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兒子家住了1個月,小兩口吵了4次架,我到底做錯什麼了?」

2023-05-19     持久恆定的喜悅

原標題:「在兒子家住了1個月,小兩口吵了4次架,我到底做錯什麼了?」

新銳作家鞏高峰在《父親的黑魚》中寫道:「兒媳婦和婆婆是彼此的天敵,不知道造物主怎麼設計的,一代婆婆一代媳婦,子子孫孫無窮匱。」

婆媳相處,是一門很難研究透的學問,有的婆媳相處起來親如母女,媳婦貼心婆婆慈祥,家庭和睦,有的婆媳在一起就成了一山不容二虎,矛盾十分尖銳。

雖然說婆媳矛盾尖銳與男人不作為大有關係,但是碰上不講道理的老媽或者老婆,男人其實也挺難做的,畢竟,一邊是含辛茹苦生育他、撫養他二十多年的老媽,壓著孝道,一邊是為其生兒育女、患難與共的老婆,壓著愛情,得罪了哪邊,倒霉的都是他。

網上有一句話說:好的婆媳關係,不一定對婚姻維繫有助益;壞的婆媳關係,卻絕對是壓倒婚姻的最後一根稻草。

在很多婆媳矛盾中,都存在雙標問題,人心都肉長的,作為父母,你心疼自己的兒子,作為爺爺奶奶,你心疼自己的孫子,卻從未心疼過兒媳婦,把兒媳婦當作外人,使喚兒媳婦,可是,兒媳婦也是別的父母的掌上明珠,憑什麼要到你家受委屈?

01.在去兒子家之前,我與兒媳婦的關係說好不好,說壞不壞;

要說彭阿姨與兒媳婦之間的婆媳關係,可以用說好不好,說壞不壞這八個字來形容。

作為婆婆,彭阿姨還算厚道,為兒子和兒媳婦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幫助。兒媳婦兩次懷孕,坐月子,都是彭阿姨伺候的。孫子和孫女從出生到4歲,都得到了彭阿姨的照顧。孫子滿4歲後,彭阿姨回了老家生活。

說好也不算好,只因她們沒少鬧矛盾,尤其是過年的時候。

如果兒媳婦回娘家過年,彭阿姨就會感到失落,跟旁人抱怨不休。兒媳婦回老家過年,彭阿姨心疼兒子,總是讓兒子休息,拽著兒媳婦幫她幹家務活,大掃除,給一大家子做飯做菜,洗衣物,兒媳婦喊兒子一起幹活,彭阿姨就百般阻擾,讓兒媳婦感到很不滿意。

02.在兒子家住1個月,小兩口吵了4次架,我很委屈;

然而,彭阿姨和老伴搬到兒子家才一個月,就讓兒子和兒媳婦吵了4次架,到了最後,兒媳婦跑回了娘家,讓彭阿姨感到十分委屈:「在兒子家住了1個月,小兩口吵了4次架,我到底做錯什麼了?」

第一次吵架,是因為彭阿姨老伴的生活習慣問題。

「我老伴這個人邋遢慣了,衣服亂扔,襪子東一隻西一隻,喜歡抽煙,從不避諱人,煙頭也亂扔,偏偏我兒媳婦要求多,既要進門換拖鞋,又不許他在家裡抽煙。我老伴哪受得了兒媳婦的命令,毫不理會,前不久,他把兒媳婦新買的沙發燙出了個洞,兒媳婦氣壞了,跟公公無法溝通,來找我。」

結婚幾十年,彭阿姨早已適應了老伴的生活方式,反而覺得兒媳婦太小氣,作為晚輩跟長輩斤斤計較,沒大沒小,讓兒媳婦寬容點。兒媳婦不但不幹,反而去找自己的丈夫:「你爸在家裡添亂,你媽不管,我只好來找你了。」

「老人嘛,幾十年的習慣了,改不過來,很正常,你就忍忍,別跟我爸計較了。」然後,夫妻倆吵了起來。

第二次吵架,是為了孫子教育問題。

彭阿姨心疼孫子,攔著兒媳婦不讓她懲罰孫子:「孩子還小,有話好好說,別動不動就動手,再說了,不就是一點兒錢嗎?有什麼大不了的?」

「你這叫做溺愛,會慣壞他的,讓他越來越不懂事。孩子就要趁早管,大了就晚了。」

兒媳婦氣不過,去找丈夫抱怨,然後,彭阿姨兒子一句「老人就這樣,見不得孫子受委屈,你別當著我媽面管孩子,不就好了嗎」引發了第二次爭吵。

03.聽了同齡人一番話,我終於知道了問題所在,決定過自己的;

