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中含有人體需要的大部分養分,也為人體正常運轉提供源動力。
那麼,血液是越黏稠越好嗎?
當然不是了。
血液過於粘稠的話,會導致血液的流速過慢,身體其他器官對於血液的需求不能及時得到滿足,誘發多種疾病,最常見的就是血管堵塞。
血液粘稠,血液中的脂質易沾黏在血管壁上,慢慢的形成一些細小的斑塊。
這些斑塊經過日積月累的堆積,慢慢變大、變多,會導致血管堵塞,嚴重時甚至使血流中斷。
如果發生在心肌部位,冠狀動脈堵塞,則會誘發冠心病。
發生在腦部,會導致大腦「當機」,影響對身體其他部位的指揮。
發生在腎臟,會引發腎動脈硬化,誘發腎衰。
表現1:頭暈頭痛
大腦作為人體「司令官」,也是需要營養、氧氣支撐才能正常工作的。
當血脂粘稠度過高時,大腦缺血嚴重,會造成頭暈目眩,嚴重時甚至無法正常站立。
而當腦血管因血稠堵塞時,血液從此處流經,會引發劇烈頭痛。
如果頭痛部位從病灶同側轉為全頭痛,要警惕,說明病情惡化嚴重了。
表現2:聽力下降
血脂升高後,耳內動脈的脂質沉澱加速,當過氧化脂質含量過高時,會直接影響聽力。
並且動脈血流速度減慢,供血不足還會導致內耳微循環障礙,引發聽力下降。
如果在一段時間之內,聽力下降明顯,要注意血脂水平了。
表現3:老年環
老年環並不一定發生在老年人身上,高血脂患者都有機率發生。
眼部角膜之間的營養供應,主要依託於血管之間的營養滲透出來。
當脂質超標後,會在瞳孔周圍形成一圈白色或淡黃色的環,稱為老年環。
表現4:視力模糊
腦供血不足會直接影響視網膜對血液的需求,當視網膜神經嚴重缺氧、缺血時,會引發暫時性的視力衰退,甚至失明。
大多數在十幾分鐘後即可恢復,但這也給人們敲響警鐘,不要再忽視血脂健康了。
第一類:飲食不節制的人
喜歡吃油炸食品:這類食物含油量太高,會刺激甘油三酯生成,提高血脂粘稠度。食用油反覆加熱還會滋生反式脂肪酸,損害血管壁健康。
喜歡吃高糖食物:糖分攝入過量,會影響胰島素水平,血糖升高,也會影響血脂水平。
喜歡吃太鹹的食物:食鹽過量攝入會引發血壓升高,同時沖刷動脈斑塊剝落,增加血液中垃圾含量。
建議,平時最好清淡飲食,多吃一些水果、蔬菜,降低血液代謝的壓力。
第二類:煙酒癮大的人
不管是吸煙還是喝酒,對於血管來說,都是不小的傷害。
吸煙會導致動脈硬化,當小動脈內膜組織慢慢增厚時,血液循環會出現障礙。同時吸煙時一氧化碳血紅蛋白含量增多,會大幅度的降低血液的含氧量,加劇身體缺氧現狀。
而喝酒攝入的乙醇,最終會有肝臟分解為乙酸。乙酸會促使甘油三酯、膽固醇合成,增加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含量,引發高血脂。
第三類:久坐不動的人
現代人大多是「懶癌」上身,上班久坐,下班玩手機,運動量較少。
長此以往,會導致血液流速較慢,血液中垃圾聚集,就像湍急的河流中不斷扔石頭,河流的速度也會減慢,水流也不再清澈。
建議,每周最少保持2次有氧運動,等身體慢慢適應後,再提升至每周3-5次。
第四類:夜貓子
隨著手機的普及,人們的睡覺時間也普遍延遲了,睡前抱著手機熬夜已經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但是長期熬夜會導致大量的腎上腺素、激素分泌,血管受影響異常收縮,也會影響血液的正常流通。
給大家推薦一個血管養護的良方:
喝水的同時加入一些——知里菊。
藥用菊花中,以四大懷藥之一的懷菊最為著名。而知里菊是懷菊的亞種,產地在古懷慶府焦作,它含有的養血管成分膽鹼、硒元素、類黃酮等,高達62%,也因此獲得了「菊花貴族」的美稱。
膽鹼:可親和脂肪,促使血液中各類脂質代謝,降低血脂濃度,對於控制血脂水平有積極作用;硒元素:有「血管保護因子」的稱號,可提高血管自我修復能力,增強血管彈性;類黃酮:控制自由基水平,減少其對血管壁的損傷。
血脂高的人,平時用熱水沖泡,可滿足血管所需。
參考文獻:
心內科病房護理管理中持續質量改進的研究.劉娟,20152015臨床急重症經驗交流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