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李紈母子做過啥傷天害理的事?不然作者為何罵她不積陰騭

2022-04-26     淚落半夏天

原標題:紅樓夢:李紈母子做過啥傷天害理的事?不然作者為何罵她不積陰騭

導語:《紅樓夢》中關於金陵十二衩正冊的判曲、判詞,作者基本都是懷著同情與惋惜的態度去評判的。唯獨對李紈的判詞,用詞卻十分的尖酸刻薄,甚至有幸災樂禍的意味。作者為何會對李紈如此怨毒呢?

1、作者暗諷李紈不積陰騭,她到底做了什麼「缺德事?」

先看李紈判詞:桃李春風結子完,到頭誰似一盆蘭。如冰水好空相妒,枉與他人作笑談。

對應李紈的紅樓神曲是《晚韶華》:鏡里恩情,更那堪夢裡功名。那美韶華去之何迅,再休提繡帳鴛衾。只這戴珠冠,披鳳襖,也抵不了無常性命。

雖說是人生莫受老來貧,也須要陰騭積兒孫。氣昂昂頭戴簪纓,簪纓,光燦燦胸懸金印;威赫赫爵祿高登,高登,昏慘慘黃泉路近。問古來將相可還存,也只是虛名兒與後人欽敬。

作者即便對身負幾條無辜人命的鳳姐,也沒有用如此尖酸刻毒的評判,為何卻說素以「菩薩」著稱的李紈「不積陰騭」呢?

難道僅僅是因為李紈在巧姐被賣時,她沒有借錢為其贖身?還是在她自己的兒子賈蘭登科及第後,沒有向賈府伸出援助之手?過於冷漠疏離。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倘若是這樣,不足以說李紈不積陰騭,畢竟,李紈「寡婦事業」的,她失去了丈夫,孤兒寡母的,想要為自己做長遠打算,守財吝嗇也無可厚非,達不到不積陰騭、喪良缺德的地步。

那麼,作者為何要說李紈「不積陰德」呢?很顯然,李紈做過缺德事,而且,這件缺德事,絕不是慳吝冷漠這麼簡單。

答案竟在巧姐的紅樓夢神曲中。

2、巧姐的判詞與對應的神曲,隱約透漏出一個驚人的秘密

巧姐的判詞:事敗休雲貴,家亡莫論親。偶因濟劉氏,巧得遇恩人。

巧姐對應的《紅樓夢》神曲是「留餘慶」:留餘慶,留餘慶,忽遇恩人。幸娘親,幸娘親,積得陰功。勸人生濟困扶窮,休似俺那愛銀錢、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正是乘除加減,上有蒼穹。

巧姐的「狠舅」自然是鳳姐的兄弟王仁,這是無可爭議的。然而,所謂的「奸兄」是誰呢?縱觀榮國府里,與巧姐同輩的,無非就是賈蓉、賈薔、賈蘭。賈環雖然人品欠佳,但她是巧姐的叔叔輩,絕對不是那位「奸兄」。

咱們先用排除法來過濾一遍。先說賈蓉,賈蓉雖然跟巧姐一輩,但他是寧國府那邊的人,論血緣要遠得多,他的手還伸不到這麼長來足以賣巧姐。

賈薔就更不可能了,賈薔這個人人品還是很好的,而且,對鳳姐當初的提拔之恩,一直心存感激,就算他不會施以援手營救巧姐,也絕對不會落井下石的。況且,他跟賈珍親近,跟榮國府這邊,按血緣排序,與賈蓉是一樣的親疏。

所以說,賈薔也不可能,那麼剩下的,也就只有賈蘭了。而賈蘭的嫌疑也確實最大,不但動機充分,而且,這個孩子從心城府深、心機重,是完全能夠做得出參與賣巧姐的事的。

寶玉曾與同窗的金榮動手打架,賈蘭那么小的孩子,就能夠看著自己叔叔跟人家打架卻置身事外,還阻止別人去勸架或幫架:「好兄弟,這不與我們相干。」

家宴之上,如果不是賈政親自開口「邀請他」他便不出來,一個人躲在他自己家裡,可見這孩子心事多重?按現在的話說,是陰鬱型的人物。

為什麼說他有「動機」呢?第一點,巧姐的母親是鳳姐,而鳳姐在榮國府當家就已經剝奪了李紈的權益。李紈嘴上不說,卻十分嗔恨,曾說:「我自飲一杯,不管你們的廢與興。」

可見李紈對榮國府的心存怨恨、並自設圍欄。就連小姑子們做詩聚會,都要AA制。李紈一毛不拔,原本就對婆婆小姑子們心存芥蒂與怨恨,又怎麼肯為她們慷慨解囊?

平時玩在一起,不過是敷衍應酬,愉悅自己罷了。當真要出血,她是萬萬不肯的。賣巧姐的事,雖然李紈可能沒親自參與其中,卻極有可能得知自己兒子賈蘭做內應之後,故作不知。

這無異於縱子行兇。李紈是最愛錢的,賈蘭也知道母親最愛錢,倘若能做內應參與其中,或許會有分成。分成之後,用這筆錢討母親歡心,李紈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假裝蒙在鼓裡了。

所以,作者才說李紈不積陰騭,也就是在暗指她做了傷天害理的缺德事,還裝得跟無辜菩薩一樣,頭頂三尺有神明,善惡到頭終有報,李紈最終結局也很悲慘。因此推斷出:賣巧姐的那位「奸兄」,極有可能就是「賈蘭」。根據那孩子的性格,也做得出這樣的事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931f6cd0e050869d8c684bb79d540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