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戰白雲區,廣州城穩了

2022-04-19   抱朴財經

原標題:決戰白雲區,廣州城穩了

廣州仿佛一位武藝高強的俠客,一路拼殺,終於快要衝出病毒的包圍圈,終於快要看見曙光。

作者:今綸

我今天早上去錄節目,經過廣州某區域時候,發現這裡已經由管控區變成了低風險地區。

與此同時,我們發現越來越多的關於廣州疫情的消息開始累積,量變之後就是質變:

比如,廣州無住宿條件的高三學生(白雲區除外)已經在4月18日返校複課,部分神獸終於回籠了,有家長已經笑開懷。

白雲區從4月18日12時起陸續恢復相關公交正常運營,因為風險等級已經顯著下降,完全符合恢復運營的規定。

番禺區市橋街、鍾村街「三區」解封,說明這兩條街的疫情風險也過去了。

廣州的疫情發生了什麼變化?

廣州的疫情防控進入了什麼階段?

我的判斷是十個字:決戰白雲區,廣州城穩了。

01 最高風險期已過去

4月11日,抱朴財經曾推送《從大數據看廣州疫情未來走勢》一文,我在其中非常清晰地給出結論:廣州疾控目前有效控制了傳播範圍,有效打斷了病毒的傳播節奏,廣州未來大規模爆發疫情的可能性不大。

當時,一些朋友覺得我這一判斷太冒險,其實,我做這樣的判斷是有依據的。

我當時判斷的依據是數據給出的趨勢:其一,多數感染者在白雲區。

其二,全市的多數感染者「實際上已經在疾控部門的掌控中,其中絕大部分甚至是在隔離管控或者管控區域內,這個比例高達77%」。

既然如此,自然不可能大規模爆發疫情。

那麼,未來,廣州的疫情趨勢是什麼?

數據會說話:

4月13日、14日、15日這三天,廣州市每天通報的新增感染者數量分別為30、26、10例。

小學生都能看出來是一個逐步下降的趨勢,所以,廣州此輪抗擊疫情離勝利更近了一步。

4月18日0時至24時,廣州市新增本土確診病例19例(其中11例為此前已公布的無症狀感染者轉確診)和本土無症狀感染者5例。

因為有11例是此前已公布的無症狀感染者轉確診,所以,實際新增的確診病例8例加本土無症狀感染者5例,也就是13例,還是在較低的數值區域徘徊。

截止目前,廣州累計報告新冠病毒感染者只有200多例,看這趨勢,完全沒有可能快速增加,更不可能在總數上突破四位數。

圖源:百度APP

我的結論是:廣州本輪疫情的最高風險期已經過去了。

各位搶菜、搶冰箱的街坊會不會有點小小的失落?

後面的日子,賣冰箱、冰櫃的朋友可能也會有點失落,一波銷售高峰之後會是持續的淡季——「一搶淡三墟」,此言不虛。

比較痛苦的是落魄文人、都市搬磚人李四,他搶菜的動作過大,開支過大,還忙不迭買了一台超大的冰櫃,現在每天都在扳著手指頭盼老闆早日發工資。

正如我們所知,4月18日新增的感染者全部在白雲區,所以,接下來要做的事情是:疾控工作人員繼續在白雲區尋求與病毒巷戰的機會,逐社區逐街道趕走病毒,還市民一個安全的工作、生活的環境。

實際上,大白們每天都在做這一項艱苦的工作,感謝大白。

02 廣州抗疫,追求至柔

廣州的其他行政區正在逐漸、分批、有序轉入正常的生活狀態,比如廣州越秀區解除了珠光街道封控管控防範區域,花都區從20日起恢復堂食,不過密閉半密閉場所繼續暫停營業。

自4月20日起(本周三),全市中學階段學校(白雲區除外)恢複線下教學。當然,48小時核酸陰性證明不能少。

億萬富豪畢發財同學天生謹慎,上周居然都不敢到辦公室上班了,本周他也到辦公室上班了。

不僅如此,因為女兒沒有幼兒園可上,所以,他把女兒也帶來了,其樂融融。

畢發財的例子說明:本輪疫情初期的恐懼正在市民的心中消散,這是好事。

廣州仿佛一位武藝高強的俠客,一路拼殺,終於快要衝出病毒的包圍圈,終於快要看見曙光。

早在一周之前,我就說過廣州本輪疫情問題不大,一定可以有效控制,不過有幾點我確實沒想到:

疫情緊張階段,廣州在劃分「三區」的同時,全面摸清了封控管控區域內透析患者、孕產婦、殘疾人、獨居老人、慢性病人等特殊群體的情況,並且配備2376名醫護人員保障患者就醫需求。

此為至柔!

廣州抗疫,沒有硬核,只有至柔!

關愛病人、殘疾人、老人、孕產婦是任何城市在抗擊疫情的時候應該做的,這似乎是常識。但有幾個城市能完全、徹底做到?

廣州想到了,並且認真做到了,讓這些「特殊」市民避免痛苦和危險,這很重要,也很必要。

這樣的至柔越多越好!

03 廣州市衛健委公眾號是「yyds」

廣州衛健委公眾號反應神速也讓我刮目相看。

2022年4月18日下午,郭先生在廣州衛健委的公眾號下留言,稱父親第二天要做手術需要家屬簽字,但是因為母親處於白雲區的管控區無法前往醫院,希望衛健委的通知能給予他們一家幫助。

1個小時內,郭先生收到了社區居委會的電話、白雲區衛健委的電話,很快,郭先生母親的通行證就辦好了。

廣州衛健委公眾號的這種反應速度,以及執行力、同理心堪稱「至善」。

相比於一些部門的公眾號運營人員對讀者需求不予回應,明明是舉手之勞,即使事關生命也不願相助,廣州市衛健委公眾號當然是「yyds」(永遠的神)。

這一幕不由得讓我想起1月8日的深圳衛健委。當天,深圳一孕婦在深圳衛健委公眾號留言求助,因等著住院要核酸證明,但等了12小時還未出結果。深圳衛健委回覆:電話發我。

深圳衛健委公眾號小編要到市民電話以後,立即轉交龍華中心醫院進行處理。一個多小時之後,市民問題解決,事件很快登上熱搜。

廣州、深圳衛健委公眾號的運營人員接地氣、辦實事,願意為普通市民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這當然是一種「至善」。

我們也可以說:廣州、深圳的衛健委小編真的很「卷」,他們打造了一個持續向上,不斷提升的標杆,這是大灣區政務公眾號服務質量、互動水平的天花板,希望有越來越多的政務公眾號能跟上來。

此時此刻的廣州正在縮小對病毒的包圍圈,從巷戰到決戰,乃至本輪疫情的最後一戰,是全體廣州人努力的必然結果。

至柔至善、精準有效的廣州抗疫政策再一次為廣州的營商環境加分,再一次為廣州人的城市認同感加分。

所以,我還是這句話:

你可以永遠相信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