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大醫 | 每次來月經的日子都不一樣是病嗎?四要素判斷月經是否正常

2024-08-27     搜狐健康

出品 | 搜狐健康

作者 | 順義婦兒醫院婦科 劉洪慧

編輯 | 劉家碧

月經是否正常反映了卵巢功能。然而,很多女性並不知道什麼是正常的月經。順義婦兒醫院婦科劉洪慧介紹,評判月經是否正常,需要從月經周期的頻率、月經周期的規律性、經期長度、經期出血量四個因素來評價。初潮三年後,正常的月經周期為21—35天,相鄰的月經周期變化不超過7天,經期長度不超過7天,經量是否正常以主觀感受為準。

月經周期的頻率和規律性

月經周期是指月經的第一天到相鄰的下次月經第一天的間隔時長。比如,這次月經是3月1日來的,下一次月經是3月29日來的,月經周期就是28天。

初潮後1年內月經周期不穩定是正常現象,是向青春期的過渡。初潮後1—3年,月經周期為21—45天,初潮3年以後,月經周期為21—35天,初潮1年以後任何一個月經周期在90天以上都屬於異常的月經。

月經周期的規律性,就是月經周期之間的時間間隔的長度變化。如果變化超過7天,就說明月經周期不規律。比如,一名女性第一次月經是3月1日來的,第二次月經是3月29日來的,第三次月經是5月5日來的,那她第一次和第二次月經間的月經周期是28天,第二次和第三次的月經周期是37天,這兩個相鄰的月經周期的變化超過了7天,她的月經周期不規律。

經期長度

經期就是月經期,就是指月經期陰道出血第一天到最後一天,經期的長度在7天以內屬於正常範圍。比如,一名女性月經第一天是5月1日來的,最後一天是5月6日,那這個人的經期長度就是6天,屬於正常範圍;如果還是這麼女性,月經第一天同前,最後一天是5月10日,那這個人的經期長度就是10天,就超過7天,就應該提高警惕了,可能有異常風險了。

經期出血量

經期出血量簡稱經量,是指一次月經從第一天到最後一天的陰道出血總量。2018年,經過國際上多個權威組織的專家討論,不再用具體的數值定義正常經量,而是根據每個女性自己的主觀感受來評估。自己感覺經量多,影響了身體、社交、情感、物質生活質量,就是月經過多;自覺經量較前明顯減少,呈點滴狀,就是月經過少;自覺經量在月經過多與過少之間,就是正常的經量。

經量異常可以單獨出現,也可以與其他症狀一起出現。

發現月經異常該怎麼辦?

月經初潮後的前3年,月經周期規律性相對差一些。3年以後,大多數女性的月經規律基本上都在正常範圍內。40歲之後,因為卵巢功能的下降,會逐漸出現以上四因素的異常變化;這預示著更年期的到來,建議尋求醫生的幫助。

偶爾有一次相鄰月經的某一個因素出現了異常,女性朋友們也不必太擔心,可能和這個時間段的一些環境因素、服用活血藥物或自身狀態有關。

如果頻繁出現異常的月經變化,希望廣大女性朋友要提高重視,及早就醫,儘早發現異常疾病,減少不必要的健康危害。

最後,劉洪慧醫生強調,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適當運動,規律作息,避免體重大幅變化,將體重保持在正常範圍,是月經正常的基礎,也是身體健康的基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92e576a3dd5f9f7a14a201c1c1fe9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