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版」Notion 的進步與遺憾:Anytype 大更新解析

2023-05-25   少數派

原標題:「本地版」Notion 的進步與遺憾:Anytype 大更新解析

記得參加完 2021 年年末的 Alpha 成員會議之後,我當時立刻在社區發了一個帖子稱「Anytype (的願景)是我最滿意也是最期待的東西,一個可以完全替代 Notion 的軟體」。

可是,之後的更新卻令我十分失望,一些關鍵的功能如嵌入視頻和圖片都不太支持,即使在目前最新的 0.31.0 的版本中改善了這一點;其他的一些問題,比如蹩腳的側邊欄,object 之間較為混亂的關係(比如不能刪除 object 之間的 relation),以及幾乎沒什麼用處只為了美觀的 Homescreen等等,也令我不知所可,故只能放棄。官方在社區對更新慢也做了解釋,大概意思為,在修繕底層,然後因為加密之類的原因,就比較慢。

不過,最新版中支持了 Notion Integration,意味著我們可以利用 Integration,輕易地將 Notion 的 Pages 自動同步到 Anytype,大大地增加了導入的效率。

在接近兩年的漫長等待之後,我們終於迎來了 Anytype 的 Beta 版預告。4 月 28 日凌晨,Anytype 舉行了四月大會,Anytype 成員向我們重新敘述了他們的願景,以及 Beta 版的有關信息和演示。看完之後,對我這個平時只用 Notion 的人來說,簡直不要太興奮。

但是,在實際體驗破除了這種理想化之後,理性告訴我,Anytype 並不是那麼好……

發布

Anytype 表示,他們會重新設計他們的官網,展示 Anytype 的更多特性和未來願景。在新的願景中(如下圖),Anytype 首先是一個「知識管理的工具」,其次是一個「空間建造者」,之後是「瀏覽器」,最終會進化為「作業系統」。

知識管理工具就不必說了。現在市面上充斥著大量類似的模塊化知識工具。我熟悉的就有 Capacities、Craft、Obsidian、Logseq、Notion、Heptabase、Scrintal、Flowus、語雀、Wolai 等等,以及一些白板應用之類的。在我派中,你可以從 Spike112 看到類似工具合集文章。

Anytype 雖然初看起來很像 Notion,但是操作邏輯是不同的。他們的核心理念是對象(object)、類型(type)和關係(relation),層級關係是:對象 < 類型 < 關係。

也就是說,每新建的東西都是一個對象。每個對象都必須賦予一個類型,可以是頁面、人、文章、目標、網頁標籤等等。我們可以新建對象的時候賦予一個類型,也可以在設置中設置默認的對象類型,滿足我們快速記錄同一種類型的對象。輸入內容之後,我們可以為不同的對象建立關聯。值得注意的是,對象也可以是視頻和文件。

更聰明的是,我們可以自定義關係(relation)並賦予到任意對象之上,甚至是視頻和文件。這樣帶來的最大的好處便是,我們可以快速地新建 object,減輕了記錄內容的負擔,也為我們的後續整理提供了便利。每一個 relation(property),不像 Notion 那樣固定,不僅可以從 Library 中添加,也可以自定義。

Space Builder

在會中,Anytype 介紹了一個全新的概念:Space。從下圖中,我們看到,Space 很像 Notion 的 Database,但從結構來看(標題、描述、標籤、其中囊括的內容數目、以及其中最新的內容),顯然不是 Database。

什麼是空間(Space)?

一個網站的模擬

每一個空間都是一個圖譜,以對象、類型和關係顯示。

每個空間都是對象所在的目錄,每個對象都位於基於空間名稱的一個目錄中。

間是自主架構(autonomous architecture),創造者控制著 keys,擁有社交圖譜,可以自我託管或選擇供應商。它提供端到端的加密;離線是首要的,以p2p方式同步,在移動端上原生,由 AnySync 協議支持。

AnySync:筆記軟體中的沃爾沃

隱私和端到端加密是 Anytype 的優勢,也是他們一直更新緩慢的原因之一,畢竟需要 phrases 去登陸。他們的同步功能非常穩定和快速,在我的使用過程中,只出現過一兩次同步緩慢的問題。移動端編輯,電腦端可以即時顯示。

這次,他們推出了強大的 AnySync 增強了同步、加密、保護隱私的特性;而且他們說, 預計一年之後可以選擇自己的同步服務。如此,我們也可以自定義同步服務了。

Anytype 希望我們這些使用者從普通的編輯者(editor)轉換為空間編輯者(space editor)。也就是說,他們希望我們可以編輯很多空間;在每個空間裡,我們還可以自由地編輯無數的對象、圖譜和關係。不僅如此, 還可以編輯側邊欄

那麼,讓我們來看一下 Demo 吧。

Demo

這是官方向我們演示的 Beta 版的頁面。我們可以粗略地看到 8 個東西:

1. 個人空間(應該是很多空間中的一個)

2. 已經創建的對象的組件

3. 收藏的對象

4. 類型或者關係的 Library

5. 垃圾桶

6. 編輯小組件

7. 社交圖譜

8. 同步是否正常的提示

那麼,中間部分便是一個屬於頁面類型的名為「Town Hall April 2023」的對象。

是的,Anytype 除了向我們展示全新的設計之外(如移除了不好用的 Homescreen),著重向我們介紹了 可自定義側邊欄這個特性

點擊「編輯小組件」之後,我們可以自由地將各種類型添加到側邊欄之中。例如圖二,「My Anytype」的類型是一個 Page,通過「Tree」的形式,即左側側邊欄的樣子,展示這個 Page 裡面所有其他的 Page。如 Gift 圖顯示,我們也可以通過「Link」的方式去展示我們空間內所有的 Sets。

另一位成員向我們展示了暗色模式下的 Anytype:

值得注意的是,這位成員的側邊欄有一個當天任務的小組件——一個基於任務的合集(Sets)

Outro

這麼有趣的應用,什麼時候可以用呢?

