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鏗鏘玫瑰」彰顯巾幗力量——記西安市紅會醫院手術麻醉一科護士長李水霞

2022-03-08     現代保健報

原標題:「鏗鏘玫瑰」彰顯巾幗力量——記西安市紅會醫院手術麻醉一科護士長李水霞

(三八節特稿)西安市紅會醫院手術麻醉一科護士長李水霞

李水霞,女,漢族,1986年7月生,中共黨員。西安市紅會醫院手術麻醉一科護士長。2019年獲西安市青年崗位能手,帶領科室獲「西安市青年文明號」「陝西省青年文明號」榮譽稱號。現任中國醫學裝備協會護理裝備與材料分會陝西省手術室專業學組委員,西安市感染控制專業委員會委員,陝西省手術室亞專科聯盟常務委員。
2005年11月在西安市紅會醫院手術室參加工作。2013年畢業於西安市交通大學護理系,獲學士學位。2015年取得陝西省專科護士證書。論文在陝西省第二十二次骨科學術會議中榮獲優秀壁報獎。第13屆中國醫師協會骨科醫生年會上論文獲大會發言。在國家級專業刊物刊發多篇核心期刊論文。參編人民衛生出版社《骨科臨床護理思維與實踐》,伊諾科學出版社《外科診斷治療與圍術護理》。

西安市紅會醫院手術麻醉一科護士長李水霞

現代保健報訊(記者劉穎艷):《水滸》有108將,在西安市紅會醫院手術麻醉一科,這個全院最大的護理團隊,也恰恰似108位。護士長李水霞的名字里就有個「水」字,這個溫柔如水的護士長不僅美麗動人,更有水滴石穿般的堅毅執著,憑著踏實細緻的工作態度、紮實全面的專業素養、雷厲風行、大膽創新、勇於擔當的工作作風,帶領科室先後榮獲了「西安市青年文明號」「陝西省青年文明號」等多項殊榮,巾幗不讓鬚眉,她和她的夥伴們用無悔的奮鬥展示了彩霞般絢爛瑰麗的巾幗風采。

雷厲風行身先士卒的模範先鋒

手術室的護士都是精心挑選出來最幹練麻利的護士,手術室里的護士也能見到各科的全病種、不同的手術、善於配合不同的醫生、熟悉不同的設備、器械、儀器……因而護理技術要求更高,能力鍛鍊得也更全面。經過了手術室超高強度的「魔鬼訓練」,眼熟手快,膽大心細,就更容易在同行中脫穎而出。李水霞就是如此。

2005年來到西安市紅會醫院手術麻醉科,這一干就是17年,從一個清純美麗的護士姐姐,成長為幹練成熟的護士長,李水霞這一路走來,飽含著對護理事業的忠誠熱愛,對醫院工作的敬業熱情。

作為全國第三大骨科中心,西安市紅會醫院的手術量有目共睹,手術室的燈幾乎是長明燈,每天近200台手術,從早上7點半交班一直忙到晚上十二點鐘以後是手術麻醉一科的常態。高強度的工作錘鍊出了有著鋼鐵般意志的隊伍。

手術室的高效運轉離不開護士長認真地去統籌安排,確保手術室的工作能有條不紊地安全進行。去年為了更好地滿足手術患者的需求,紅會醫院手麻一科改擴建了9間手術間,增加到30間。9間手術間,從開始時的空空如也,直到各項儀器設備一應俱全,順利投入使用,李水霞帶領團隊僅僅用了短短半個月的時間,並最終以高質量圓滿完成了嚴格的達標驗收!這完全是她和夥伴們在完成全年32000台手術量的繁忙工作之餘,放棄休息,擠出時間,加班加點完成的。無數個徹夜難眠,絞盡腦汁,都是為了籌備物資、完善協調搬家事宜、安裝設備、更科學合理化地利用好每一寸空間……為了科室工作,平日裡無數次加班加點早已是家常便飯,有時身體不舒服,也堅守一線,事無巨細親自指導。她的以身作則,身先士卒,永遠忙碌的身影,她的精益求精,認真敬業,恪盡職守,樣樣工作走在前,就是最有說服力的行動指南。團隊所有人心服口服,在她的帶領下,沒人有抱怨,沒人叫苦叫累,自覺地克服自身的困難,爭相主動地去完成工作已經成為習慣。

