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清華北大人大鵝腿阿姨之爭」的消息,引起了人們的關注。事情是這樣的,一位原本在人大、北大賣鵝腿的阿姨,近日突然去清華擺攤了。北大、人大學子痛失鵝腿阿姨後,紛紛破防。而事件發酵後,如今,鵝腿阿姨的生意更加火爆了。
那麼,這位鵝腿阿姨究竟是何方神聖?她烤的鵝腿到底有多好吃,竟然讓清華、北大、人大三所高校,都去爭搶呢?
據鵝腿阿姨的丈夫梁師傅介紹,鵝腿阿姨姓陳,今年54歲,兩人都是江蘇連雲港人,2001年就來北京了。兩口子曾經在工地賣過盒飯,也在賣過水果還干過燒烤。2018年,兩人開始在北大賣鵝腿,後來人大的學生也想吃就往人大送了一年多。前一段時間才轉戰清華,沒想到一下子就火了。
梁師傅表示,他們的鵝腿烤制方法獨特,很多學生哪怕畢業去了別的城市,都心心念念這個味道。一般情況下,他們忙活一整天能做了200來個鵝腿,鵝腿做好後直接送學校這邊,不到半小時,200多隻鵝腿就被搶光了。
有觀點指出,「鵝腿阿姨」現象的出圈,一方面是味道上的稀缺性;另一方面,是城市煙火氣的問題,對於一些流動小攤販的管理本身導致了這種業態的稀缺性。名校學子對流動攤販的追捧,表現出「象牙塔尖」里的人對人間煙火的熱愛。幾乎每一個大學周邊,總有一個美食鋪子讓學子樂此不疲。
爆火出圈後,學生們不僅冒著零下幾度的冷天線下排長隊,微信群的「爭搶大戰」也愈發白熱化。而對於這位鵝腿阿姨來說,她的美食鋪子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攤位,更是一份情感的寄託和一份對生活的熱愛。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人們對於美食的追求已經不再只是滿足基本的生理需求,更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和情感上的滿足。而這位鵝腿阿姨所提供的美食,正是這樣一種情感的寄託和心靈的慰藉。
對於高校學子來說,他們對於這位鵝腿阿姨的追捧和喜愛,不僅僅是因為她所提供的美食味道獨特、香氣撲鼻,更是因為她所代表的那種傳統的人間煙火氣和真實的生活情感。這種情感在現代化的城市中越來越稀缺,也越來越被人們所懷念和珍惜。
在這個充滿競爭和壓力的時代,人們需要更多的情感慰藉和心靈寄託。而這位鵝腿阿姨所提供的美食和文化氛圍,正是這樣一種情感的寄託和心靈的慰藉。她用自己的雙手和辛勤勞動,為人們提供了一份真實、純粹、美好的生活體驗。
總之,「清華北大人大鵝腿阿姨之爭」的消息引發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這位鵝腿阿姨用她的美食和文化氛圍打動了人們,也讓人們重新認識到了傳統的人間煙火氣和真實的生活情感的重要性。希望這種美好的情感能夠一直延續下去,為更多的人帶來更多的幸福和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