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銅仁:村社合一 強村富民

2019-08-07     銅仁組工

銅仁市:村社合一 強村富民

近年來,銅仁市探索推行村黨組織和農民專業合作組織互融共建的「村社合一」黨建模式,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幹部先鋒模範作用,走出了一條「農業增效益、農民增收入、集體增實力、村級組織增活力」的強村富民特色發展之路。截止今年6月,全市累計發展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11365家,2903個村(社區)均註冊有一個或多個專業合作社,註冊資金達322.15億元,幫助32萬貧困人口通過發展產業增收致富。

發揮支部引領作用,實現村社合一。一是組織共建。鼓勵引導村幹部、黨員領辦創辦或帶頭加入農民合作社,支持黨員骨幹擔任合作社理事長、理事。建立村「兩委」、合作社雙向人才交流機制,支持村幹部擔任合作社負責人或管理員,鼓勵村「兩委」將合作社優秀黨員幹部安排到村任職,實現人才共享共育、幹部交叉任職。在村級合作社建立黨支部的基礎上,按照產業類型,在種植、養殖相關產業鏈上劃分黨小組,並結合各村區域面積、人口數量、黨員人數等實際,科學劃分黨小組,推動黨組織觸角向基層延伸。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101名村幹部、940名黨員致富帶頭人領創辦專業合作社。二是目標共制。堅持「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導向和綠色化、優質化、特色化、品牌化、市場化原則,緊扣產業革命「八要素」,按照「宜農則農、宜林則林」的方式,因地制宜制定產業發展規劃,明確村「兩委」負責制定階段目標、合作社負責落實,合作社與村支「兩委」簽訂戰略協議,共同推動農村社會經濟發展,並將合作社發展情況納入村「兩委」考核目標。同時,按照黨的基層組織、村民自治組織、專業合作社有關章程各負其責、按章理事,「既種好自留地、管好責任田,又唱好群英會、打好合力牌」。三是利益共享。充分發揮合作社與農戶的粘性作用,將村集體及農戶自願入股的資產資源、財政扶貧資金、產業扶貧項目資金、財政獎補資金等各類資金進行合理的折股量化,將扶貧項目資金以股份形式量化給貧困村村集體和貧困戶,大力推廣「八型」模式發展村集體經濟(資源開發型、盤活存量型、異地發展型、產業帶動型、股份合作型、服務創收型、市場經營型、旅遊引領型),各區縣每年整合2000萬元項目資金支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產業,並實行「6.5%的固定分紅+經營收益分紅」模式,確保集體組織成員和貧困戶長期分享資產收益。截止目前,全市90.3%的村集體經濟積累均超過5萬元,其中:「雙超村」(村集體經濟積累超百萬元,村民人均純收入超萬元的村)有26個。

實行農戶集體合股,實現抱團發展。一是培育經營主體。圍繞設立登記、建章立制、利益聯結、統一服務、民主管理等,引導和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實施標準化生產,開展統一生產資料採購和供應,統一生產技術和產品質量標準,統一品牌、包裝銷售等服務。支持區域性同類或相關聯的合作社實施兼并與重組,實現資源合理配置,加大SC、「三品一標」等認證力度,積極創建名、特、優品牌,增強市場競爭力。截至目前,全市農民專業合作社已有註冊商標的有456家、獲得馳名商標2家、著名商標7家、有機食品認證41家、無公害食品認證67家、有專利證書9家。二是提升經營能力。加大「三社融合」促「三變」改革推進力度,全面清理無經營活動的「空殼社」、「殭屍社」,嚴格執行章程、制度和合作社管理辦法,堅持黨務、政務公開,主動接受村委會、合作社監事會等各方面的監督,實行村民和社員共同自治。鼓勵和推動農民專業合作社與龍頭企業合作,藉助和發揮龍頭企業技術、設備和經營渠道等優勢,帶動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產品研發和精深加工。著力培育一批產業基礎牢、經營規模大、帶動能力強、質量安全優、品牌效益高的示範性農民專業合作社。截至目前,全市共清理「殭屍社」「空殼社」419個。三是搭建產銷平台。支持有條件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農村電商,搭建農民專業合作社產品供應信息平台,強化市場信息的收集發布、分析判斷和預測預警,促進適銷暢銷。持續加大了農超、農校、農企、農醫對接力度,推進「農特產品六進」行動(進機關、進學校、進醫院、進企業、進社區、進超市),發展訂單農業,助推了銅貨出山。目前,全市各類學校與貧困地區生產基地簽約328個,採購常用農產品5.53萬噸,採購資金1.49億元,帶動貧困農戶7237戶2.48萬人。華聯瑪客、喜多多等連鎖超市與合作社、農頭企業形成「農超對接」關係。

強化合力支持保障,實現強村富民。一是強化政策支持。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作為申報實施主體參與扶貧、農產品基地、農業綜合開發、「一事一議」、農業產業化、村集體經濟發展等項目建設,對從事全市特色優勢產業的合作社予以重點傾斜。合作社申報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農產品原產地認證和註冊商標、地理標誌,享受有關優惠和獎勵政策。加快推進農業保險發展,新增特色優勢農產品保險向合作社傾斜,積極組織引導合作社開展目標價格保險、天氣指數保險等新型農業保險產品試點。二是強化資金支持。從2017年起,市級統籌安排600萬元設立「銅仁市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專項資金」,且每年按10%的比例遞增,區(縣)每年安排300-500萬元專項資金用於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農村信用合作社把農民專業合作社全部納入信用評定範圍,建立信用檔案。鼓勵將農民專業合作社法人授信與合作社成員單體授信結合,採取「宜戶則戶、宜社則社」的辦法,建立農業貸款綠色通道。三是強化人才支持。鼓勵事業單位科研人員和農技推廣人員到農民專業合作社任職、兼職或擔任技術顧問,對在農民專業合作社兼職或擔任技術顧問的保留原身份、工作待遇,允許按其貢獻大小從農民專業合作社取得合法報酬。持續開展「萬名農業專家服務三農行動」,紮實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加強鄉村能工巧匠、種田能手、農技服務人員和教育衛生、旅遊文化等人才的培養,大力培育各類「土專家」「田秀才」。截至目前,全市共培育農村實用人才97030人。

精彩推薦

貴州銅仁:建強基層黨組織 深入推進脫貧攻堅

專題講座來了!《鄉村振興中我國食用菌的發展》(一)

專題講座來了!《鄉村振興中我國食用菌的發展》(二)

貴州石阡:3900名精英骨幹沉到一線 不忘初心 苦幹實幹

活力 效率 溫馨

傳播黨的聲音 講好黨的故事

關注百姓生活 服務黨員群眾

長按指紋 > 識別圖中二維碼 > 關注「銅仁組工」

「銅仁組工」微信號:trswzzb

審核:黃欣 編輯:覃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9BhgbWwBUcHTFCnfEN2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