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學習宣傳貫徹省委十三屆五次全會精神,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奮力推動廣東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貢獻黨史力量,9月29日下午,省委黨史研究室在廣州舉行全省黨史學界學習貫徹省委十三屆五次全會精神座談會。來自中山大學、省委黨校、省委黨史研究室、省社科院、廣州市委黨校、廣州市社科院的6位專家學者圍繞「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突破口 奮力爭創廣東高質量發展新優勢」主題先後發言,省委黨史研究室主任尹德慈講話,副主任陳春華主持會議。廣東、廣州黨史部門近50人參加會議。
與會專家圍繞主題進行了深入交流研討。廣州市社科院副院長、研究員楊再高以健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體制機制為題,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論述為切入點,闡述了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邏輯理路,以及對廣東健全發展新質生產力體制機制的思考。省委黨校經濟學教研部主任、教授胡霞分析了經濟高質量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新要求,剖析了如何完善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塑造廣東發展新動能新優勢。中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教授張浩以全面深化改革推動廣東新質生產力發展為題,重點分析了廣東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價值意蘊、顯著優勢與實踐路徑。廣州市委黨校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王超從縱向對比「改革」「全面深化改革」「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提出背景,以及橫向對比上海、浙江、廣東著手,強調要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彰顯廣東的策源地效應、加速器效應和強槓桿效應。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鬍曉珍通過梳理廣東海洋經濟概況、特徵和短板,明晰完善海洋經濟體制機制的方向以及剖析海上牧場具體案例,綜合分析了廣東如何加速實現向海圖強。省委黨史研究室第一研究處處長陳雷剛從歷史邏輯、現實基礎和未來實踐三個維度,分析了廣東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戰略支撐。
會議認為,省委十三屆五次全會是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的重要時刻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在全省黨史學界舉辦此次座談會十分必要。會議主題濃縮了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和省委十三屆五次全會的核心內容,以經濟體制改革為重點,以推動新質生產力的發展為主體,通過與會專家的深入剖析,幫助我們深刻認識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義,深刻把握省委全會對廣東深化改革的部署。要在全省黨史學界迅速掀起學習宣傳貫徹全會精神的熱潮,為廣東在改革發展大局中勇擔責任使命貢獻黨史智慧和力量。
文丨記者 王雋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