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帝故里換新顏 多彩農業譜新篇

2019-08-29     魅力晉城

我市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體要求,立足資源稟賦,做好特色文章,不斷拓展合作領域,共謀發展大計。

立足資源稟賦 做好特色文章


我市圍繞鄉村振興戰略,按照市委「六創趕考、三年答卷」的工作思路,立足農業資源稟賦,穩步推進「四條產業鏈」,叫響「白黃紅彩黑」特色有機農產品品牌。




高平是「生豬之鄉」,是山西第一養豬大縣,有千頭以上規模豬場335個,萬頭以上18個,年平均生豬出欄100萬頭。先後建設了全省規模最大的丹系種豬繁養基地、全省唯一國家核心育種場(全國僅有95家)、國家種公豬站(全國僅有5家),初步形成了以凱永為龍頭的集飼料加工—生豬養殖—生豬屠宰—肉製品—豬血豬皮加工—豬糞利用為一體的產業鏈,叫響以「白豬」為代表的「白」顏色品牌。




高平是「黃梨之鄉」。「高平大黃梨」曾被列為皇室貢品,它汁多而脆,甘酸適度,具有潤肺涼心、清痰降火、消食止瀉、降糖降脂之功效,被國家質檢總局認定為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境內百年樹齡以上黃梨樹達6萬株。現已建有千畝梨園3個,建成廈普賽爾年產20萬噸黃梨汁生產線。未來3年,全市將發展黃梨5萬畝,逐步形成大黃梨產業鏈,叫響以「黃梨」為代表的「黃」顏色品牌。




高平是「富硒紅薯產區」。高平紅薯種植歷史悠久,富硒食品遠近聞名。我市搶抓機遇,與中國社科院聯姻,成立了「一院兩站」(國家甘薯產業技術研究中心高平專家工作站、博士工作站暨高平甘薯產業創新研究院),將以前和農工商為龍頭,聯基地帶農戶,積極推進富硒紅薯種植與加工,把「小紅薯」做成「大產業」。利用3年時間,將紅薯產業規模擴大到5萬畝,叫響以「紅薯」為代表的「紅」顏色品牌。




高平是「絲綢之鄉」,境內的泫水河是中華絲綢的重要發祥地;唐代,高平曾是潞綢的產地中心。高平絲綢歷史悠久,工藝精湛,品種繁多,現已建成吉利爾、紅萍等一批絲麻加工企業。吉利爾公司作為潞綢唯一傳承者和華北地區規模最大的絲綢織造印染企業,將致力於打造一個集「農、工、文、旅」為一體的國家級潞綢特色小鎮,叫響以「多彩絲綢」為代表的「彩」顏色品牌。




高平是「優勢蔬菜產區」。我市以「標準化、品牌化」為抓手,制定了特色農產品標準,走出了一條「品牌+品質+渠道」的高平路子。現已建成千畝園區3個,創建了省部級標準園9個。其中龍頭企業—金田公司是一家集食用菌(香菇)研發、生產、示範、推廣、加工、銷售、出口及設施物聯網建設為一體的省級農業產業化重點企業,生產規模在全國領先,是全國唯一一家食用菌數字農業試點項目承擔單位,入選「山西省進出口紅名單企業」。其自主研發的智聯化出菇房,叫響以「香菇菌類」為代表的「黑」顏色品牌。

同時,我市還先後榮獲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全國283個,山西省8個)、國家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範區暨農業綠色發展試點先行區(全國40個,山西省2個)、國家第一批畜牧業綠色發展示範縣、國家秸稈綜合利用試點縣、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省「一縣一業」生豬示範縣。

拓展合作領域 共謀發展大計





1.生豬產品精深加工項目。總投資2億元,占地100餘畝,主要建設熟食加工車間、包裝車間、冷庫、成品庫等生產設施及其輔助儀器設備等。項目的建設,可填補我市空白,延長加粗生豬產業鏈。




2.黃梨公社萬畝精品梨谷項目。項目投資10億元,建設100個幸福果園,總種植面積5萬畝,年生產優質大黃梨2億斤;建設一流的黃梨研究所和高科技冷鏈倉儲設施、果品加工車間,生產優質梨膏、梨汁等,充分發揮大黃梨的藥用價值。項目達產達效後,年銷售額15億元,可安排就業2000人,帶動農戶3000戶。




3.香菇深加工項目。投資1800萬元,建設生產加工車間、儲藏室、冷庫等。利用產業優勢,加工香菇醬、香菇脆片、香菇菌湯、香菇罐頭、香菇醬油等,提高產品的附加值。項目建成後,可安排就業崗位150餘人,帶動農戶3000戶。




4.金田「智慧園區」建設項目。投資2300萬元,新建100個智慧出菇房,香菇集貿交易中心一個,打造成熟的農業SAT(可持續農業)與金融相結合的現代化農業產品---「智慧園區」。園區將全部引入金田公司自主研發、國際領先的「智慧出菇房」,利用網際網路進行大數據覆蓋,嵌入雲管理,實現農業產業升級,預計年產值將達上億元。




5.潞綢特色小鎮建設項目。投資13億元,利用5年時間,建設「婚博園」、「絲麻產業園」、「國家級潞空間文創園」3個主題園。其中投資5.5億元,全面打造和諧宜居的美麗環境、婚禮文化濃厚的婚博園;投資 3.5 億元,建設大麻基地20萬畝,年產麻皮2萬噸,建設桑蠶基地20萬畝的「絲麻產業園」;投資4 億元,建設炎帝文化與潞綢文化博物館,打造一個國家級文化產業創意園。項目建成後,可實現創收 35 億元,實現利稅 5 億元。




6.富硒紅薯系列食品項目:投資1500萬元,擴建脫毒培育室,擴建2個4000m2育苗大棚,擴大脫毒種薯面積至1萬畝,新建4000 平方米紅薯干加工車間。在已有環節上進行深化、升級,打造成熟的富硒紅薯育苗—種植—薯干—澱粉—粉絲的全產業鏈,將整個園區打造成省級出口食品安全生產標準化基地。

來源:高平市政府信息中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9APw52wBJleJMoPMxzj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