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實現攬月九天的共同夢想(和音)

2024-06-27     北青網

嫦娥六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讓國際社會看到了中國建設航天強國、科技強國取得的成就,看到了中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決心,也看到了中國堅持科技開放合作的誠意

6月25日,嫦娥六號返回器攜帶來自月背的月球樣品安全返回地球。這是人類歷史上首次實現月球背面採樣返回,是中國建設航天強國、科技強國取得的又一標誌性成果。習近平總書記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致電祝賀探月工程嫦娥六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鼓勵中國航天人加強國際交流合作,向著航天強國目標勇毅前行,為探索宇宙奧秘、增進人類福祉再立新功。

「嫦娥六號的工作像時鐘一樣精準,令人嘆為觀止」「中國已經掌握並完善了月球軌道進入、著陸、自主採樣和返回能力」……從發射升空到安全著陸,嫦娥六號的探月之旅舉世矚目。嫦娥六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讓國際社會看到了中國建設航天強國、科技強國取得的成就,看到了中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決心。

實施探月工程20年來,從嫦娥一號到嫦娥六號,中國不斷開啟人類月球探測新篇章。從嫦娥四號實現人類首次月背軟著陸,到嫦娥六號實現人類首次月背採樣返回;從圓滿完成「繞、落、回」三步走目標,到探月工程四期任務全面推進,中國深空探索的腳步邁向更遠,愈發堅實。「嫦娥」攬月取得的成就,表明中國戰略高技術領域正迎來新跨越。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中國將錨定2035年建成科技強國的戰略目標,加強頂層設計和統籌謀劃,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嫦娥」是中國的,也屬於全人類。嫦娥六號任務吸引國際社會高度關注,還在於其搭載歐空局、法國、義大利、巴基斯坦的4個國際載荷同步開展月球探測和研究,標誌著人類團結合作、開啟和平利用外空新篇章。有關國家專家學者表示,在探月方面,中國是最可靠的合作夥伴之一。聯合國秘書長發言人迪雅里克表示,嫦娥六號任務的成功執行是「了不起的成就」,是國際合作在外層空間事務方面的偉大體現。

外層空間是人類的共同疆域,空間探索是人類的共同事業。中國探月工程始終秉持「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合作共贏」的原則。中方開放了嫦娥五號月球樣品的國際申請,與國際同行開展聯合研究,共享科學成果。中國倡導的國際月球科研站大科學工程,已與十幾個國家、國際組織簽署合作文件。日前,嫦娥七號確認將在軌道器上搭載埃及、巴林、義大利、俄羅斯、瑞士、泰國、國際月球天文台協會等7個國家、國際組織的6台載荷。中國將繼續堅持開放合作,讓航天探索和航天科技成果為創造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貢獻力量。

科技進步是世界性、時代性課題,唯有開放合作才是正道。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國際環境越複雜,我們越要敞開胸懷、打開大門,統籌開放和安全,在開放合作中實現自立自強。」中國深入踐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推動科技開放合作。中國主動發起國際科技合作倡議,牽頭組織國際大科學計劃,作為全球創新重要一極的影響力持續提升。中國將積極融入全球創新網絡,深度參與全球科技治理,同世界各國攜手打造開放、公平、公正、非歧視的國際科技發展環境,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讓科技更好造福人類。

攬月九天是各國人民千百年來的共同夢想,和平利用外空是全人類共同的事業。中國將繼續與志同道合的國際夥伴一道,探索外空這一人類的共同疆域,實現攬月九天這一各國人民的共同夢想,攜手推進和平利用外空這一全人類共同事業。中國堅持科技開放合作造福人類,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將繼續為應對全球性挑戰、促進人類發展進步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

責任編輯:龍靜玉(EK010)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92e7239c60644589c3b1e720b1618d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