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集團拿出1800億歐元投資規劃,中國市場是重點

2023-03-14     每日汽車觀察

2022年9月,奧博穆(Oliver Blume)成為大眾汽車集團新CEO,上任後幾個月內他就叫停了集團的幾個電動化項目,包括在德國新建電動汽車工廠、Trinity電動車項目,也停止了對自動駕駛初創企業Argo AI的投資。

彼時外界存在一種擔心,奧博穆上任後是否會放慢大眾汽車集團在數字化和電動化方面轉型的腳步,不過在3月14日的年度媒體溝通會之後,大家可以打消這個顧慮了。

奧博穆在會上宣布,大眾汽車集團將在2023-2027的五年間,投入1800億歐元用於重點領域,包括電池業務、擴大北美地區影響力、提高在中國的產品競爭力等。

其中,超過三分之二(68%)的投資將用於數字化和電動化領域,而在上個五年計劃中,這個比例是56%。

在奧博穆的領導下,大眾汽車集團在數字化和電動化領域的投入只增不減。

2022完美收官

經歷了跌宕起伏的2022年,大眾汽車集團依然交出了一份亮眼的財報。

2022年集團銷售收入達到2792億歐元,同比增長11.6%;未計入特殊項目支出的營業利潤為225億歐元,較2021年增長25億歐元;未計入特殊項目支出的營業銷售回報率從8.0%增至8.1%,稅前利潤為220億歐元,同比增長9.5%。

與營收和利潤的增長不同,2022年大眾汽車集團全球銷量出現了7%的下滑,不過由於高配車型和高端品牌銷量占比提高,單車利潤更高的卡車銷量增長,以及售價高於燃油車的電動汽車銷量也出現了增長,所以大眾汽車集團在整體銷量下滑的前提下依然實現了利潤的增加。

電動汽車業務是大眾汽車集團2022年表現最好的單元之一。2022年集團共售出57.21萬輛純電動車,占新車銷量份額的7%,作為對比另一家歐洲車企Stellantis的純電動車銷量為28.8萬輛。

大眾汽車集團財務長兼營運長Arno Antlitz表示,「2022年的業績表明,即使在充滿挑戰的全球背景下,大眾汽車集團的發展韌性依然得到提升。」

Arno Antlitz預計,隨著今年供應鏈瓶頸逐漸好轉,大量積壓的訂單將得到交付,2023年大眾汽車集團的總交付量將增加14.97%至950萬輛。

業績方面,Arno Antlitz預計集團銷售收入將實現10%至15%的同比增長,營業銷售回報率預計將在7.5%至8.5%之間。

十點規劃,中國是重點

去年上任之初,奧博穆就提出了「十點規劃」作為他的行動綱領,包括規劃周期、產品、中國市場、北美業務、Cariad、新的可擴展系統平台(SSP)、電池和充電、出行服務、可持續性、資本市場。

在今天的溝通會上,奧博穆又對這十點規劃做了更詳細的解讀,其中重點提到了中國市場。

2022年大眾汽車集團在中國市場交付量為318萬輛,同比下降約4%,市場份額15.1%。其中ID.純電家族全年交付14.31萬輛,同比增長102.9%。

一方面大眾在中國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激烈競爭,另一方面純電動車業務表現雖然遠好於其他合資品牌,但是距離自主品牌還有差距。

為了阻止市場份額的下滑,提升在華車型尤其是純電車型的競爭力,大眾汽車集團將進一步加大在華投資。

在數字化方面,去年大眾汽車集團成立了CARIAD中國軟體公司,為中國用戶打造更具中國特色軟體產品和服務,還與中國企業地平線合作推動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落地。

奧博穆在演講中指出,未來十年,中國的重要性將進一步增加,尤其在電動化領域。

除了中國市場,奧博穆還透露了其他幾個重點領域的規劃,包括在產品層面,2023年大眾汽車集團將推出全新ID.3、ID.7、ID. Buzz長軸距、CUPRA Tavascan和奧迪Q8 e-tron在內的多款純電新車。

隨著這些新車型的推出,大眾汽車集團的目標是在2023年將純電動車的銷量占比提升到10%。

當然,大眾汽車集團還會繼續對內燃機進行投資,並在2025年達到頂峰,屆時歐盟將實施更嚴格的歐7排放標準。

在軟體業務上,上任CEO迪斯一直強調自研的重要性,這也導致了大眾汽車集團在軟體方面進展不及預期。而奧博穆在演講中表示,對於軟體技術,除了自研,外包、採購和與科技企業合作也很重要。

路線的轉變無疑將加速大眾汽車集團接下來在數字化方面的進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93ad03e1741874d8a6a8439cfba48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