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穩致遠 委員熱議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成為代表委員們關注的焦點。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中國經濟一定能頂住下行壓力,必將行穩致遠。「雲桌會」邀請來自各個領域的全國政協委員暢談對「行穩致遠」的理解,結合推進本職工作,更好地「穩預期、強信心」。
大家紛紛表示,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一系列利好政策在激發企業活力、創造力等方面將發揮積極作用,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持續發展具有多方面有利條件,要堅定發展信心不動搖。
主持人:廖靖文
降成本全面激發中小企業活力和創造力
主持人: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實施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同樣在「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方面打出組合拳。從「引導大型平台企業降低收費」到「機關、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要帶頭清欠」都關係到企業生產經營環節具體問題。這些問題是中小企業目前遇到的痛點嗎?
全國政協委員、佳都科技集團董事長劉偉
劉偉: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在政策指向上,為民營企業、中小企業創造良好條件,在政策、融資、營商環境等方面幫中小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切實回應了中小企業目前現狀及遇到的痛點。科技型中小企業在產業鏈條上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加快構建服務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全面激發中小企業活力和創造力,對於推動知識、技術、資金、人才等創新要素集聚,營造有利於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生態環境,建設更高水平的科技創新強國具有重大意義。
全國政協委員、廣東省賽萊拉幹細胞研究院院長陳海佳
陳海佳: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著力培育『專精特新』企業,在資金、人才、孵化平台搭建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讓我們深受鼓舞。我堅信,培育「專精特新」企業的政策將得到進一步的制定、細化和落實,促進形成龍頭企業頂天立地、「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鋪天蓋地的大好局面,極大釋放創新活力,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穩中求進、實現高質量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白雲電器董事長鬍德兆
胡德兆:這些問題都是中小企業當前遇到的痛點。我在2020年、2021年都提出關於解決企業間交易結算問題的提案,建議持續構建公平交易機制、強化信用體系建設,創造公平、良好的營商環境,推動高質量發展。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再次打出組合拳,令我倍感振奮、充滿期待,也倍感欣慰。
增投資瞄準新基建領域重大項目擴大內需
主持人: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開工一批具備條件的重大工程、新型基礎設施、老舊公用設施改造等建設項目。在您看來,如何進一步增強投資補短板、增動能、拓潛力的精準性和有效性?
全國政協委員、正威國際集團董事局主席王文銀
王文銀:縣域經濟是國民經濟的基礎,也是富民強國的基石,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縣域經濟面臨很多經濟增長點,比如縣城的基礎設施、公共服務提升,縣城的產業升級換代,其中都會產生大量的投資需求。民間投資在投資中占大頭,我認為可以加強對縣域地區產業發展的宏觀指導,與時俱進、因地制宜地更新產業目錄,同時整合世界500強、中國500強、省級50強等各類企業投資縣域。並鼓勵企業家擔任鏈長、群長,打造一縣一特色、一縣一鏈條、一縣一集群,實現縣域產業特色化、差異化、集群化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香江集團總裁翟美卿
翟美卿:新型基礎設施潛力巨大,建設勢在必行,但其涉及的領域瞬息萬變。建議發揮政策性投資引導基金作用,聯合金融機構創新金融服務方式,撬動社會資本有序進入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領域,以市場化手段開展市場化運營。也可以由龍頭企業發起,發動上下游參與,以布局新型基礎設施網絡為契機,進一步補齊完善產業生態閉環,持續增強產業集群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支持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領域企業登陸資本市場,特別是到科創板、創業板上市。探索新型基礎設施的應用場景,規劃可持續的商業模式,推動新型基礎設施與配套產業協同發展,促進產業經濟反哺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劉偉:針對新基建領域重大項目擴大內需,為進一步推動新技術場景落地提供了條件。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用好政府投資資金,帶動擴大有效投資,開工一批具備條件的新型基礎設施等建設項目。要發揮重大項目牽引和政府投資撬動作用,完善相關支持政策,充分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對於科技企業來說,在激發創新能力方面,相比於資金支持,更重要的是開放場景,給優勢產業企業更大的應用場景支持其做大做強,發揮國內超大規模市場的潛力和優勢,在科技創新場景應用領域進一步擴大內需,加速人工智慧、5G、大數據等新技術在社會治理、交通服務、醫療、教育等領域的場景落地,促進創新應用的疊代升級和複製推廣。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針對穩市場主體保就業,加大宏觀政策實施力度,完善減負紓困等政策,提出一系列的政策方向,包括實施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加強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有效支持、推動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等,對於民營科技企業高新技術突破性應用的支持力度提升,有助於幫助企業在核心自主技術突破上進行持續的研發投入。
促創新「利好政策將溫暖送到製造業企業家心坎」
主持人: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如何依靠創新提高發展質量,報告也提出一系列的政策方向。這些政策對激發創新活力有什麼樣的積極作用?
