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曾讓溥儀給他當助理,溥儀回復5個字,令他感到無地自容

2023-12-19     無風卻起念

原標題:郭沫若曾讓溥儀給他當助理,溥儀回復5個字,令他感到無地自容

1962年的一個夏日傍晚,北京城外的一家別墅內,正在舉行一場高級宴會。這是周總理為文化名人舉辦的聯誼晚宴。

在這場宴會上,著名作家郭沫若與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相遇,這場聚會上,他們2人有過一場「有趣」的對話,這段對話,也成為了歷史上一個頗具諷刺意味的插曲,這是怎麼回事呢?

當時,溥儀已經被特赦,開始在植物園平靜地生活和工作,後來加入了文史資料研究會。他是清朝的最後一位皇帝,對清朝的歷史和文化有著深刻的了解,因此,他的加入為研究會帶來了許多寶貴的資料。

而郭沫若,則正在他的學術生涯中攀登新的高峰,他的名字在學術界和文化界都享有盛譽。儘管如此,兩人的生活軌跡似乎沒有太多交集,直到那次聚會。

在聚會上,郭沫若無意中提及了他最近的研究興趣,並顯示了一件他珍藏的古董——一隻據稱是乾隆皇帝御用的鼻煙壺。他的話引起了在場賓客的興趣,但也引來了溥儀的專業眼光。

溥儀,作為清朝最後一位皇帝,對皇家御用之物,自然有著深刻的認識。他溫文爾雅地指出,這件鼻煙壺並非真跡,這一評論立即讓氣氛變得微妙起來。在場的幾位鑑定專家也證實,這件鼻煙壺是高仿的贗品。

郭沫若,儘管在文學和考古領域有著卓越的成就,他臉上一陣通紅,有些難堪。溥儀的話語不僅表明了郭沫若判斷的錯誤,更隱含著對清朝皇族遺物的深刻理解。這一幕引起了周圍人的關注。

郭沫若意識到,溥儀在判斷這類珍品的真偽方面,經驗豐富到自己無法企及,於是他決定邀請溥儀,加入他的研究團隊,希望利用溥儀的知識和經歷來促進他的研究工作。他用誘人的言語表達了邀請:

「來研究所做我的助手吧,什麼條件都能答應你,保准你能吃香喝辣。」

然而,溥儀的回答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他只用五個字婉拒了郭沫若的提議:

「我不懂滿語。」

這話一出,全場譁然。大家都知道,這是溥儀的委婉拒絕。一個出生在紫禁城的滿清皇族,如何可能不懂滿語?這個回答不僅讓郭沫若感到尷尬,也讓在場的其他人感到驚訝。

這次對話很快在文化界傳開,成為了一個被人津津樂道的話題。人們對郭沫若的嘗試和溥儀的婉拒進行了各種解讀。一些人認為,溥儀非常驕傲,卻不知,溥儀的童年是在遊戲和英文學習中度過的,滿語對他來說幾乎是陌生的

更重要的是,郭沫若探尋晚清古墓的計劃,觸及了溥儀的底線。那裡安眠著他的祖輩,挖掘他們的墓地,對溥儀而言是不可想像的褻瀆。於是,溥儀婉拒了郭沫若的提議,這段對話也就此畫上了句號。

這個故事,至今仍被人們津津樂道,它不僅是兩個人的相遇,更是兩個時代的交匯,是舊時代的回聲與新時代的呼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992befd1805a7232960296abbc579f8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