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的「紅色文藝輕騎兵」

2022-08-29     阿右旗融媒體中心

原標題:奔跑的「紅色文藝輕騎兵」

「在新時代,希望你們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引,大力弘揚烏蘭牧騎的優良傳統,紮根生活沃土,服務牧民群眾……」說起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雖然時隔五年,但烏蘭牧騎隊長鋼花至今仍然激動不已「總書記的回信不斷鼓舞和溫暖著烏蘭牧騎隊員們,五年來,不論嚴冬酷暑還是沙漠戈壁,我們牢記使命,不僅為群眾送去歡樂和文明,更要將黨的聲音和關懷傳遞到廣大農牧民的心中」。

奔跑的「紅色文藝輕騎兵」。五年來,阿右旗烏蘭牧騎始終牢記總書記囑託,積極發揚深入基層、艱苦奮鬥、守望相助、甘於奉獻的優良傳統,大力弘揚烏蘭牧騎精神,始終爭做一支長期活躍在草原上的「紅色文藝輕騎兵」。阿右旗地處偏遠、地域遼闊,農牧民居住分散、集中學習難,阿右旗烏蘭牧騎隊員們堅持每年深入全旗7個蘇木鎮49個嘎查(社區),行駛21000公里,演出100餘場,觀眾達27000餘人次,把慰問演出、文藝輔導、理論宣講等送到廣大農牧民群眾身邊。五年來,不管多麼偏遠,只要有牧民居住的地方,就有烏蘭牧騎隊員們的歌聲和身影,農牧民能足不出戶就欣賞到精彩紛呈的文藝節目,在第一時間了解到黨和國家的最新理論政策,在貼合當地風土人情和百姓火熱生活的宣講中激揚思想活力,切實提升廣大農牧民群眾的精神滿足感、生活幸福感和理論獲得感。

浸潤文藝的「零距離」宣講。五年來,阿右旗烏蘭牧騎充分利用其小型化、靈活機動、人員精幹的文化文藝小分隊優勢,以歌曲、舞蹈、器樂、小戲小品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形式,宣傳黨的政策方針,在不斷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時,進一步提升群眾的參與感,增強各族人民群眾的文化認同感。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阿右旗烏蘭牧騎組建了「草原學習輕騎兵」小分隊,採取「黨史+文藝」「理論+文藝」形式,將黨史和理論融入文藝表演中,把「黨史課堂」搬到「革命老兵」「道德模範」「內蒙古好人」家中,宣傳好、貫徹好、落實好黨的理論政策,讓「公共文化最後一公里」向「零距離」邁進。隊員們每年深入嘎查社區、部隊學校、草原牧場、田間地頭和基層一線,開展黨的理論宣傳60餘場次,覆蓋受眾20000餘人次。

文藝服務陣地的「一面旗幟」。五年來,阿右旗烏蘭牧騎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方向,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在深入了解群眾共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成果的實際生活中,精心策劃推出一批融入中華文化符號和中華民族形象的優秀文學文藝作品,把熱愛中華文化的種子深深埋入各族群眾心靈深處,使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得以浸潤人心。五年來,阿右旗烏蘭牧騎始終爭做社會主義文藝戰線的一面旗幟和草原上的輕騎兵,榮獲2018年-2020年度全區烏蘭牧騎「一類優秀烏蘭牧騎」稱號,在第八屆內蒙古自治區烏蘭牧騎藝術節獲得團體金獎,榮獲全區第五屆、第六屆服務農牧民、服務基層先進文藝院團稱號,小品《邊眼》榮獲全區第二屆「國家安全在身邊」烏蘭牧騎優秀節目展示,《喀爾喀布斯貴》情景舞蹈《蘇敏吉林》等9部文藝作品入選全區烏蘭牧騎經典劇(節)目名錄。

「火起來」的鄉村趕集文化。五年來,阿右旗構建「旗--蘇木鎮--嘎查村--烏蘭牧騎隊員體驗生活基地」四級烏蘭牧騎農牧區巡迴活動網絡,形成了在農村牧區的陣地演出+流動演出+入戶演出的全覆蓋布局。隊員們深入農牧區、蘇木、嘎查、社區、邊防哨所、企事業單位,廣泛開展文藝演出、幫扶貧困戶、文化輔導、政策宣講等綜合服務,累計1000餘場次。五年來,阿右旗烏蘭牧騎的設施設備不斷得到更新完善,但在偏遠的牧民家門口,隊員們仍然以天為幕,以地為舞台為牧民演出,與牧民在零距離的共歌共舞中,發揮文藝作品寓教於樂的功能,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為他們宣傳為民利民惠民政策,講述勤勞致富的故事,增強農牧民內生脫貧動力,助力鄉村振興。在人口比較集中的巴丹吉林鎮額肯呼都格嘎查,舉辦豐富多彩的鄉村趕集文化活動,助力振興鄉村經濟產業,推進鄉村火起來,產業興起來,人間煙火氣濃起來。

「鄉村振興新農村,阿右旗烏蘭牧騎每年都送文化、送演出、送宣講,送到家門口,使我們的精神生活得到了很大滿足,現在我們的生活跟城裡人一樣,黨的政策是真正好啊……」當地的農牧民群眾感慨地說。

撰稿 | 段雲霞

來源 | 阿右旗委宣傳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9391c939a84458331bc001abb348bdd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