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諾安百特:2021年營收突破2000萬,已建立中國最大噬菌體庫

2022-03-25     35斗

原標題:專訪諾安百特:2021年營收突破2000萬,已建立中國最大噬菌體庫

噬菌體首次被發現,是在100多年前的英國。1915年,英國細菌學家Frederick Twort首次發現了噬菌體的存在,它是一種「破壞細菌的病毒」,Frederick Twort也被認為是噬菌體的原始發現者。這種物質能夠在活菌內增殖,引起宿主菌的裂解,因此後來被稱作噬菌體,以細菌為食的病毒。到了今天,噬菌體已被作為替代抗生素的解決方案,應用於人和動物健康領域。

近期,35斗採訪到了諾安百特創始人潘強。諾安百特是一家動物和人類健康領域的噬菌體研發和產業化公司,目前已建立起中國最大的企業級噬菌體庫,為長期使用抗生素導致的耐藥菌感染問題提供解決方案。

圖1:創始人潘強 來源:受訪者

一、全球禁抗是趨勢,噬菌體研究獲關注

2015年,潘強從中牧實業股份公司高管崗位上辭職創業,彼時,農業農村部提交了減少抗生素使用的國家行動計劃,由十四個部委聯合發布徵求意見稿。了解到這一信息後,潘強決定辭職開始噬菌體的研究和產業化。

他先去了一家美國噬菌體公司做產品的早期規劃,期間萌生出想要做中國第一家本土的噬菌體公司的想法。在青島農業大學的支持下,2017年7月,諾安百特成立了。

圖2:諾安百特 來源:受訪者

潘強提到,國家於2021年全面禁止在飼料中添加抗生素,減少抗生素在養殖、治療領域裡的使用。他希望能夠利用幾年的時間從事噬菌體藥物的研究和開發,趕在國家全面減抗、禁抗前做出好的產品來。

噬菌體最早在國外被發現,隨著近幾年全球開始禁抗,包括歐盟於2006年禁抗,美國於2018年禁抗,噬菌體成為替代抗生素的熱點方案。國外對噬菌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醫療領域,用於人的超級耐藥菌感染的治療以及食品安全領域,同時也包括生物農藥和環境應用領域。在研究和開發上,國外的噬菌體研究早於國內,且在醫療領域的應用也更加成熟。

諾安百特主要做農業領域的噬菌體研究,在國際上處於領先水平。「中國是全世界養殖密度最高,養殖規模最大,養殖環境相對惡劣,耐藥菌感染問題相對突出的(國家)。所以我認為在中國,我們把噬菌體率先應用在養殖領域,會比國外應用在人的領域裡更容易見效,而且能夠創造更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潘強說。

通過對抗生素禁止使用的領域和抗生素由於細菌耐藥而不管用了的領域的測算,潘強認為在中國的減抗、替抗上,噬菌體擁有超過100億的潛在市場,使用領域包括畜禽、水產、寵物的飼料添加劑和治療藥物、生物農藥等。在政策環境上,噬菌體作為減抗、替抗的四個解決方案之一,首次進入國家減少抗生素使用的行動計劃徵求意見稿中,因此在農業領域噬菌體的研究和產業化有較好的政策環境。

除了市場規模和政策環境,在資本市場上噬菌體產業化項目也獲得了很多關注。在創業初期,團隊參加了多次創業創新比賽,獲得了青島市幾乎所有創賽的第一名,山東省創賽的特等獎,中國創新創業大賽生物醫藥行業總決賽第二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組織的全國創賽二等獎,中國博士後創新成果大賽金獎等。通過這些比賽,團隊獲得了地方政府和資本市場的關注,進而加快了項目產業化的進展。

圖3:人社部獎狀 來源:受訪者

二、抗生素促生耐藥菌,諾安百特建立最大噬菌體庫

要了解噬菌體的作用,首先要看到抗生素長期使用的危害——產生了大量的超級耐藥菌。這些細菌對幾乎所有的抗生素都產生了耐藥性,抗生素在有耐藥菌感染的情況下,效果下降。在養殖實踐中,80%以上的耐藥菌感染,常規抗生素無效,噬菌體是耐藥菌感染唯一的解決方案。為了提高食品安全水平,保障人類健康,國家在很多領域禁止抗生素的使用,比如蛋雞的產蛋期、畜禽的休藥期等,在休藥期細菌產生的感染可用噬菌體進行替代治療。

噬菌體能夠對細菌感染起到預防和治療作用,例如常見的大腸桿菌、沙門氏菌、葡萄球菌等細菌。在環境中,針對環境里的有害病菌,噬菌體可以作為消毒劑來使用。在體表,噬菌體能有效預防和治療皮膚感染。在體內,噬菌體對畜禽的腸炎、蛋雞的輸卵管炎、奶牛乳房炎、母豬子宮內膜炎、水產品的弧菌感染等都起到很好的治療作用。

