙古的領導就去做蒙古姑娘家庭的思想工作,說我們的祖先成吉思汗就把女兒嫁給維吾爾人,成吉思汗都可以,為什麼你們就不願意呢?說通了蒙古姑娘家,蒙古的領導還幫助安排婚禮,非常支持蒙古與突厥語族的民族聯姻。
1956年的時候,新中國曾宣傳新疆的民族政策,歡迎維吾爾族回新疆生活。所以很多維吾爾族向領導表示要回去。蒙古領導節問,是不是有人欺負你們?是不是我們安排給你們的生活不好?有什麼不滿意的地方?說出來來,我們可以改變。蒙古領導一再挽留維吾爾族人。維吾爾族人表示,蒙古國給他們的安排非常好,他們非常滿意。只是離開家久了,他們想念自己的故鄉,所以要回到自己的故鄉。蒙古領導看挽留不了,就安排汽車等,親自把他們送到邊境。
作者富察春兵
滿族文化網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