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到辦公室,照常打開電腦開始一天的摸魚,啊呸,一天的工作。然後,我就被彈窗的消息驚訝到了。甚至還超大聲的「臥槽」了一聲,嚇到了工位邊上的雨鞋老師。
我看到是這台車——紅旗LS7。
在我看來,市面上的車大致可以分為這麼幾種。一種是我買得起的,一種是我買不起但是希望努力努力能買得起的,還有一種就是即便是我買得起,我也不會去買,但是卻又希望這車越帥越好,越高端越好的。
紅旗LS7就是屬於第三種。
按照紅旗的命名規則,L系列屬於品牌的旗艦車型。其中「L」為轎車產品,而「LS」則為SUV產品。
車身外形在設計方面與已經上市的紅旗E-HS9有著些許相似,只不過LS7整體顯得更為大氣,沉穩。兩者的區別在我看來就好比錢塘江和長江。
儘管錢塘江已經足夠波瀾壯闊,每年的大潮也是吸引了不少遊客慕名而來。但是比起長江,錢塘江還是要稍遜一籌。長江不僅更加氣勢磅礴、源遠流長,還有著更為深刻的象徵意義。
如果說,紅旗E-HS9是普通人能買到的國產車「天花板」,那有機會開上LS7,或者坐上LS7的人,應該是普通人裡面的「天花板」了。
不信,你可以看看,那些把紅旗L5當座駕的都是哪些大佬。
LS7的車長接近5米7,採用了非承載式車身的設計,並且配備了四驅。除此之外,它還配備了一台4.0T的V8發動機。不過這台發動機被調得非常保守,最大輸出功率「僅僅」只有360多匹。
看起來似乎武藝高強,跋山涉水不在話下。(事實上應該也是這樣)可實際上並不會有人會拿這車去越野。它的一切配備都是為了後排乘客的舒適性而服務。
接近5米7的車長,4座的布局,後排的乘客可以得到一個能「為所欲為」的乘坐空間。我甚至一度覺得,之所以這車沒有用更大尺寸的輪轂造型來突出氣勢,可能就是為了讓乘客在上下車時能夠更優雅,更從容。而且小輪轂,厚胎壁的設計,也能讓車輛的NVH表現進一步提升。
內飾部分,LS7沒有採用當下許多車企常用的大螢幕設計,依舊保留了車內常用功能的實體按鍵。螢幕下方是中央空調出風口。兩側則是空調的控制旋鈕,中間則是石英鐘,整體的豪華感油然而生。
這樣的設計能夠讓司機能夠快速準確調整車輛的空調溫度,音響音量,更好地滿足後排乘客的需求。
相比於前排,後排的設計則顯得奢華了許多。
後排配備了兩張航空座椅,可以看見座椅還配備了腿托。兩張座椅被寬大的扶手隔開。扶手上的控制按鍵應該是能調節座椅角度、腿托高度等等。後排乘客可以自己把握,找到一個自己最舒服的姿勢。
扶手的控制台後側,我猜測打開之後是帶有溫度控制的杯架。不管是乘客是要冷飲還是熱飲,都能滿足需求。除此之外,車輛還配備了後排的多媒體娛樂系統。
車內的整體內飾風格充斥著古典的尊貴。大面積的木質飾板以及真皮的運用更顯復古。再加上金邊的裝飾,使得整車的內飾宛如中式豪宅一般。有消息說,車輛內部的木質飾板都是由紅木製成,復古內斂,又不失豪華感。把「中式豪華」展現的淋漓盡致。
關於紅旗我們之前也說過許多次。在民用車領域,和國內的其他自主品牌相比,紅旗的表現屬實談不上出色。但是在特定車型的開發打造上,你卻很難找到比它更優秀的車企。無論是以前的L5,還是現在的LS7都是如此。
我看見網上有不少人評價說,紅旗推出這樣一台華而不實,與普通老百姓生活脫軌的車毫無意義。
但是我並不這樣認為。紅旗LS7是一台豪車,這毫無疑問。但它的競爭對手並不會是奔馳GLS邁巴赫、賓利添越、勞斯萊斯庫里南之流。因為不管是對於個人還是企業,用這車接待都有些高調。
它註定受眾狹小,只會在一些特定企業、組織在某些接待活動出現。它的象徵意義會會遠大於它的之後銷售成績所展現出來的。
就好像紅旗S9,它的出現展示了國內車企有能力造超跑,但是不會有人去追問它的具體銷量。
LS7展示出了國內車企對於「豪華」的理解,也給國內車企對於「豪華」的探尋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