圖4:諾安百特部分產品 來源:受訪者

目前,噬菌體的消費對象主要是規模養殖戶。「因為他們養殖規模大,養殖密度高,很容易產生細菌感染,造成重大損失。而且規模養殖戶對國家法規方面比較敏感,違法成本較高,所以他們更願意用噬菌體這樣的生物製劑產品去替代已經禁止使用的抗生素。」潘強說。

諾安百特已建立中國最大的企業級噬菌體庫。潘強告訴我們,耐藥菌的菌株庫和噬菌體毒株庫是諾安百特做噬菌體藥物的前提和基礎。「噬菌體最大的缺點在於抗菌譜很窄,一種噬菌體只能殺一種細菌,而我們常見的細菌感染經常是混合感染,也就是說會有很多種細菌共同作用產生病情。那麼我們要想讓噬菌體能夠治病,就必須解決它抗菌譜太窄的問題,我們必須建立一個龐大的菌毒株庫,篩選出足夠種類的、具有裂解能力的噬菌體,把它們用雞尾酒配方混合在一起,來拓展它的抗菌譜,從而解決混合感染的問題。」潘強表示,沒有庫就無法做噬菌體的研究,這是其一。

其二,噬菌體是為了解決臨床問題的。團隊發動了用戶和合作夥伴,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大規模的病樣收集,一個月能夠從全國各地收集到4000份以上的病樣,並進行耐藥菌株和對應噬菌體的分離、鑑定、純化。

圖5:團隊工作場景 來源:受訪者

在這樣的工作基礎上,諾安百特用了將近5年的時間,建立了目前全球規模最大的可以用於生產的耐藥菌的菌株庫和它對應的噬菌體毒株庫。潘強告訴我們,庫的規模已超過26000株,能夠應對國內各個區域的各種動物的流行性的細菌感染,這同時也是諾安百特建立起競爭壁壘的核心資源之一。

噬菌體的個性化精準治療離不開一個強大的服務體系。噬菌體的缺點在於抗菌譜窄,從全國各地拿到的病樣不一樣,分出來的細菌的基因型有差別。為了更好地解決不同區域的不同動物的細菌感染問題,源源不斷的病樣獲取是必須的,同時也需要對病樣進行快速的診斷分析並配出最優的噬菌體配方。

為了實現這一目的,團隊獨創出「諾安服務模式」,通過為用戶提供耐藥菌感染解決方案,充當起細菌管家的功能。諾安百特搭建了一個線上系統,養殖用戶每個月定期給公司寄送環境樣本和動物病樣,團隊源源不斷地分出細菌,同時向用戶反饋當前的細菌流行病情況,並為其配置最優的噬菌體的配方,以幫助用戶預防和治療可能的細菌感染。「在噬菌體藥物這個領域,如果你沒有一個快速診斷、大量採樣和分型配型的體系,你是做不到真正高效的預防和治療的。」潘強說。

2021年,諾安百特已實現了超2000萬的收入,收入主要來源於動保、水產和飼料添加劑等領域。潘強透露,公司的產品正在申報一類新藥,在拿到新藥證書後,公司產品會作為生物製品進行大規模的推廣應用。

三、噬菌體研究是農業領域的新藍海

關於微生態藥物產業的未來,潘強認為其在中國的發展前景是巨大的。「世界衛生組織強調,未來耐藥菌感染唯一的解決方案就是噬菌體,噬菌體是未來可自主進化的精準的個性化治療的微生態藥物。包括噬菌體在內的一些微生態藥物,在未來會有很大的發展。」潘強提到,這些藥物沒有殘留,不會產生耐藥性,對環境友好,對動物和人類友好,且能隨著病原微生物的變異而自主進化,因此企業可以源源不斷地開發出針對變異後的病原微生物的有效微生態藥物。

對於諾安百特而言,團隊希望可以打造一家中國本土的優秀的從事耐藥菌感染解決方案的上市公司,同時參與國際競爭。在農業領域,包括動保、水產、飼料添加劑、寵物、生物農藥,以及醫藥的領域(人的皮膚護理產品和腸道產品),諾安百特皆做了相關布局。未來拿到新藥證書後,諾安百特計劃實現規模化投產,在2026年達到科創板上市的規模。此外,公司醫藥板塊也計劃登陸國際資本市場。

潘強告訴我們,在他剛開始創業的時候,國內只有一兩家在做噬菌體相關的早期的研究開發。如今,已經有超過20多家企業,其中有多家上市公司在籌備開發噬菌體相關的產品和技術。團隊相信,在未來的兩三年內,國際上和國內的噬菌體產品都會被批准成為新的藥物,「我們會有一個新的藍海市場。」潘強說。作為國內噬菌體產業化的領頭企業,諾安百特希望保持其優勢,能夠進一步帶動國內噬菌體行業的發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946d8dd76479f0193835e18bdb7d9bc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