因為多年來長期工作在一線,李水霞熟悉工作流程,也深知基層問題所在。她嚴格管理,大膽創新,狠抓業務培訓,賞罰分明。強調用工作量考核公平公正,調動了每個人的積極性,樹立起業務硬,風氣正的良好工作氛圍,科室人員都工作主動,團結友好積極上進。

善解人意的知心「大管家」

護士長是科室的大管家,管得多,管得雜。對科室的夥伴們,李水霞常常像個家長一般關心愛護。去年底西安出現新冠疫情期間,科室里有一半人員被外派支援抗疫一線,有的去做核酸檢測,有的去了發熱門診,還有的進駐定點醫院,尤其是第一批進駐定點醫院的,過年期間都在隔離,有的孩子還不到2歲……更是讓她時時牽掛,感動不已。她教她們一些工作技巧,讓她們更加安心的、安全地工作,確保這些「家人」們「零感染」,安全歸來。抽空打電話、視頻聊天,隨時關注她們是否有困難需要解決,她永遠是她們的堅強後盾和精神支柱,無時無刻不傳遞著溫暖、理解和愛惜。

平日裡,善解人意的她和夥伴們情誼深厚,她熟知每個人的性格喜好特點,能夠體諒別人,知人善用。因此,大家有什麼心裡話都願意找她聊。她這個「知心大姐」樂意為大家出主意,想辦法,分憂解難。積極和各手術科室做好醫護協調工作,引導大家做好醫護溝通,及時發現並解決一些摩擦和誤會,增強了科室凝聚力。李水霞常說,我們每天在科室相處的時間,比和家人在一起的時間還長。科室就像一個溫暖和諧的大家庭,大家要在身心愉悅的狀態下,享受工作的快樂和生活的美好。

悉心照護患者的溫柔體貼的「幕後英雄」

手術中的患者看不到手術室護士的密切配合,所以很多人能夠記得住病房裡的醫生、護士,但對於手術室的護士卻往往沒有印象,實際上,正是她們的工作支撐起了龐大的手術室最繁瑣、最嚴謹的日常,與手術醫生和麻醉醫生一起密切合作,共同保證著每一台手術的安全與成功。從手術室的空氣消毒、物表清潔、器械滅菌等各個環節,為病人創造一個安全、無菌的手術治療環境;到患者生命體徵監測、手術器械與材料配合等環節,為手術醫生創造安全的手術氛;手術台上的所有準備、配合和協調工作全都在手術室護士的職責範圍內。一台手術往往要準備幾十件器械,甚至二三百件也很正常。每台手術中需要用到什麼器械,是常規的、專科的還是主刀醫生特定的,以及外來植入物……所有這些,手術護士都要清晰記住。雖然患者不一定能記住手術室的護士,但手術麻醉一科的專業護理水平、服務周到不打半點折扣。而且李水霞的團隊除了認真做好每個環節,更注重服務細節,加強護患之間的溝通,關注患者心理需求,把親情化服務融入工作之中。

手術麻醉一科常常見到很多重病患,有時看到年幼的患兒先天脊柱側彎,同為母親的李水霞都會很心疼這樣的孩子。扎留置針時,懂事的孩子沒有哭,李水霞提及此事卻不由得落淚。手術室溫度低,給患者常備恆溫毯;為緩解患兒的緊張,方便孩子配合麻醉,給患兒的被子都是可愛的小碎花圖案;平板里播放著科室自己製作的動漫式術前告知,通俗易懂 ,讓孩子理解手術,配合麻醉。對老年患者細心體貼關懷,除去假牙、蓋上被子……一遍遍反覆耐心的詢問,解釋,不厭其煩。站在患者角度,做最周到的護理,減少病患痛苦,已經成為李水霞和她的護理團隊長期以來的自覺行動。

對工作全力付出和拼搏,對患者毫無保留的關心和溫暖,心無旁騖的李水霞總是樂於這樣的付出和奉獻。但是對家庭、對女兒,李水霞卻是深深的愧疚,孩子生病時無法陪伴左右,孩子忍不住央求她「媽媽,你別上班了,在家陪陪我吧」,「媽媽討厭的很,總是上班」……孩子的每天接送、家長會,她也總是缺席……這些遺憾擋不住李水霞的信念——醫院在大發展、科室工作努力卓有成效,等到高鐵新城院區建成,還將有全國領先的100多個手術間,到時候我們就可以更好地為患者服務了。「既然選擇了這個職業,就要有奉獻精神。為了我們醫院越來越好,我們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美麗的李水霞說出了發自內心的感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99b75ec021d7d4f541310241150a1a9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