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做好避寒護陽

2023-12-22     保健時報

原標題:冬至做好避寒護陽

冬至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的節氣,是「數九寒天」的開始。冬至是中醫養生的重要節點,冬至時節進補,高吸收,低消耗,滋補效果十分顯著。那麼此時養生需要注意些什麼呢?

躲寒避冷

1

冬至是人體抵抗力最差的時候,人極容易受寒,也容易生病,所以,冬至前後養生的核心就是躲寒、躲冷,一定要做好防寒工作,特別是中老年人,應注意保暖。

大連市友誼醫院中醫康復科主任中醫師白金明曾建議,冬至養生講究「去寒就溫」「無泄皮膚」,平時要小心保護自己,注意頭部、腳部和頸部的保暖,避寒風,避冷水,避生冷飲食。

溫補為主

2

天氣冷了,養生最重要的一點是「養腎防寒」,在調養方面,宜以溫補為主。在飲食上應以滋陰潛陽、增加熱量為主,要多吃些動物性食品和豆類,補充維生素和無機鹽。除此之外,羊肉、大豆、核桃、栗子、蘿蔔等均是適宜食物。

同時也有一些注意事項。成都市第七人民醫院中西醫結合副主任醫師韓林曾介紹,吃冷吃熱要看體質,如平常有燥熱、手腳心發熱等陰虛症狀的人,可以適當選擇「甘寒」食物;而脾胃虛寒的人則不宜進食寒性食品,可以吃一些熱性食物。涼性和溫性食物搭配吃,比如蘿蔔是辛甘、性平的食物,具有下氣消積化痰的功效,與牛肉搭配能起到調劑平衡的作用,不但補氣,而且還能消食。多喝白開水,天氣冷了,多喝點白開水,促進新陳代謝,增加免疫功能。

運動要緩

3

冬至為陰氣旺盛極點,此時陽氣開始生起,並逐漸旺盛。由於陰陽互根互用的作用,當陰足夠旺盛時,陽氣才得以生髮。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治未病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醫師孫慶在其文章中建議,冬至後運動不可以過多,要在動中求靜,可常做八段錦、太極拳等平和的運動以養生。

冬天活動一定要在陽光充足的時候,上午10點到下午3點之間最合適。運動要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適合的方式。

轉載請註明來源保健時報微信公眾號

本文封面圖片及文內圖片來自版權圖庫

記者 ||燕聲

編輯 || 顏紅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96e2534955656aae86297ab426ed720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