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美國最大數字銀行Chime的內幕

2024-05-08     福布斯

原標題:獨家:美國最大數字銀行Chime的內幕

Chime執行長克里斯·布里特正在和銀行爭奪客戶。他表示:「我們正在尋求一個大的機會,想要成為主要客戶關係市場份額第一的公司。」

在我們的獨家專訪中,Chime執行長克里斯·布里特(Chris Britt)展望了可能在2025年進行的IPO,暢談了自己的經歷以及Chime目前的業務和未來。但是他的計劃會被華盛頓踩在腳下嗎?

幾十年來,銀行業一直存在一個謎題:如何為中低收入消費者建立可持續盈利的業務?16年前,時任碧點(Green Dot)首席產品官的克里斯•布里特(Chris Britt)認為自己找到了這個問題的答案——讓客戶直接存入工資。碧點向那些沒有傳統銀行帳戶、手頭拮据的美國人出售預付借記卡,而布里特發現,那些把工資自動存入碧點帳戶的顧客幾乎用這張卡支付了所有的費用。每刷一次借記卡,碧點就會收取一部分手續費,也就是商家為接受借記卡和信用卡支付的1%到2%的費用。

51歲的布里特是Chime的聯合創始人兼執行長。他說:「直接存款的人顯然是這項業務的大戶Chime是美國最大的純數字銀行,年營收達15億美元,有700萬客戶使用其信用卡,每月交易額達80億美元。

圖片來源:CODY PICKENS FOR FORBES

Chime花了12年的時間才走到這一步,並且至今仍然沒有實現持續盈利。但在經歷了許多起起伏伏之後,布里特始終忠於自己的使命——為不那麼富裕的人服務。Chime最早可能在明年進行IPO。現在,布里特、他的管理團隊和一些投資者向《福布斯》敞開心扉,提供了有關公司業務、歷史(包括失誤)和未來計劃的新細節。在此之前Chime甚至沒有披露700萬客戶數量。

布里特坐在他寬敞的角落辦公室里,這件辦公室位於舊金山金融區一棟48層的大樓里,Chime的名字用綠色大字貼在大樓外的三個不同位置。該公司於2021年9月與這棟樓簽署了租約,租下了19.2萬平方英尺共6層的辦公空間。這裡綠樹成蔭,有五家高檔小吃店,一家提供豐富菜單的免費自助餐廳,還有一個可以一覽無餘景色的寬敞屋頂平台。在這個春假的日子裡,因為Chime奉行混合辦公制度這座辦公室給人一種空蕩蕩的感覺;布里特表示,大約四分之三的本地員工通常在周二和周三來辦公室上班。

這座大樓見證了Chime在疫情推動下的金融科技繁榮高峰期的輝煌擴張、隨後的戰略撤退(它在2022年解僱了12%的員工,六層樓中的一層迄今還沒有啟用),以及它現在似乎正在走的一條更可持續的增長道路。2021年8月,Chime以250億美元的估值融資7.5億美元,使其融資總額達到23億美元。如今,根據金融科技公司的估值倍數,我們估計它的價值約為80億美元。我們還估計,布里特和負責技術方面的聯合創始人瑞安·金(Ryan King)各持有該公司約5%的股份。這意味著他們一度是帳面上的億萬富豪(即身家過十億),現在兩人的身家約為各自4億美元。

2012年,一位招聘人員將Chime聯合創始人瑞安•金介紹給了布里特,當時富國銀行剛剛宣布將停止開設免費支票帳戶。圖片來源:CODY PICKENS FOR FORBES

2023年,Chime的收入增長了30%,達到13億美元左右,其中超過10億美元是毛利潤,令人印象深刻。但據媒體調查公司Vivvix的數據,該公司在營銷上花費了約2.7億美元。據一位熟悉其財務狀況的人士透露,一旦將這些成本和其他成本(包括研發欺詐損失)計算在內,該公司的虧損額約為2億美元。Chime表示,該公司在2024年第一季度實現盈利。重要的是,它還有9億美元的現金來實現其短期目標。

Chime無疑是純數字「銀行」中的佼佼者——雖然它實際上沒有銀行執照,但與美國合眾銀行Stride銀行合作,提供支票和儲蓄帳戶等銀行產品。然而,如果把Chime與真正的銀行進行比較,其市場份額很低,僅為個位數例如截至去年年底,大通銀行擁有5400萬活躍移動用戶。

