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9.9到6.6,幸運咖在打一場平價「硬仗」

2024-07-03     36氪

夏日旺季到來的當下,咖啡價格戰再度急劇升溫,這一次的主角是幸運咖。

今年6月6日,幸運咖放出價格大招,推出「66幸運季」活動,包括果咖、拿鐵、果茶以及超大杯等產品全系列,除幸運冰系列外全場飲品6.6元封頂。從海報介紹來看,老客每周可領2張、新客每周可領3張6.6元券,「放價」氛圍拉滿。

對於行業來說,這場活動一出,看起來是火藥味十足,一場新的價格戰可能又要挑起。畢竟,去年咖啡市場才剛剛打響9.9元價格戰,將現磨咖啡客單價整個拉低到個位數區間。一年過去,就在所有人以為咖啡價格已經「觸底」時,幸運咖再度殺出,認為還可以更低,直接把價格拉到了6.6元。

接下來,現磨咖啡品牌們到底跟還是不跟,可能是一個新的棘手難題。

至少從目前來看,「66幸運季」活動仍在持續,且對營業額的拉動效果顯著。據36氪了解,6月6日當天,幸運咖GMV提升近20%,且新用戶環比增長多達105%。一系列數字背後,由於「66幸運季」的推出,門店進店率和營業額雙雙來到新高度。

近些年咖啡市場價格競爭激烈,已是行業普遍的共識,價格「內卷」也引起廣泛熱議。此前的9.9元價格戰,對於行業的影響尤其明顯,一些中小品牌被擠下牌桌,市場格局重新洗牌。

但價格戰也有一些新變化,今年上半年,從一系列動作來看,瑞幸、庫迪的9.9補貼力度已經有所收縮,對外的姿態也緩和不少。但此時,幸運咖卻選擇逆勢而上,以全場 6.6 元的行業低價,似乎要成為現磨咖啡圈新的「卷王」。

6.6元大促只會是曇花一現嗎?答案是否定的。據36氪從行業人士了解到,幸運咖似乎已經做好了將6.6元活動持續做下去的準備。換言之,此次推出的 6.6 幸運季,可能只是一個開始,後續還將有一系列類似的動作跟進。

這種持續投入做大市場的明確姿態,顯示出幸運咖對未來的進一步增長十分篤定。這並非盲目樂觀,而是有足夠強的信心支撐。這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高質平價浪潮,會繼續推動現磨咖啡的快速普及;二是蜜雪冰城這個後盾,對於現磨咖啡業務的支持和投入,可以說是不遺餘力。

價格可以卷,但加盟商怎麼辦?

在當下市場,不管是重度咖啡用戶,還是咖啡新人,價格都是重要的購買決策因素。

對於消費者來說,6.6元的價格穿透力十分直觀,在小紅書、抖音等社交平台上,不少網友評論稱是「打工人福利」、「夏日之神」…….感慨是「雪王卷到咖啡界」,一些人還製作出「零踩雷」的打卡指南,以及產品「個人愛好榜」,供其他人參考。

但6.6幸運季,不僅是幸運咖對消費者的一次直接讓利,背後的門店加盟商們,也可以從中直接獲益。不同於過去連鎖行業里出現的用加盟商的錢做補貼的做法,幸運咖在做6.6大促時明確了一件事,要把利潤留在門店。

根據網上曬出的幸運咖 6.6元活動補貼明細表來看,根據不同產品菜單價格的區別,幸運咖會在 6.6 元活動價的基礎上,每杯給到門店補貼1.3 元-2.3元不等。也即是說,每賣出一杯 6.6 元的飲品,門店端實收會在7.9 元-8.9元不等。整體來說,產品售價越高,幸運咖給到加盟商的補貼力度也越大。

這些還只是門店前端的情況,據 36 氪從第三方人士了解到,在後端供應鏈端,幸運咖還為加盟商提供了一系列原材料補貼措施,比如供給加盟商的牛奶原料,幸運咖給予滿贈優惠,咖啡豆也是類似,且前述給到加盟商的原材料成本,均由幸運咖方面來承擔。

牛奶是一杯拿鐵咖啡里的成本大頭,各類風味拿鐵,常年居於幸運咖的爆款榜,門店的牛奶原料消耗量大。對於加盟商來說,單杯的補貼政策出來,意味著隨著單量上升,營業額還會進一步拉升,而非虧本賺吆喝。總部給加盟商的原材料補貼,則意味著每賣出一杯咖啡產品,實際的單杯成本更低。

兩筆帳簡單合算下來,整個6.6大促下來,加盟商可以說是增收又增利。

顯然,全場6.6元封頂,只是幸運咖近期一系列市場動作的縮影。可以確定的一點是,幸運咖是在拿真金白銀,不設各式套路,在不給加盟商增加負擔的情況下,給到消費者看得見的高質平價現磨咖啡。