第三次吵架,是為了幹家務活的事情。

「同樣上班賺錢養家,我工資就比你低1000,工作時長不比你短,憑什麼星期天你可以睡懶覺,我就得幹家務活?平時我叫你幹家務活,你還知道動,現在你父母來了,你就有後盾了是吧,坐在沙發上屁股都不帶挪一下的?」

聽到兒媳婦數落兒子的聲音,彭阿姨老兩口聽不下去了,插了嘴,數落起了兒媳婦,兒媳婦一個人敵不過他們三個,只好氣得回了屋子,跟他們生了好幾天的氣。

第四次吵架,是為了親家公生病的事情,也是這一次,逼得兒媳連「離婚」兩個字都說出來了。

「真的是我自私嗎?親家公有兒子啊,理應讓兒子和兒媳婦照顧他,出醫療費啊!憑什麼讓出嫁的女兒和女婿出錢出力?我就說了幾句,不讓兒子掏錢,兒媳婦就罵我們,讓我們滾出去。」

最終,走的人不是彭阿姨老兩口,而是兒媳婦。聽完了彭阿姨的控訴,同齡人林阿姨把彭阿姨數落了一頓:「那是你兒媳婦家,她是家裡的女主人,你們老兩口尊重過她嗎?你老伴邋遢,把兒媳婦家搞得一塌糊塗,還吸煙影響家人的健康,她能樂意嗎?她是孫子的親媽,管教自己的孩子,有何不妥?孩子不能慣,你不管大了社會替你教育。至於幹家務活,你心疼兒子,因為你兒子是你生的,那你兒媳婦是石頭縫裡蹦出來的?不是親娘養的?她父母不心疼?最後,她爸爸生病了,作為女兒,孝敬他是應該的。她對你們不錯,看在你兒子的面子上孝敬你們,你們卻攔著她孝敬自己的親爸,是個人都會心寒。」

「要是不想毀了你兒子的婚姻,就別跟兒媳婦擠在一起了。」聽了林阿姨的勸說,彭阿姨決定搬回老家。可是,兒媳婦依然不肯回來,理由是丈夫讓她感到失望了,目前,二人陷入僵局中。

04.你不尊重她,又憑什麼讓她尊重你?

記得北野武曾說:「所謂規矩,從根本上考慮,其實就是為他人著想。一個差勁的人,是完全沒有『考慮一下別人的感受』這種想法的。」

婆媳相處,必須互相尊重,為對方著想,求同存異,儘可能管住自己的嘴。說者無意聽者有心,你無心說出來的話可能會成為一把看不見的利劍,傷到對方的自尊,讓對方痛苦,影響你們之間的關係。

尊重,是為人處世的基本要求。如果別人不尊重你,你會感到很難受,覺得自己的尊嚴遭到了踐踏,可是,你不尊重她,又憑什麼讓她尊重你?尊重,是相互的。

末那大叔說:「我見過太多婆媳關係和睦的家庭里,都有一個明事理的丈夫。不喊著「她是我媽」,而要求妻子妥協;也不袖手旁觀,任由兩個人劍拔弩張。婚姻的大多數問題,說到底是人的問題。」

彭阿姨的兒子並不是一個懂得處理婆媳矛盾的人,總是護著父母,讓妻子妥協,這不僅加劇了婆媳矛盾,也加劇了夫妻矛盾。

男人要想婆媳和睦相處,不影響到你的生活質量,就別拉偏架,也別袖手旁觀。若是你父母與你老婆真的無法和睦相處的話,你就別讓他們在同一屋檐下,眼不見心為凈,各過各的,不挺好的嗎?

女人會因為婆媳關係對婚姻產生失望,實際上就是對男人的不作為感到失望,一旦失望多了,就會積累成絕望,你們的婚姻也就到頭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983092d1884227f2d04872573e1b3c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