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佳音和妻子吵架:好的父母,不能「拆台」,而要「搭台」

2022-06-14     凱叔講故事

原標題:雷佳音和妻子吵架:好的父母,不能「拆台」,而要「搭台」

作者 | 桑梓

遊樂場,中午。

小地瓜正在擺弄手裡的碗筷,此時,媽媽突然一個怒吼:

「幹嘛呢?坐好了,把飯吃了!」

爸爸雷佳音看到這一幕,當即就不痛快了:

「你是不是有病?當著孩子面你嚷什麼?」

「你教的那些東西都華而不實,講規矩,你以身作則了嗎?」

這是電視劇《相逢時節》中的一個片段,夫妻倆因「該不該從小給孩子立規矩」這一育兒問題產生嚴重分歧,並不顧孩子在場,激烈爭吵,大動干戈。

幸好工作人員及時制止,才避免了這場家庭內部鬥爭。

但緊接著,我們就看到了小地瓜的頭緩緩低下,眉目沮喪。

圖源:電視劇《相逢時節》

育兒是一場漫長的旅途,夫妻雙方有矛盾分歧,無可厚非。

可在孩子心中,爸爸媽媽是「連體嬰」。

如果這對「連體嬰」總是爭吵,孩子會覺得很撕裂、很破碎。

他們會不再相信父母,會變得沒有安全感,會覺得這一切都是自己的問題。

拆台式教育,初衷是為了「教育」二字,可不知何時起,這種教育卻帶給了孩子最大的傷害。

「拆台式教育」,拆的是孩子的是非觀

北京一權威機構曾對900多名中學生做過問卷調查,發現有超過60%的家庭,運用過「拆台式教育」。

育兒主持人曉慶說: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立場和觀點不一致,特別是在孩子面前存在分歧和矛盾的話,不僅達不到預期的教育效果,往往還會對孩子的教育和心理產生負面的影響。」

在知乎上看到一位媽媽的五千字長文,字字泣血。

她說,從很早開始,在教育孩子問題上老公就拆台。

到後來,孩子上小學了,老公不僅兩手一攤,啥也不幫,還經常指責自己的教育方式有問題,當著孩子的面拆台……

漸漸地,孩子也開始討厭起自己,說媽媽是壞人。

無奈之下,她只能選擇離婚。

真讓人心寒啊。

這位媽媽,她一心一意想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可無奈遇到了個拆台老公,一點點地瓦解教育功效,還讓孩子從小養成了錯誤的是非觀。

長此以往,孩子會養成任性、無理取鬧、不懂感恩等不良品行。

「搭台式教育」,搭的是孩子通往成功的路

聽過一句話:

「幸福的家庭里,夫妻兩個人都會心智比較成熟,不會想著彼此去控制,而是獨立而相互尊重,不會相互指責、拆台。」

真正穩固有效的教育,應該是一個三角形。

也就是說,夫妻二人應該一個在左,一個在右,互相聯結,採用「搭台式教育」,才能搭起孩子的未來。

剛生小寶那會兒,我和老公也存在教育分歧。

老公很佛系,覺得放手就是最好的教育。

我是個完美主義者,覺得孩子得從小培養習慣,還給兒子制定了各種有形無形的成長「時間表」:

每天閱讀多長時間;運動多久;如何吃才夠營養……等等,全部都要在掌控之中。

有一次,兒子跟我對著干,把我給氣哭了。

老公走過來,我以為他會幸災樂禍,沒想到他開口道:「你哪能和你媽頂嘴呢?你不知道你媽就是咱家的老大啊?」

雖然他經常說我這種教育大可不必,但一到小孩面前,他就會立馬和我統一戰線。

安撫好小傢伙和我的情緒後,趁兒子沒在眼前,老公才又開始耐心開導我。

他說的有些話,我也才聽進去。

這些年,我也越來越鬆弛,對孩子日漸放手。

但孩子好像日益成長為一個自覺、懂事的孩子。

想起老公跟我說過的一句話:比起教育理念,他更加尊重我作為一個母親的地位和角色。

在這種安穩、和諧的家庭氛圍下,孩子才能得到真正的滋養吧。

其實,夫妻雙方養育子女,就像是共同經營一個公司。

只要倆人同心協作,勁兒往一處使,就有可能實現利益最大化。

只要夫妻雙方和睦相處,相濡以沫,就能為孩子搭出一片廣袤的未來。

父母管教孩子,最好保持一致

科威特女作家穆尼爾·納素夫說過:

「父母意見的統一、說話的一致是十分重要的。否則,父母任何一方教育改造孩子的努力,都將付諸東流。」

當父母二人相背而行,孩子也會不知所措。

只有當父母學會尊重對方,在教育問題上才能1+1>2。

因為尊重的背後是支持、理解,孩子雖小,但也能從中嗅到父母同心的安全感,漸漸地,他們也會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

其實啊,父母就像是孩子眼中的左腳和右腳。

如果這兩隻腳時常發生紛爭,互相拆台,那孩子就會變得肢體不協調,甚至摔倒在地。

只有左腳右腳默契配合,彼此呵護,孩子才能安心踏實,走得又快又穩。

—— End ——

作者:桑梓。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998361b309d1ab6e6b625e1e48daefa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