到目前為止,Chime的免費支票帳戶和借記卡吸引的主要是年收入在3.5萬至6.5萬美元之間的美國年輕人。(它不會給你一個傳統的支票簿,但你可以通過它的應用程式發送紙質支票。)該公司通過要求客戶設置直接存款來獲得越來越多功能的試用權,包括價值200美元的免費透支保護和一張幫助建立信用評分的擔保信用卡,這使其業務具備了粘性。布里特和金聲稱,由於依靠技術和沒有實體分支機構,他們為每個客戶服務的成本僅為傳統銀行的三分之一。

儘管Chime具有成本優勢,但它也有一些潛在的弱點,包括監管機構對非銀行金融機構的打擊(拜登政府和美國財政部長耶倫曾提出過這個想法),以及大銀行對其領地侵占

此外,為了吸引公眾投資者並持續盈利,它還需要擴大產品線,並在某種程度上擴大客戶群。布里特希望Chime成為收入不超過10萬美元的人群(這意味著超過75%的美國工人的主要帳戶。這是一個艱巨的任務,因為幾乎所有收入在6.5萬美元至10萬美元之間的潛在客戶都在傳統銀行擁有支票帳戶,他們需要一個令人信服的理由才會轉換開戶行

在產品擴張方面,Chime近日宣布首次真正涉足貸款業務,這是消費者銀行業務中利潤最高的部分,也是減少對交易費收入依賴的關鍵一步。通過這項業務,客戶可以立即獲得三到六個月的最高1,000美元的個人貸款。申請不需要信用檢查,也沒有滯納金,但任何未付款將報告給信用局。每筆短期貸款都有固定金額的利息,年利率從6%到36%不等。Chime預計,待監管部門批准後,這些貸款將在未來一兩個月推出

布里特還計劃在某個時候開始提供退休帳戶和ETF,但他沒有承諾具體日期。加密貨幣?雖然它幫助Robinhood實現了快速增長,也讓Block的現金應用程式(它在布里特看來是Chime的一個直接競爭對手允許客戶購買、出售和轉移比特幣,但布里特仍然對它敬而遠之。他說「我認為沒有其他投資的人積極推銷加密貨幣是負責任的。

「這不是一個快速行動、打破常規的團隊,」Chime早期投資者、Forerunner Ventures創始人兼管理合伙人柯爾斯滕•格林(Kirsten Green)說。

布里特天生就關注那些不那麼富裕的人——他在弗農山出生並長大,那是紐約布朗克斯以北一個約有7萬人口的小鎮。他說:「這是一個相當艱苦的工薪階層藍領小鎮。」他的父母在他五歲的時候離婚了,經濟上十分拮据——他說他的媽媽做過挨家挨戶推銷真空吸塵器的工作,他的爸爸也從化妝品推銷員到門衛等什麼活都干過,但他「在經濟上並不總是最負責任的」。為了維持生計,布里特的媽媽會把他一個人送到曼哈頓去試演兒童劇,他還出演了幾個電視廣告,例如1977年的漢堡王廣告。此外,他還通過送報、鏟雪和在芭斯羅繽(Baskin Robbins)賣冰淇淋賺錢。

不過,後來在一位鄰居的幫助下,布里特的運氣得到了改善。這位名叫喬·索恩伯恩(Joe Sonneborn)的鄰居是一位退休的美國童子軍領袖,當時他快60歲了,經常在布里特放學後照顧他,並為他支付了他在高檔的賴爾鄉村走讀學校(Rye Country DaySchool)獎學金之外的部分學費,還為他在杜蘭大學(Tulane University)的學費提供了數萬美元。(布里特說,Chime上市後,將拿出1%的股票用於為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提供獎學金。)

1995年,布里特從杜蘭大學畢業,主修歷史,輔修經濟學。畢業後,他在埃森哲(Accenture)擔任管理顧問,之後又加入了廣告科技初創公司Flycast、媒體分析公司Comscore和Visa。2007年,他加入了碧點,後者是首批在CVS和沃爾瑪等零售店上架預付費借記卡的公司之一。2010年,該公司以15億美元的估值上市,而他當時是公司的首席產品官。但在接下來的兩年里,碧點的股價急劇下跌——如今,其市值還不到5億美元。布里特總結道,該公司主要存在兩個問題。首先,它向零售商支付了高昂的費用來銷售其信用卡,並將這些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其次,它的品牌形象比較低端。布里特說:「它是你境況不佳時才會買的產品。你不可能從把它向高端市場發展。」