但這一低價策略,又並非幸運咖單純的燒錢補貼行為,而是在可控成本範圍之內。事實上,幸運咖從2017年誕生之初,就明確要專注在1美元的高質平價現磨咖啡。根據招股書,幸運咖產品價格帶在5-10元之間,是現磨咖啡五大頭部品牌中唯一堅持平價的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這場補貼活動前,幸運咖的平均杯單價僅有6.9元。就算價格下探到 6.6 元,也只是一個相對有限的降幅。

換句話說,6.6元現磨咖啡並非誰都可以做到,別的品牌可能會因此傷筋動骨,但對於幸運咖來說,這筆投入產出的帳,完全可以算得過來。

從9.9到6.6,平價的幸運咖能堅持多久?

現磨咖啡在中國市場的高速發展有目共睹,近些年各類咖啡新業態和新產品層出不窮,一杯現磨咖啡不再是過去的小資生活方式,逐漸去魅,走進街頭、寫字樓、校園等近場景,成為人們日常消費的一部分。

從滲透率和消費基數來看,現磨咖啡是一門少有的藍海生意。

根據灼識諮詢,預計2022-2028年中國現制咖啡市場規模復合年增長率為21.2%,是中國現制飲品市場中增速最快的細分品類。而從價格帶來說,平價現磨咖啡是市場最大的增量,預計2022-2028 年中國平價現制飲品市場復合年增長率為24%,超出了整體的增速水平。

但平價咖啡這塊蛋糕,並非誰都可以吃下。9.9元價格戰,已經將這種問題直接挑明。

去年以來,9.9 元價格戰一度把市場熱度迅速炒高,規模擴張提速,但由此產生的關於現磨咖啡價格內卷爭議,也從未停止。終端產品價格的大降價,直接擠壓了上、中游的產業鏈條生存空間,一些中高端定位的品牌疲於應對。

今年以來,一些品牌反應過來,市場逐漸回歸冷靜,重新聚焦打造差異化產品和品牌。

不過,這波價格戰打下來,對於整個高質平價現磨咖啡的普及推動,確實肉眼可見。無論是都市白領、小鎮青年還是在校學生,一杯好喝不貴的咖啡飲品,成了不少年輕人的「第一杯咖啡」。在這個基礎上,幸運咖想通過6.6元咖啡,重新定義高質平價咖啡的行業新標準。

此次6.6元價格大促,讓幸運咖看起來像是行業的「異類」。事實上,從模式來看,在一眾品牌里,幸運咖確實是個特別的存在。

首先,幸運咖屬於典型的「小生意」,綜合投資成本約16萬-25萬元人民幣,較行業平均水平明顯更低。6.9元的產品客單價,也更有普惠性。小投資、平價路線的定位,讓他們很早便在下沉市場站穩腳跟。根據招股書,截至2023年9月底,幸運咖60.9%的門店位於三線及以下城市。

門店營運上,幸運咖繼承了蜜雪冰城的打法,善於營造接地氣的賣貨感。對於很多飲品門店來說,新店開業的造勢至關重要。幸運咖的做法簡單直接,通過充氣拱門、抽獎、滿減海報等方式,幫助門店激活周邊客流。此外在周末、節假日、開學季等時間節點,也會有相應的線下營銷活動支持。

據36氪從加盟商方面了解,一些幸運咖門店試營業期間日營業額在2000元左右,而通過前述線下營銷活動,可以將業績拉升到5000元以上,並且還創下了單日2萬元營業額的新高。不僅如此,持續的營運活動加持,也在產生長尾效應,幫助提升門店的環比營業額水平。

不過,市場側動作之外,幸運咖之所以能將高質平價做到6.6元,核心還是背靠著蜜雪冰城的強大供應鏈體系。

從咖啡生豆、到烘焙、倉儲物流以及門店運營,咖啡的上、下游鏈條很長,產業鏈的布局深度和廣度,對於成本和效率起著決定性作用。而這可能也是蜜雪冰城的獨特競爭優勢。

根據招股書,蜜雪冰城在六大洲35個國家建立了食品類大宗商品的全球採購體系,並在河南、安徽、重慶、廣西、海南五地建立了現制飲品行業品類最全、規模最大的生產基地。其中在咖啡方面,蜜雪冰城直采衣索比亞、哥倫比亞、巴西、印尼等主產地的優質阿拉比卡咖啡豆,並與蒙牛、朝日唯品等一線乳企合作,自采大型智能化烘焙設備,從而做到核心原材料、生產加工的高質平價。

此外,早在2014年,蜜雪冰城便開始建立自營物流體系,並向加盟商推行全國免物流費的政策。截至2023年9月30日,蜜雪冰城在國內超過90%的縣級行政區劃做到了12小時觸達。