胡德兆:「增強製造業核心競爭力」的利好政策真是將溫暖送到了製造業企業家的心坎里。我對「加強原材料、關鍵零部件等供給保障,實施龍頭企業保鏈穩鏈工程,維護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這句話印象深刻。自主、完整並富有韌性和彈性的產業鏈供應鏈是經濟平穩增長的重要保障,製造業發展則更有賴於相關產業鏈供應鏈的維繫。現在國家越來越重視產業基礎領域關鍵核心技術的攻關研發,只有實現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供應鏈,我們才能真正提升產業基礎能力。民營企業同樣應該聚焦「強鏈補鏈延鏈」,共同促進政產學研用金協同發展。目前,我們牽頭一批廣州龍頭企業,研究組建了廣州市智慧機電創新聯盟,推進廣州本土機電產業強鏈補鏈、創新發展,並提出以廣州市重點建設項目為牽引,以龍頭及骨幹企業為主體,打造機電全產業鏈整體解決方案,實現智慧機電全產業鏈一體化創新發展新格局。
王文銀:實體經濟是我國經濟的命脈所在。要讓實體經濟輕裝上陣,需要精準減負,需要全方位降成本。減稅降費、加大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實施力度等政策,不僅有利於改善企業經營狀況,增強盈利能力,也相當於為企業投入技術研發提供資金支持。
支持企業家專注創業創新、安心經營發展,弘揚企業家精神同樣非常關鍵,我認為,要構建國家層面的企業家精神衡量指標體系,企業家精神對實體經濟協調發展有顯著的正向作用。新時代的企業家當以實際行動緊跟國家發展步伐,凝聚最廣泛的正能量,成為推動企業和社會發展的磅礴力量。
全國政協委員、廣東省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合會會長黃西勤
黃西勤:科技創新離不開對智慧財產權的保護,我建議加強智慧財產權立法和保護。具體而言,要以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為主線,就智慧財產權在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構建現代產權制度、激勵創新、引導智慧財產權國際規則協調方面發揮作用,作出結構性、系統性的法律制度設計。同時,優化頂層設計,打通智慧財產權信息共享渠道。基於數據信息的採集、共享、挖掘和運用全流程工作,優化頂層設計,實現國家層面各職能部門間智慧財產權數據互聯互通,並能自上而下向基層職能部門開放權限,構建全國智慧財產權智慧監管網絡。智慧財產權企業豐富的地區可以先行先試,有效獲取連結各項監管數據,完善智慧財產權信用資料庫建設,實現智慧財產權信用信息智慧化管理,為全國提供可參考、可借鑑的基層智慧財產權領域信用分級分類監管經驗。
強信心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變
主持人: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中國經濟一定能頂住下行壓力,必將行穩致遠。您如何理解「行穩致遠」?您認為企業家應如何做好經營工作,以更好地「穩預期、強信心」?
劉偉:行穩致遠,要的是把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穩中前進。放眼全球,能夠基業長青的企業往往都是經歷多輪周期發展的企業。對於企業發展來說,想要「行穩致遠」,重要的是視變化為機遇。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全球疫情衝擊給實體經濟帶來了深刻挑戰,但也孕育著巨大機遇。優秀的企業是要在不斷變化中歷練成長的,面對市場和外部環境不斷變化,做好準備的企業往往有著更好的機會。民營科技型企業要堅持創新驅動的發展戰略,時刻準備迎接變化,把握機遇,真正做到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
我們要堅定發展信心不動搖,鼓足幹勁,爭創世界一流的企業。此外,我們還要下定轉型升級的決心,打造企業競爭力的核心。對於民營企業,尤其是科技企業來說,加強自主研發是關鍵,只有堅持走科技創新、自主研發的發展道路,掌握核心產品和技術,才能在外部環境的不斷變化中保持競爭力和活力,這是新時代廣大民營企業的發展方向,也是必由之路。
翟美卿:政府工作報告強調,中國經濟一定能頂住下行壓力,必將行穩致遠。今年中國發展面臨的風險挑戰明顯增多。但是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持續發展具有多方面有利條件,特別是有14億多人口的巨大市場消費潛力,創業創新的巨大潛能。在疫情期間,在實體經濟領域,中國製造業在全球範圍內都展現出了強大的韌性,製造業投資不降反升,工業基礎、工業競爭力的不斷提高也支撐了中國外貿的亮麗表現。
中國經濟行穩致遠、長期向好的趨勢,是中國經濟發展從量變到質變,在新時代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的歷史結晶、厚積薄發。我們要堅信中國的發展前途光明,聚精會神做好自己的事。
聲音
中國經濟行穩致遠、長期向好的趨勢,是中國經濟發展從量變到質變,在新時代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的歷史結晶、厚積薄發。我們要堅信中國的發展前途光明,聚精會神做好自己的事。
——全國政協委員、香江集團總裁翟美卿
支持企業家專注創業創新、安心經營發展,弘揚企業家精神同樣非常關鍵,我認為,要構建國家層面的企業家精神衡量指標體系,企業家精神對實體經濟協調發展有顯著的正向作用。
——全國政協委員、正威國際集團董事局主席王文銀
放眼全球,能夠基業長青的企業往往都是經歷多輪周期發展的企業。對於企業發展來說,想要「行穩致遠」,重要的是視變化為機遇。
——全國政協委員、佳都科技集團董事長劉偉
自主、完整並富有韌性和彈性的產業鏈供應鏈是經濟平穩增長的重要保障,製造業發展則更有賴於相關產業鏈供應鏈的維繫。
——全國政協委員、白雲電器董事長鬍德兆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著力培育『專精特新』企業,在資金、人才、孵化平台搭建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讓我們深受鼓舞。
——全國政協委員、廣東省賽萊拉幹細胞研究院院長陳海佳
科技創新離不開對智慧財產權的保護,我建議加強智慧財產權立法和保護。具體而言,要以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為主線,就智慧財產權在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構建現代產權制度、激勵創新、引導智慧財產權國際規則協調方面發揮作用,作出結構性、系統性的法律制度設計。
——全國政協委員、廣東省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合會會長黃西勤
3月6日廣州日報A13版面截圖
統籌/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廖靖文、龍錕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廖靖文、方晴、龍錕、何道嵐、張姝泓、許曉芳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楊耀燁、駱昌威、蘇俊傑、受訪者供圖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彭文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947cc124946cc7ba03f7140c587f3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