2012年年中,布里特看到了機會。當時,各大銀行仍在努力從2007年的金融危機中重建聲譽和利潤,富國銀行宣布,它將開始向以前享受免費支票服務的消費者收取每月7美元的服務費——除非他們保持不少於1500美元最低日餘額。事實是,客戶也可以通過直接存入他們的工資來規避這筆費用,是布里特想要實現的目標。然而,有關富國銀行此舉的新聞報道所傳達的信息是明確無誤的:大銀行不想要布里特從小一起長大的那種人充當他們的客戶——也就是那些靠工資過日子、連1500美元的餘額都維持不了的中下層美國人。

那一年,他與現年47歲的軟體工程師金共同創立了Chime。金擁有史丹福大學碩士學位,曾在Napster聯合創始人肖恩•帕克(Sean Parker)創辦的社交網站Plaxo工作了10年。(該公司後來被康卡斯特收購。)

布里特從一開始就知道,他想要瞄準的客戶群是中低收入人群,他的目標是說服他們設立直接存款。「從一開始,克里斯和瑞安就知道,他們想要追趕的不是舊金山的科技創始人或紐約的銀行家。」Homebrew Ventures的薩蒂亞•帕特爾(Satya Patel)說,他投資了Chime的第一輪300萬美元融資。「他們的目標是美國的腹地。」

但後來,他們失敗了。Chime於2014年4月推出了以購物獎勵和優惠券為賣點的借記卡。它在當年11 月籌集了800萬美元資金,並告訴投資者2015 年底將擁有 15 萬名持卡人。但新聘用的分析師梅麗莎•阿爾瓦拉多(Melissa Alvarado,她後來成為Chime的首席營銷官)的研究發現,新的借記卡持有者不僅沒有設立直接存款,而且他們甚至不認為這是Chime一項功能。她基於研究得出的結論是:只有基本的、不收費的銀行業務才能激發人們的興趣,這將使Chime在推動直接存款方面客戶措不及防

Chime內部人士認為,一些風投人士對他們的懷疑源於他們對低收入美國人財務狀況的無知。阿爾瓦拉多說:「我們解決的是矽谷投資者不熟悉的問題。

於是布里特換了一種方法,但這花費了他一年多的寶貴時間。到2015年底,Chime只有7000名活躍用戶,而不是15萬。再次融資是一件很辛苦的事——布里特和金向近100家風險投資公司發起了融資邀約。2016年,他們終於獲得了由Aspect Ventures的勞倫•科洛德尼(Lauren Kolodny)領投的900萬美元「A輪增資」,而這輪投資對Chime的估值僅為3400萬美元。第二年的融資也沒容易多少。潛在投資者一直拿Simple的命運來做參考,後者是一家備受推崇的數字銀行,成立於2009年,2014年被西班牙對外銀行(BBVA)以1.17億美元的價格收購。與此同時,理察•布蘭森(Richard Branson)支持的熱門金融科技公司Clinkle也是參考之一,而這家公司除了燒錢之外,幾乎沒有取得任何成就。

領導NYCA Ventures的漢斯•莫里斯(Hans Morris)在2016年和2017年都考慮過投資Chime,但後來都放棄了。在他看來,Chime的問題在於:「你沒有太多收入,是因為你不想收取太多費用。你的用戶獲取成本很高,但用戶支出很低;用戶忠誠度不高,但用戶流失率很高。」

2017年年中,Chime剩下的現金僅夠維持6到9個月,一家大型上市科技公司非正式地Chime提出了價格為6000萬到7000萬美元收購邀約。布里特和金拒絕了這一提議,並最終完成了一輪1800萬美元的融資,舊金山風險投資公司Cathay Innovation成為新的領投方。

終於,在第二年,Chime的功能組合開始吸引到了潛在客戶。其中最具創新性的功能是,用戶可以提前兩天直接存入工資單——正規銀行本可以做到這一點,但卻從來沒有動力去做,因為這將使銀行付出浮動成本。此外,Chime還推出了一個儲蓄帳戶,可以讓用戶選擇將薪水的一部分自動轉入儲蓄帳戶,並3.8萬台自動取款機上免費取款而且沒有透支費(這是那些靠工資生活的人的一大痛點)。當時,美國的銀行每年向消費者收取超過300億美元的透支費,部分原因在於它們處理交易的方式,即以35美元一次的價格多次收取費用。Chime只會拒絕借記卡消費,而不會接受低於0美元的帳戶。

口碑推薦開始激增,客戶獲取成本急劇下降。2019年,Chime的支付處理器遭遇故障,導致約50萬Chime客戶在幾個小時內無法使用他們的資金,但它也推出了SpotMe透支保護服務,允許Chime客戶最多借款200美元,沒有利息或滯納費。當然,要獲得這些或其他吸引人的功能,客戶需要開通直接存款。

