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馳與Stellantis合資電池廠停工,考慮轉型為LFP電池廠

2024-06-06     十輪網

奔馳與Stellantis合資電池公司傳出停工消息,一方面指稱電動汽車需求不足,一方面則傳出他們可能要轉型生產更為便宜的LFP磷酸鐵鋰電池。

Stellantis和奔馳組成的電池企業ACC(Automotive Cells Company),臨時暫停兩座新工廠的建設作業,這兩座工廠分別位於德國西南部和義大利東部海岸,是兩集團電池本地化的重要計劃,據外媒報道,ACC可能要重新調整工廠的生產策略。

由於歐洲電動汽車市場增長趨緩,許多車廠都調整了他們的銷售和生產目標。奔馳推遲了他們停售燃油車的時間表,而Stellantis則表示,車廠會依據市場反應決定投資電動汽車的力道。具體結果就反映在雙方合資的ACC上,目前ACC已經建成的一座電池廠位於法國,將會繼續生產,但正在興建中的兩座工廠將暫停工程。

ACC執行長Yann Vincent先前表示,目前高價位電動汽車市場已經難以增長,主要增長動能集中在平價車區間,因此他們正在與兩家母廠高層討論,是否要將德國、義大利工廠的產線,轉型為LFP(磷酸鐵)鋰電池。相較於鎳系三元鋰電池,LFP雖然性能較弱,但成本也相對較低,是目前電動汽車壓低價格的重要功臣。

在定案之前,兩座工廠將至少停工到2025年上半年,之後則需要2年半的時間,才能重新完成產線以生產首顆電池芯。值得一提的是,ACC德國廠已經獲得了約4.37億歐元的政府補助,德國聯邦和地方政府都有資助,當初這座電池工廠的目標是在初期完成13.4 GWh產能,之後逐步提高到40 GWh,每年可以提供60萬輛電動汽車使用。

「如果歐洲市場轉向電動汽車變快,我們就會加大力道投資,反之我們就會縮小投資。」Stellantis執行長Carlos Tavares表示,他們會依據客戶願不願意改買電動汽車,作為投資依據。

然而這也引起一些憂慮,雖然這樣的策略看起來非常合理,實際上也等於是把未來放在消費者的決策之後。如果今年下半年或是明年,消費者開始大舉轉換到電動汽車,Stellantis將吃不到任何甜頭,因為他們沒有足夠的產能滿足市場需求。當歐美車廠轟轟烈烈涉足電池生產後,今年幾乎全部都宣布停建與延期,而原本的電池大廠,像是寧德時代和LG Chem,則是持續依照計劃設廠增產,按照這樣的局勢發展下去,傳統車廠恐怕會再次掉入高成本循環。

附帶一提,電動汽車的增長雖然趨緩但並沒有降低,今年4月歐洲純電車銷量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7%。2024年前四個月累積純電車市場占有率為13%,銷售表現最好的分別是Tesla Model Y、Model 3和Volvo EX30。

(首圖來源:ACC)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93f93f3246e30142674663fce5119b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