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耳朵居然會致癌!千萬別這樣掏耳朵,再爽也不行

2024-01-18     家庭醫生在線

原標題:掏耳朵居然會致癌!千萬別這樣掏耳朵,再爽也不行

生活中有一種爽

叫做「掏耳朵」

相信很多人都體驗過

但近些年

因為掏耳朵出狀況的人

越來越多

——陝西西安,4歲男童幫媽媽掏耳朵,不小心拍打挖耳勺後將其推進耳道,導致持續眩暈一個月,嚴重時無法下床,最終需進行聽骨鏈重建才恢復正常。

——湖南株洲,30歲的王女士平日常去按摩店采耳,結果左邊耳內長出黴菌樣的異物,被確診是真菌性外耳道炎。

——湖北武漢,63歲的王阿姨習慣用指甲掏耳,兩年前曾發現耳道良性囊腫,但一直未複查。誰知兩年後因耳朵不適再就診,診斷已患上外耳道腺樣囊性癌

……

01

為什麼掏耳朵會有爽?

我們的耳道具有高度敏感性,內部分布著豐富的神經末梢。通過掏耳朵這一行為,可以刺激耳道末端的神經,促使大腦中樞釋放多巴胺,從而產生一種令人著迷的爽感。

此外,在掏耳朵的過程中,我們可能會經歷一種自發性知覺經絡反應,也被稱為「顱內高潮」或「耳音」。它是一種通過觸覺或聽覺等感官刺激,在顱內、頭皮等部位引發的獨特刺激感,使人十分愉悅,甚至欲罷不能。

因此,許多人不僅自行掏耳朵,還會去采耳店,花錢請他人代勞,但這些行為潛藏著不少風險!

02

經常掏耳朵,

容易引起4大後果!

1.聽力下降:過度使用棉簽等物品深入外耳道,可導致耳垢被推入更深處,引發耳垢栓塞,進而導致耳鳴、耳脹和聽力下降等問題。

2.耳部感染:頻繁使用棉簽、耳挖或其他尖銳硬物進行耳朵清潔,容易損傷耳道內的皮膚組織,從而引發耳部感染。

3.聽力器官損傷:過度掏耳朵,嚴重時可能誤傷聽小骨、鼓膜等聽力器官,造成不可逆的聽力功能損傷。

4.顱內感染:掏耳工具的消毒不到位可能引發感染,由於雙耳與腦組織距離較近,嚴重的外耳道感染、中耳炎等容易向上蔓延,導致化膿性腦膜炎等併發症。顱內感染還可能損害顱神經元細胞,引發異常放電,進而誘發癲癇

03

耳垢並非一無是處,

不用經常掏

耳垢,醫學上叫做「耵聹」,是由耳道分泌物、皮屑、外界灰塵等混合形成。不要覺得耳垢是多餘的,它的存在具有4個功能:

1.耳垢不僅有效阻擋外界的灰塵微粒,還能防止昆蟲等微生物誤闖耳道。這一特性對於保護外耳道皮膚和黏附外物至關重要。

2.耳垢能緩衝聲波對鼓膜的衝擊,在一定程度能保護長期佩戴耳機的人的聽力功能。

3.含有油脂的耳垢能維持耳道的濕度,以防耳道深處的鼓膜過度乾燥。

4.耳垢包含免疫球蛋白、溶菌酶、脂肪酸等物質,能在耳道表皮形成一層酸膜,使外耳道處於酸性環境,從而具有輕度殺菌、抑制真菌生長的作用

而且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沒必要經常掏耳朵,因為通過日常的說話、咀嚼、咳嗽等行為動作,耳垢是可以由內而外逐漸溜出耳道,並不會造成堵塞

那麼,如果實在想要清理耳垢,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首先,可以使用加熱至體溫的白醋進行滴入,並結合外用酒精和清水的混合液體,通過注射器進行沖洗。

其次,若耳道皮膚乾燥導致耳垢積聚,可考慮滴入礦物油以滋潤耳朵。

然而,若耳膜受損或曾接受過耳部手術,請避免以上方法,僅使用乾淨的毛巾清洗外耳道即可

對於天生耳垢較多或堵塞耳道的情況,最好是到醫院解決。耳鼻喉科醫生將在額鏡直視下使用專業工具將耳垢取出。

家庭醫生在線媒體矩陣中心

編輯:彭秋霞

審校:郝雅竹

29歲姑娘乾咳一周確診肺癌,衝上熱搜!警惕6種徵兆......

45-55歲,生命的「高危期」,請記住4件事!

國際公認的一級致癌物,就藏在你家中!很多人可能天天接觸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96d28749c0937ea343d3939ad8281ab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