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芳的親生父親曹楷,為何坐看司馬懿大肆屠殺曹氏族人?

2022-04-04     淚落半夏天

原標題:曹芳的親生父親曹楷,為何坐看司馬懿大肆屠殺曹氏族人?

公元249年,司馬懿趁大將軍曹爽陪同魏帝曹芳到高平陵掃墓的千載難逢機會,發動兵變,占領皇宮,控制郭太后,隨後控制京城洛陽。本來大將軍曹爽掌握既有皇帝在手,又有虎符在手,能和司馬懿拼個你死我活,可是他在接到司馬懿的勸降信後,思考一夜,做出了令人匪夷所思的決定,自願交出兵權,任由司馬懿發落。

結果,司馬懿兵變成功,誅殺曹爽等人三族。這就是高平陵之變。那麼,任城王曹楷可能是魏帝曹芳的親生父親,他為何冷眼看待司馬懿大肆屠殺曹氏宗族,沒有絲毫行動呢?依據《三國志》中相關記載,分析如下。

其一,任城王曹楷無兵無權,心有餘而力不足。

曹楷是任城威王曹彰之子,是曹操的孫子,已經遠離曹魏政治中心了。曹彰是曹丕一奶同胞的二弟,是曹操所說的「黃須兒」,孔武有力,是曹魏大將,曾大敗劉備「假子」劉封。在曹操去世後,曹彰還率領十萬大軍殺奔洛陽,和大哥曹丕競爭王位,被賈逵勸退。

曹楷也就是一個普通的第三代,他的權勢無法和他的父親曹彰相比,是一個普通的富家翁。曹楷先被封為任城王,食五縣二千五百戶,公元235年,曹楷因罪削縣二千戶,公元246年,他被徙封濟南王,三千戶。《三國志·卷十九·魏書十九·任城陳蕭王傳第十九》中記載如下:

青龍三年,楷坐私遣官屬詣中尚方作禁物,削縣二千戶。正始七年,徙封濟南,三千戶。

當年曹丕奪得世子之位,大肆打壓其餘兄弟,尤其是曹植、曹楷這兩位親兄弟。到了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時,雖然曹楷貴為皇帝曹芳親生父親,卻只是一個普通的王爺,一個富家翁而已,手上無兵無權,對司馬懿發動的政變心有餘而力不足。

其二,曹楷已經將曹芳過繼給魏明帝曹叡,在法理上,曹芳已經不是自己的兒子了。

魏明帝曹叡的三個親生兒子清河王曹冏、繁陽王曹穆、安平哀王曹殷接連早夭,他不得不在宗室之中挑選聰明伶俐之人來繼承自己的大統,選中了齊王曹芳和秦王曹詢,最後曹芳繼承了皇位。古代最看重宗族禮法、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因此,如果兄弟幾人中,有一個沒兒子,其餘有多餘子嗣的會將自己的兒子過繼給那個無後的兄弟,繼承香火。如司馬昭將自己的次子司馬攸過繼給兄長司馬師,而皇帝作為一國之君,繼承人更不能缺少。

曹叡的親生兒子先後早夭,只能挑選宗族子弟。曹芳已經被曹楷過繼給曹叡,在名義上,曹叡就是他的父親了,特也不能再叫自己的親生父親曹楷為「爹」,只能叫叔叔了。因此,曹楷雖然和曹芳有血緣關係,不是「父子關係」了。如曹操之父曹嵩被過繼給大太監曹騰,曹操雖然對夏侯本家之人更加親近,卻只能姓曹了,永遠改不回夏侯了。裴松之注《三國志·卷四·魏書四·三少帝紀第四》引《魏氏春秋》記載如下:

(曹芳)或雲任城王楷子。

其三,曹楷等宗族勢力整體低迷,無法和囂張跋扈的司馬等士族對抗。

曹氏宗族勢力經過了曹丕、曹叡父子兩代的打擊,已經奄奄一息了,能維持住現狀已經不錯了。尤其是曹叡,為了皇權不至於旁落,故意挑選相對較遠的皇族子弟為養子,就是為了皇帝大權不至於落到養子的親生父親手裡。他後來任命的曹爽也只是半個曹家人,他的父親曹真只是曹操的養子,並無血緣關係。因此曹爽是曹氏宗族掌權者的倖存者,也是最後一個掌權之人,在他之後,都是司馬家族者掌權了。

總結:面對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舉起的無情屠刀,大肆屠殺曹氏宗族之人,如曹爽、曹羲、曹訓、何晏、鄧颺、丁謐等人三族,還有之後的玄學名士夏侯玄。作為皇帝曹芳的親生父親,本應該最有發言權之人,曹楷卻噤若寒蟬,生怕哪一天災難降臨到自己的頭上。他緊閉大門,兩耳高高掛起,不聞窗外之事,祈禱著自己能活命,丟失了自己父親曹彰的英雄氣概及爺爺曹操的梟雄本色。《三國志·卷九·魏書九·諸夏侯曹傳第九》記載如下:

於是收爽、羲、訓、晏、颺、謐、軌、勝、范、當等,皆伏誅,夷三族。

關注三國、分析三國、研討三國,為您揭開三國未解之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95fd521c73cff3dcf3d1898559d845e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