Nighty Types 成員(負責反饋從老版本遷移到 Beta 版以及 Beta 版的 Bug)在這幾天,Alpha 用戶預計在五月的第三周得到不穩定版的推送。可以進行數據遷移,體驗上述提到的以及沒提到的一些新特性(如 Collection),iOS 和安卓也將迎來相關的大的更新。

公開 Beta 預計在 6 月 23 日開放。

雖然自定義側邊欄看上去很好,特性也很符合我的工作流,但我還是開始降低自己的心理預期,當然也期待這次的 Beta 版是一個高度可用且儘量可持續使用的版本。

實際體驗

Collection:Notion Database

Jasper 曾寫過一篇文章描述了 Anytype 是什麼、基礎概念以及操作邏輯。故此處,我不多介紹了。

本次更新中,他們給我們帶來了新的類似 Notion 的 Database:Collection。

我們可以在 Collection 中自由地添加、修改內容,也可以用歸類(sort)和篩選(filter)去創建不同的視圖。實際使用中,和 Notion 的 Database 並無二致;唯一的區別是,Anytype 可以添加關係(或 Property)至每一個單獨的對象,所以 Collection 中的每個對象都擁有極高自由度,而不用像在 Notion 中非得按照 Database 中的統一的 Property 去限制每一個頁面。和 Notion 一樣,我們也可以行內添加 Collection。

主頁:Graph

主頁從原先的方格變成了對象關係比較明顯的社會關係圖,我們從主頁便能輕鬆的觀看到自己擁有的所有對象以及他們之間的關係,並且可以輕鬆的訪問。在點擊一個對象之後,再點擊上方的 Flow,可以更加精確地找到與該對象相關聯的都有其他對象。

不過,令人悲傷的事情也在此處湧現。如果新建一個空的對象,再點擊空白處關閉之後,因為我用慣了 Notion,就會習慣性地認為它已經取消了我添加的這個東西。

可是,Anytype 不會像 Supernotes 一樣取消添加,而是認為我添加了一個空對象;它也不會像 Heptabase 一樣有一個一鍵清空「空對象」的按鈕。以前的話,它是會堆積在這個主頁的,但現在雖然在主頁中看不到,但是如果在右上角的設置中打開「Orphans」這個選項,才能看到這些名為「Untitled」的本應該被刪除的內容。這是令我不喜歡的。

小組件

我們可以通過小組件,將某一個或者某涵蓋某一種對象的 Set 和 Collection 掛在側邊欄,使得我們可以輕鬆地訪問一些更深處的內容。

以我的 Personality Disorder 這個 Collection 為例。我們可以在小組件中選擇這個組建的內容來源;再選擇這個來源的展現方式(appearance)就可以了。

而 Notion 只能顯示 Table,其中更具體的頁面,我是看不到的,也不能極速地訪問。

當然,我們也可以將某一個 Object 以小組件的形式固定在側邊欄中,但不推薦這樣使用,因為這和 Notion 等大多數筆記軟體的側邊欄一般無二了。

尾聲

是的,這篇文章很短,同時讀起來似乎也很難有趣。一是因為他們的更新雖然在設計和交互上有著驚喜,但這種驚喜很難在實際使用上帶來更多的驚喜。背後的一些輸入邏輯,比如無法有效刪除「空對象」,以及太過扁平的設計,和無法建立模板……令使用體驗大打折扣。

二是因為他們的更新速度確實過慢了。在他們的更新和修復之中,Capacities.io 似乎借用了 Anytype 的一些概念,在過去的一年裡飛速地進化,不僅完全接納了Anytype 的概念,在此基礎上,還增加了內容的可玩性。比如三種不同的頁面格式:索引卡(index card)、資料(Profile)、百科(Encyclopedia)。如此一來,在創建雙鏈的時候,每一個連結都不必再是固定的 Page 了。只不過,這個軟體每個月 12 美金,一年 120 美金;而 Anytype 是免費的。

那還要什麼自行車啊

如今的內部 Beta 版還是有著不少的 Bug,團隊和我們這些 Alpha 測試者還在一起打磨更多的細節,希望給 Open Beta 帶來更多的正常體驗和穩定性。

雖然有這麼多的不適應和不舒服的地方,但不得不說,Anytype 是如今能夠找到(可能是)唯一的 免費、本地以及區塊鏈加密的筆記軟體了。

原文連結:

https://sspai.com/post/79949?utm_source=wechat&utm_medium=social

作者:南山居氪

責編:張奕源Nick

/ 更多熱門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