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城市餐飲食物浪費報告》曾提到,部分地區中小學生盒飯的浪費量,約占供應量的三分之一,主要原因是「不好吃」。
表姐的孩子開學後將升入初中,平時在家不經常做飯的表姐,開始苦練廚藝,還買了好多精緻的飯盒。
問過才知道,她以後準備每天給孩子送午飯。只可惜表姐的一番好意,孩子並不領情。覺得這樣沒面子,極力反對送飯去學校。
家長給孩子送飯很丟臉嗎?過來人的感受各不相同
這段時間似乎很多家長,像糖媽的表姐一樣,著手準備給孩子送飯,因此才會討論起送飯丟不丟臉的問題。
起因是一張照片,女生吃著媽媽送來的飯菜,媽媽蹲在一旁表情略顯無奈,隨後有人提出質疑:「在校家長送飯很丟人嗎」?
大家紛紛參與到討論中,並分享自己的經歷。確實有一部分人,覺得這件事有些「丟臉」,不僅僅是孩子的感受,有些家長也會拒絕送飯。
例如,當孩子學習不好,或在學校總是惹事,家長去了怕遇到老師,就會選擇拒絕送飯。
當送飯的家長只是少數,孩子會覺得自己和周圍同學不一樣。擔心被另眼相看,也會覺得丟人。
不過大部分家長和孩子是樂在其中的,周圍的同學也很羨慕,甚至經常跑過去「蹭菜」。
家長給在校孩子送飯惹爭議,為啥學校有食堂還要親自送?
給孩子送飯的情況,在初高中更常見一些。有些家長不惜每天趕幾十公里路,只為了讓孩子吃上自己做的飯。
如今大部分學校都有食堂,或提供盒飯。為何還有很多家長親自送飯?無外乎以下幾個原因。
「大鍋飯」不合孩子的胃口
食堂飯菜做得再好吃,也不能滿足所有學生的口味。有些孩子吃慣了家裡的飯菜,實在吃不下「大鍋飯」。
走讀生帶飯去學校,可能面臨沒辦法熱飯,到了中午飯菜壞掉的問題。
住校生一日三餐都吃食堂難免會覺得膩,有時候去得晚了,連飯都吃不到。長時間吃不好對身體不利,家長便選擇送飯。
擔心食堂的飯菜不健康
很多家長擔心食堂衛生情況,以及調味料的使用不當,孩子長期吃下去不健康,糖媽表姐就是這樣認為的。
而且許多學校不允許孩子點外賣,但允許家長送飯。才會出現很多孩子隔著學校的圍欄,迎著風吃飯的一幕。
不過話說回來,一屆又一屆學生,很多人沒有吃父母送的飯菜,身體和成績依然很棒。
孩子吃得香,但做飯送飯一個流程下來,還是很費力的,因此要考慮是否真的有必要送飯。
有沒有必要給在校的孩子送飯?要考慮3個條件
家長給孩子送飯,不必考慮他人的眼光。但要結合自己家的情況考慮。
學校與家的距離
大部分情況下,孩子上小學是在家附近,上初高中後就離家遠了,送飯變得有難度。
如果距離太遠,家長開車去都要40分鐘以上甚至更久,那麼長期送飯會花費家長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需要酌情考慮。
考慮孩子的就餐環境
部分學校會給前去送飯的家長,提供單獨的食堂和座位。而有些學校並不讓家長進校門,孩子也不能出去,只能在戶外隔著圍欄吃飯,倒不如在學校食堂吃。
天氣好的時候還可以,若是遇到颳風下雨,或寒冷的冬天,孩子經常這樣在外面吃飯,不僅不衛生,對腸胃也不是很有利。
家長送飯的節奏可以調整
能夠做到天天給孩子送飯的家長,多是全職在家。家長為了孩子考慮,孩子也要體諒家長的不易。
不一定需要每天都送飯,隔一兩天送一次調節口味也是可以的。時間節奏根據孩子的喜好,和家長的情況進行調整。
有家長能給孩子送飯,其實並不「丟臉」
一個人永遠不可能做到讓所有人都滿意,父母和孩子認為的「幸福」,有不同的角度。
若孩子希望跟著同學和朋友的「大部隊」走,家長強行讓孩子吃自己送的飯菜,可能鬧個費力不討好的下場。
若家長沒有太多的時間,孩子也不能強求家長每天送飯。凡事在於相互理解,只要家長和孩子達成一致,就不必管外人怎麼說。
孩子在學校的飲食,關係著身體的健康和發育。若學校不讓孩子點外賣,且無法給送飯的家長,提供就餐位置。那麼相應的菜品就要保證衛生,且儘量豐富美味。
糖果媽媽心裡話:
孩子在外面最想念家裡的味道,許多人想吃爸爸媽媽送的飯菜,家長卻騰不出時間。
面子哪有吃飯重要,小小的一盒飯,裝著家長的愛和關心,怎麼會丟人呢?
【今日話題】你覺得家長有沒有必要,給在校的孩子送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