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號便利店
據統計,截至2019年6月11 日,印度發生墜毀的戰機已經達到了10架,其實從1996年開始,關於 "印度墜機"的消息層出不窮,其戰機墜毀率堪稱世界之最。然而半年墜毀10架的數量還是令人咋舌。而對於這些墜毀的戰機,在每次事故後印度也都進行了專門的調查,希望從中汲取一些教訓。到目前為止,印度方面總結出的墜毀原因主要有四大類,分別是技術故障、操作失誤、工藝缺陷及外物撞擊。下面就來詳細分析一下印度戰機墜毀的原因。
首先是技術故障方面。眾所周知,印度對於軍備的擴張一直保持著較高的興趣,然而由於自身設計能力的缺陷以及對時間的要求,因此不得不從其它國家採購軍事裝備。其軍備的來源由俄羅斯、美國以及一些歐洲國家,印度的武器可以用"魚龍混雜"四個字來形容。因為本身就是採用別國的武器,加之來源混雜,對於戰機的了解並不是很詳細,一些飛機隱藏的問題不能及時查出,於是,出現故障就變得理所當然了。在發生的戰機墜毀事件中,由於技術故障而造成的占40%左右。
其次是操作失誤方面。上邊提到過印度的戰機屬於"萬國造",因此這就對飛行員有了較高的要求。我們知道,打造一位優秀的空軍飛行員需要耗費大量的金錢與時間,然而印度的飛行員水平卻是良莠不齊的。在大多數人的心目中,考取飛機的駕駛證是十分有難度的,然而在印度卻並非如此。他們考取飛機的駕駛證就如同我國考取駕照一般,甚至還有可能會更簡單。有些人僅僅在副駕駛待上幾十個小時就能獲得證書,而有了證書之後他們就有可能會被國家聘用來駕駛戰機。如此批量的飛行員培養方式,發生戰機墜毀事故似乎也不難理解了。而且該原因是導致戰機的罪魁禍首,在發生的墜機事件中,因飛行員操作失誤問題造成的占比多達45%。
比如說在2010年5月發生的墜機事件就是由於飛行員的疏忽而造成158人遇難。經調查組調查,事故發生時駕駛艙內的錄音里竟傳出飛行員的打鼾聲,甚至在接收到警報時還處於尚未清醒的狀態,從而導致災難的發生。
既然印度已經知道飛行員的培養方式上存在問題,為什麼還要如此頻繁的讓這些飛行員駕駛戰機呢?說到底還是與國家防禦方式有關。我們都知道,印度不僅與多國接壤,還擁有廣闊的海洋,因此領土紛爭問題不斷,為了更好地偵查軍事情況,不得不多次啟用戰機。而且印度戰機的無人化水平較低,只能依靠飛行員來駕駛,可能也是希望在實戰中提升飛行員的能力。然而,這種行為屬於典型的"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再者是工藝缺陷方面。這主要與印度自產的零部件質量低劣有關。儘管印度自主研發的能力有所提升,但是他們有一顆熱愛研發的心,但是其生產的零部件遠未達到戰機生產廠家制定的標準。這樣一來就在某種程度上加劇了戰機的損毀。
最後是外物撞擊方面。主要就是由於飛行過程中遭遇鳥類,大約有6%的墜機事故是這個原因造成的。飛機在飛行途中遭遇鳥群是一件極其危險的事情,從資料來看,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世界範圍內由於鳥類而造成的墜機事故已經致使190人死亡。當然,該因素屬於不可控因素之一,只能靠前期對鳥群進行有效驅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