Chime基於刷卡手續費的收入模式為這些免費功能提供了補貼。它的刷卡手續費收入受益於《德賓修正案》(Durbin Amendment)中的一項條款,該條款允許資產不足100億美元的銀行(比如與Chime合作的美國合眾銀行和Stride銀行)為每筆交易收取比大銀行高得多的刷卡手續費。此外,隨著客戶數量和交易量的增長,Chime已經能夠在銀行、發卡機構和Visa等支付網絡之間分攤的手續費中獲得更大的份額。

「克里斯能夠建立起一個顧客忠誠的品牌,」風險投資人莫里斯說——不過他沒有投資Chime。「這與美國運通(Amex)或其他擁有客戶忠誠度的偉大品牌沒有什麼不同,但你找不到很多在這一客戶群中擁有類似公平定價和如此忠誠度的金融服務公司。」

儘管Chime發展迅速,但它從未被矽谷完全接納。當它在2021年以250億美元的估值籌集到7.5億美元時,沒有參與其中的風險資本家私下裡譏諷說,它是目前價值最被高估的公司。Chime投資者兼董事會成員科洛德尼則表示:「這家公司的價值一直被低估,這讓我感到驚訝和難過。」

當然,它當時的估值的確是過高了——正如其他在經濟繁榮時期融資的金融科技公司一樣。但Chime的內部人士認為,一些風投人士的質疑源於他們對低收入美國人財務狀況的無知。阿爾瓦拉多說:「我們解決的是矽谷的投資人不熟悉的問題。

布里特經常被其他執行長和投資者們形容為謙遜,但他認為自己是個邊緣人。他不怎麼發推特,很少出現在播客上,也很少參加會議。他沒有上過史丹福大學,也沒有上過常春藤盟校。但他和他的團隊非常了解他們的目標客戶,能夠不斷推出後者看重的功能。

風險投資人漢斯•莫里斯(Hans Morris)表示:「克里斯能夠打造一個有客戶忠誠度的品牌。你找不到很多在這一客戶群中擁有類似公平定價和如此客戶忠誠度的金融服務公司。」

例如,在2020年4月,在新冠疫情的初期,Chime在美國人收到每人1200美元的刺激資金之前就向它的用戶提供了每人200美元的現金預付款。最終,它提前五天發放了67億美元的刺激資金,幫助人們支付帳單,並在市場上引起轟動。2020年夏天,該公司又推出了一款沒有滯納金的擔保信用卡,以提高用戶的信用評分。(有擔保意味著用戶將資金存入一個單獨的Chime帳戶,然後就可以在信用卡上消費了。)但增長並非全靠口碑,在籌集到巨額資金的同時,Chime在廣告上的花費也十分奢侈。

與此同時,大量新客戶的湧入也帶來了不良行為者和欺詐行為的激增。Chime表示,它最終向美國各州和聯邦機構返還了6.5億美元被騙取的新冠疫情刺激金,其中包括許多客戶在他們不居住的州申請失業救濟金的案例。為了打擊欺詐,該公司一時間關閉了許多帳戶,以至於一些合法用戶的帳戶也被關閉,並導致像Avis這樣的租車公司不再接受Chime卡。

金說,現在回想起來,有些欺詐行為並不是騙子所為,而是那些陷入困境或投機取巧的普通用戶情急之下的選擇。「如果你失業了,而你的孩子餓了,人們就會做出一些他們通常不會做的事情。這並不是單純的好人和壞人那麼簡單。」

欺詐也一直困擾著其他面向消費者、快速增長的金融科技公司——因此既要打擊壞人,又不能給好客戶帶來不便就將是一場持久戰。Chime表示,自2021年以來,其因欺詐而關閉帳戶的比例下降了50%以上;美國消費者金融保護局(CFPB)接到的關於Chime帳戶被錯誤關閉的投訴似乎在2023年上半年達到了頂峰。不過,去年11月,CFPB關於未經授權交易的投訴激增,2024 年1月,消費者就未經授權開立Chime帳戶提出了72 起投訴,這表明身份盜賊正在突破 Chime 的防線。自 2022 年 11 月起,Chime已經任命了一名新的首席風險官,並表示正在使用從機器學習模型和第三方服務到專門的分析師和調查員團隊等所有工具,努力防止欺詐行為。