值得一提的是,在終端現磨咖啡價格戰同時,咖啡原材料成本則面臨不斷上漲的壓力。近些年受氣候變化、人力成本上升、地緣政治等諸多因素影響,全球咖啡豆價格不斷上漲,並在2022年創下了10年新高,此後儘管價格有所回落,但較於之前,咖啡豆成本仍居於高位。

在這種市場形勢下,對於不少咖啡品牌來說,控制成本已經是不小的難題,更不必說參於價格戰進一步降價。但蜜雪冰城的全球採購優勢,反而進一步凸顯出來。

據36氪從咖啡產業人士了解到,早在數年前,蜜雪冰城便在跟國際糧商、國際咖啡生豆貿易商進行接觸合作,利用國際貿易商期貨團隊和原產地加工優勢,通過規模採購的方式降低採購成本,穩定供給。在疫情後,蜜雪冰城的採購團隊,還深入到全球各個咖啡主產區,與當地工廠直接合作,保證品質的前提下,降低中間貿易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在雲南咖啡產區,蜜雪冰城已經連續四年實現直采,採購量穩居Top4,且在當地樹立了不錯的口碑。據36氪了解,核心在於兩方面,一是蜜雪冰城並不會刻意壓價,而是會綜合咖農種植、加工成本,確保咖農的收入增加,鼓勵他們持續種出好咖啡。二是不壓B端合作方的貨款,採收的咖啡豆直接入蜜雪冰城當地倉,以保證貿易商的資金周轉率。

綜合來看,6.6並非幸運咖主動加碼價格戰,而是近些年在門店擴張背後,通過在產業鏈的持續投入,逐步積累了具備重新定義「高質平價」的實力。而這之中,在看不見的地方,蜜雪冰城的供應鏈能力也在持續為他們保駕護航。

價格戰迷霧背後 幸運咖走向何方?

誕生於2017年,幸運咖經過一段時期的打磨,在2022年開始提速擴張。根據招股書,截至2023年9月底,幸運咖門店數達到2900家。但另一方面,幸運咖也一度受到去年行業的9.9元價格戰影響,並在2023年主動放緩了擴張速度,更聚焦於幫助門店提升經營能力。

這一系列穩健經營的措施,在今年逐漸顯現效果。在此次6.6元大促之前,幸運咖門店業績已逐步改善。據36氪從接近幸運咖的行業人士了解到,在春節後,幸運咖單店營業額在逐月上漲,增長速度甚至超過了前兩年的水平。

從門店擴張層面,也可以看出這一轉變。最近一段時間,幸運咖的門店擴張重新提速。綜合三方監測,今年三月以來,幸運咖單月新增門店數整體呈上升趨勢,其中過去的6月份新增超過150家,這也是其連續三個月實現了門店數量的環比增長。

在店型方面,幸運咖也在不斷疊代,包括近期推出了mini店型。不過,據36氪了解,幸運咖內部近期對mini新店型做了經營策略調整,將標準店與mini店進行合併,根據門店面積,提供現製冰淇淋和成品冰淇淋兩種服務選項。

一位知情人士告訴36氪,幸運咖推出mini店的初衷,是通過蜜雪冰城的冷鏈能力,在不犧牲品質的前提下,把成品冰淇淋直接配送到店,優化門店成本,幫助加盟商降低投入成本。這兩個店型合併後,幸運咖接下來會對單店模型做進一步優化,朝著更加標準化的方向打磨。

此外,幸運咖近期還釋放出一連串招商政策。36氪從加盟商方面了解到,今年6月19日,幸運咖更新了加盟商政策,新加盟商減免首年加盟費、管理費、培訓費,進一步降低開店成本。老加盟商開新店,則在前述費用減免基礎上,門頭與部分廣告費用,由品牌統一承擔。

各類費用補貼和優惠政策加持,對於經營者來說,開店成本顯然將進一步降低。而在6.6幸運季的帶動下,幸運咖的擴張提速,可能也在接下來繼續顯現。

事實上,現磨咖啡的價格戰並非新鮮事物,此前在智慧型手機、新能源汽車、電商、外賣等各個領域和行業,均有反覆上演。價格競爭一定程度上加快了行業的發展進程。

從過去的9.9,到現在幸運咖的6.6,也不應該片面理解為品牌們的「內卷」升級,而是現磨咖啡市場普及進程中,重要的市場推力。

相比於價格戰的不斷演進,消費者其實只關心一件事,即是如何便捷享受到一杯高質平價的咖啡。對於品牌來說,其中的經營難題在於,當一批又一批品牌湧入戰場,如何通過價格武器,強化品牌在消費者的心智,而非被新的品牌替代。

顯然,這不單單是價格的單一比拼,而是變成對於全產業鏈的投入、產品研發和經營效率的綜合考驗。從平價中誕生、背靠蜜雪冰城的幸運咖,可能會是這一波平價現磨咖啡浪潮里,最為扎眼的存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981ab3e87b6f05b68ffb7890b27f656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