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已成為現在汽車行業的最大亮點。鋰電池產業呈現蓬勃發展之勢,產品、技術的疊代周期加快,對於設備廠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鋰電池前段製漿環節,漿料的一致性與穩定性對電芯品質有著關鍵性的影響。宏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宏工科技)電池勻漿事業部總經理汪謝表示,公司開發出新一代高效製漿系統,經電池製造頭部企業驗證,滿足新周期動力電池大規模高效高質生產需求。
多元化布局,深耕鋰電領域
公開資料顯示,宏工科技成立於2008年8月,主營物料處理設備與工業自動化,目前,宏工科技已為超過300家客戶提供設備、系統與解決方案,覆蓋國內主要鋰電池、電池材料、橡塑、化工、食品、醫藥等行業。
其中,在鋰電勻漿領域,宏工科技目前主推的設備與系統有:雙行星動力攪拌機、粉料上料系統、氣力輸送系統、漿料輸送系統等,主要應用於電池生產前段製造工序。
隨著我國新能源行業提速擴產,鋰電設備需求量大增,宏工科技受市場驅動快速增長,特別是其明星產品——雙行星動力攪拌機,因其穩定的性能與良好的製漿效果,在鋰電行業頭部企業得到大規模應用,拿下了CATL、比亞迪、億緯鋰能、蜂巢能源、欣旺達等多個新能源系統項目。
宏工新型高效製漿系統
據汪謝介紹,隨著鋰電行業的蓬勃發展,鋰電設備與生產技術的疊代周期也非常快,宏工科技幾乎每年都會對產品進行技術革新。
「推出多年的雙行星動力攪拌機,現已更新至第三代,我們一直堅持以實驗數據為基礎,在實踐中調整,很多產品和技術都在客戶的反饋意見中升級換代,」汪謝介紹,「新一代高效製漿系統也是在這種情況下誕生的。」
據了解,現在市面上推出的「邊下粉邊混合」半連續式的高效製漿工藝雖然解決了傳統製漿工藝能耗高、體積大、投入高等核心難題,但仍存在製漿效率低、溫升大、產能小、易過載等弊病。基於此,宏工科技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開發,推出新型高效製漿系統,可大幅提升製漿效率,解決傳統工藝漿料不穩定、能耗高、污染、占地面積大等難題。
汪謝表示,宏工新一代高效製漿系統實現了重要的三大突破:第一,在不影響製漿效率的情況下,產熱減少。第二,改進葉輪結構,解決產能放大瓶頸,可做到從20L到3000L,甚至更大的型號。第三,創新性採用「分散-混合-預分散-再排料」的工作原理,提升效率的同時,不易堵料、返料甚至過載。
目前,宏工新型高效製漿系統已經與國內主流電池企業進行了大量的帶料工藝驗證評估,漿料加工性能、溫升、排料及製漿效率等方面得到了認可,較同行有大幅度的提升。
技術創新持續釋放發展潛力
持續的技術創新與研發投入還有另一方面的原因。據了解,目前宏工科技已成為多家頭部電池企業的重要合作夥伴,多個研發項目均有頭部企業深度參與。「很多客戶在開發新產品時,會邀請我們提前介入設備的開發、產線的升級優化,」宏工科技董事長羅才華介紹,宏工科技設有主動研發團隊與被動研發設計團隊兩種類型,主動研發團隊正是為了配合客戶邀約所設立的。
「我們的客戶對工藝有更高的需求,新一代高效製漿系統正是客戶提出需求,協同研發而成的,」汪謝介紹,這一方面要求宏工科技持續投入研發資金與人力,但同時也鞏固了宏工科技在設備研發領域的先進水平。
此外,對於鋰電行業的火熱,羅才華看得十分清醒,目前得益於中國、歐洲、北美電動汽車市場的「井噴式」爆發,產業鏈「供需錯配」突出,對設備廠商來說是一個難得的機遇。但是,他表示,「到了2024年以後,產業仍需要『米油』和『做飯的人』,可『飯鍋』還需要一直購買嗎?」
基於對企業長遠可持續發展的居安思危,羅才華認為,需要提前布局行業進入平緩期後的穩定良性發展,因此,打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尤為重要。在宏工科技看來,想要擁有一個「鐵飯鍋」,樹立競爭壁壘和市場護城河尤為重要,技術創新更是重中之重。
「勻漿事業部下一步的研發方向是電池螺杆連續必然式製漿技術,」汪謝透露,目前研發項目進展順利。據了解,勻漿是整個電池工藝的前端工序,目前宏工科技已掌握雙行星勻漿和高速分散勻漿兩大主流製漿工藝,待雙螺杆連續必然式製漿項目研發成功,屆時宏工科技有望構築強有力的技術護城河,持續強化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99f7ebf3f8280738a0f69f7596d1b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