與此同時,Chime正在努力降低其他領域的成本,以推動盈利。該公司在2022年底裁掉了160名員工,約占總人數的12%。此外,它還將更多的支付處理工作交由公司內部完成。在Chime 的1300 名員工中,600名是工程師,其中100多名專注於後端支付業務。

現在Chime正在嘗試使用生成式人工智慧來進一步降低成本。它使用一個谷歌驅動的聊天機器人來自動處理每月150萬次客戶諮詢中的約70%。金表示,人工智慧最終將幫助Chime構建新功能,因為你可以「將每一次客戶互動都導入到人工智慧中,這樣它就能了解我們700萬活躍會員的一切,知道他們需要什麼,抱怨什麼。」在接下來的一兩年里,Chime設想推出面向消費者的人工智慧功能,屆時客戶可以向應用程式提出類似"我這周是不是花太多錢了?"這樣的問題。

今年4月,在Chime舊金山辦公室的一間會議室里,布里特和金正在舉辦一場「創始人歡迎會」,以歡迎新員工,並描述公司的宏偉目標。「如果讓我說,在未來5到10年內,有哪些(金融科技)公司有潛力成為主要帳戶市場份額第一的公司,我的腦海中實際上只有兩家,那就是Chime和Cash App。」去年年底,Block(前身為Square)旗下的現金轉帳應用Cash App擁有5600萬的月活躍用戶,其中2300萬用戶擁有現金應用借記卡,但只有200萬用戶設置了直接存款。相比之下,Chime表示,其700萬活躍用戶中的大多數都設置了直接存款。

布里特和金忍不住對他們強大的競爭對手進行了一番批評。布里特表示:「大多數本應該成為顛覆大銀行的英雄的金融科技公司,他們現在的大部分收入卻都是來自手續費。」金則插話道:「即使是Cash App,他們也要收取 1.75% 的手續費。」Cash App、Venmo 和PayPal 對即時取款收取高達1.75%的手續費;如果你能等待一到三天則可以免費取款。但Chime 對即時取款不收費。」除了收入來源多樣化的挑戰,以及來自Cash App和小型數字銀行的競爭,Chime還面臨著一些惱人的結構性風險,這些風險可能會打亂布里特的宏偉計劃。

風險之一是大銀行醒悟過來並參與競爭。正如Robinhood讓傳統股票經紀商對股票交易不再收費,機器人顧問促使先鋒(Vanguard)和嘉信理財(Schwab)提供自動資產配置那樣,Chime也推動銀行業採用了更多對客戶友好的功能。比如:富國銀行現在允許其客戶提前兩天領到薪水。布里特堅稱:「銀行的成本結構不允許它們為這一細分市場提供服務並從中獲利。一家典型銀行的支票帳戶業務成本超過400美元,但我們的服務成本是它的三分之一。我們擁有巨大的成本結構優勢。」

另一個威脅則來自華盛頓。美國國會可以對允許Chime每次刷卡獲得比大銀行更多手續費的規定進行修改——畢竟很少有人相信這項規定是為了幫助Chime這樣的公司而設計的。或者,在零售商的壓力下,美國國會可能會對Chime賴以生存的刷卡手續費做出限制。

儘管在分歧嚴重的國會,這兩項舉措似乎都不會馬上出台,但監管機構已經開始打擊一些與金融科技公司合作的銀行,稱它們違反了合規規定。(Chime的合作夥伴合眾銀行和Stride最近尚未公開成為監管機構的打擊目標。)與此同時,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和拜登政府的其他官員也在質疑,為什麼金融科技公司可以像銀行一樣行事,但又不用真正受到監管。

布里特並非對此視而不見。他已經多次前往華盛頓會見議員。在採訪中,他也不無擔心地表示:「如果他們說,只有銀行才能向消費者推銷銀行帳戶會怎樣?」這可能會阻礙Chime 的業務發展——畢竟獲得銀行牌照可能需要花費超過1億美元,並伴有資本金要求。

但布里特表示,Chime早期的掙扎使它能夠應對任何挑戰。「從長遠來看,(那些起伏)反而對我們很有幫助。」他說。「你也可以說它們是刺激我們前進的動力。不管怎樣,我們都不會被打敗。」

文:Jeff Kauflin

翻譯:Vivian

本文譯自

https://www.forbes.com/sites/jeffkauflin/2024/05/03/exclusive-the-inside-story-of-chime-americas-biggest-digital-bank/?sh=2ae7e98cfb0d

福布斯中國獨家稿件,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頭圖來源:蓋蒂圖片社

精彩資訊永不錯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943309f18702c43bf841952a8504f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