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戰疫 | 零等待、秒通關 福田海關加速驗放物資 網際網路+促進復工復產

2020-03-06     幸福福田

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福田海關發揮「口岸+屬地」優勢,開展多線作戰,以果決的行動、周密的部署、高效的監管和優質的服務自覺踐行「人民海關為人民」的使命。

  • 國門抗疫的「鐵將軍」

疫情突如其來,福田保稅區作為全國唯一一個與境外直連直通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唯一一個地處市區中心鬧市區的保稅區,人流高度密集,周邊住宅林立,離福田CBD僅兩公里,口岸防疫工作刻不容緩。為此,福田海關迅速成立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工作組、後勤保障組及採樣專業小組,全面部署防疫工作。

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福田海關迎難而上,發動黨團力量成立「戰疫情先鋒隊」支援現場抗疫工作,設立臨時測溫點,嚴格落實健康申明卡制度,對出入境人員實施100%體溫監測和健康申報制,春節後開關以來實施健康申報和體溫檢測10000餘人次,未發現異常情況,有效堵截進境輸入性「風險源」,堅守國門不鬆勁,力保一方平安。

  • 物資驗放的「加速器」

福田海關利用福田保稅區區位優勢優化進口口罩等防疫物資業務流程,設置專窗、專崗、專人提供一對一「7x24」線上諮詢指引和預約通關服務,「全程綠燈」保障物資通關。堅持「人等物」的理念,相關科室第一時間獲知物資進境信息,提前安排人員和作業設施到位,以「優先查驗、快查快放」的原則實施進境、進區查驗聯合作業,確保二十分鐘內將物資交付國內承運人手中。「登記放行、先進後報、零時等待、區內直提」的通關模式,切實保證了特殊時期防疫物資的「秒通關」,展現了海關特殊區域驗放防疫物資的「加速度」。


截至3月5日,福田海關已快速驗放政府採購、轄區醫院緊急採購或境外捐贈等用途的防疫物資共計28批次,包括口罩138萬個、防護服2.9萬件。

  • 復工復產的「定心丸」

疫情防控的新階段,福田海關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經濟發展,充分發揮「口岸+屬地」疊加優勢,全力促進企業復工復產,全面打響「經濟保衛戰」。


指尖通關「不延誤」。第一時間出台幫扶企業復工復產九條措施,發揮「網際網路+海關」作用,推出綜合業務事項「網上辦、掌上辦、指尖辦」服務,對福田保稅區內195家建帳企業實時宣講最新政策及海關惠企措施,及時解答通關疑難,累計線上答覆諮詢230餘次、在線辦理業務120餘次。為復工企業設立防疫物資專用帳冊,「手把手」線上指導企業免稅進口自用防疫物資,快速驗放保稅區內企業自用口罩63.6萬個。通過「批次進出、集中申報」的模式,允許區內龍頭企業聯想公司優先配送貨物、後續補辦手續,快速驗放了2172台、價值4062.3萬元的醫院用伺服器緊急馳援武漢,實現區內自產防疫物資「一下產線,就上前線」。

聯合幫扶「不單一」。福田海關與區工信局、大灣區建設發展促進中心建立「信息日通」機制,每日收集企業復工復產進度,關注企業經營情況,對重點企業建立專群實現協調員對口聯絡,暢通溝通渠道、疏解復工難點,形成幫扶合力。協助區內3家參與防疫物資通關企業加快完成街道復工手續。通過臨時加班快速查驗、協調邊檢延時關閘等措施,解決出境港車司機特殊時期因車輛滯留導致個人無法返港的實際困難,確保跨境車輛「零過夜」。目前,保稅區內大型倉儲物流和加工貿易企業實現100%復工。

遠程監管「不見面」。為減少人員聚集,「零中斷」地落實轄區企業監管需求,福田海關引導企業利用多渠道開展網上稽查、網上認證、網上目的地檢驗等遠程監管,目前已試行10家企業,有效避免了因疫情影響導致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停滯。

  • 轄區外貿的「加油站」

福田海關作為屬地海關,切實做好「六穩」工作,促進轄區外貿發展義不容辭。在企業全面實現復工復產後,福田海關將「保增量、穩存量、促發展」作為當前及下一階段工作重心。主動電話調研轄區外貿百強企業的產能恢復情況、上下游供應鏈保障情況、全年進出口計劃及目前遇到的主要瓶頸,提供「一企一策」重點幫扶,攜手企業共度難關。

2月底,福田海關在疫情防控期間經過積極溝通和反覆對接,協助保稅區內一家企業在一天內完成了香港倉庫的搬遷,幫助企業順利實現超千萬美元產品的貨物入區和數據入帳,兌現了對新增客戶的承諾。

下一步,福田海關對轄區內大而優、小而強的高信用企業,對符合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產業定位的重點項目,對地方政府重點關注幫扶的龍頭企業,將一如既往地提供高效便捷的通關服務和專業有力的扶持,助力福田區外向型經濟高質量發展。

(來源: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 記者 邱曉潔 通訊員 徐禮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9Q25sXABgx9BqZZIepn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