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房產:房價好不容易開始下跌,為什麼買房的人反而少了?

2019-07-12     幾何渣渣

上海房產:房價好不容易開始下跌,為什麼買房的人反而少了?

房地產價格下跌但售樓處反而冷清,這看似有違常規邏輯的現象,其實很符合經濟規律和切合市場情緒。 在我國,房產同時具有消費和投資的雙重屬性,而在現行體制下,房產與戶籍、教育及醫療服務等掛鉤,使得房產的投資屬性更強。

一般而言,一套房子能夠滿足一個家庭的基本自用需求,但是現在房地產的現狀時,大部分人買不起第一套房子,而部分富人名下卻常常有多套房產,這已經遠遠超出了基本自住功能(大多數情況下是如此,但也不排除有些富人在全國各地擁有三五套房產只是為了滿足工作或者享受的需要,而非用於投機),這也是有關部門一刀切地將第一套、第二套、第三套房產分別認定為自住用途、疑似投機用途和投機用途的考慮之一。

所以,可以把房產的購買者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連第一套房都買不起的人,房產對於他們而言主要是體現消費屬性;另一類是手持好幾套房的人,房產對於他們而言主要體現投資屬性。

因此,房產的價格下降所釋放的信號,對這兩類人而言是決然不同的。只要房價下降得夠多,比如說直接腰斬甚至跌幅更大,那麼第一部分人很可能會直接入手購買自己的第一套房產。但現實是,房價,主要是一線城市的房價只是被遏制住了快速上漲的勢頭而已,並沒有出現明顯的下降,而且二線甚至三四線城市的房價依然保持著上漲的態勢。因此,這部分需求沒有被激發出來。

而第二部分人,買房是用來投資的,也就是賺差價的,所以他們看中的是房子的漲價預期。而現在,從長遠來看,未來租房市場會迎來一個快速發展期,來滿足一部分人的住房需求,會對買房需求產生一定的分流作用,所以房價上漲的空間會被壓縮;另一方面,政府出台了很多政策來打擊炒房行為,他們現在也很難像以前那麼順利地進行買房賣房交易。以上原因共同導致了所謂的「房價下跌,售樓處反而冷清」的現象。

最近小編的一個上海朋友就在58同城上瘋狂的看房源信息,想要買套房升值,但是不知道要買住宅好還是商鋪好,翻看58同城上的商鋪信息,也是這麼的火熱,你們覺得呢?

上海房產:房價好不容易開始下跌,為什麼買房的人反而少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9OkxEWwBmyVoG_1ZRJc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