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千萬工程」助力「三農」開創新局面

2023-12-28     宣講家網

原標題:時評:「千萬工程」助力「三農」開創新局面

日前,習近平總書記對「三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循序漸進、久久為功,集中力量抓好辦成一批群眾可感可及的實事。這對於統一思想,深化認識,做好明年和今後一個時期的「三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千萬工程」是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時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一項重大決策。2003年6月,在時任省委書記習近平的倡導和主持下,浙江啟動「千萬工程」,從全省選擇1萬個左右的行政村進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000個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範村。20年來,「千萬工程」以村莊的環境整治與人居環境改善為切入口,在實踐中不斷深化,實現了多方位的疊代升級,不僅造就了浙江萬千美麗鄉村,而且造福了萬千農民群眾,在助力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等方面,貢獻巨大,意義深遠。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依然在農村,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依然在農村。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度、廣度、難度都不亞於脫貧攻堅,必須加強頂層設計,以更有力的舉措、匯聚更強大的力量來推進。我們要從全局的戰略高度看待「三農」的重要意義,對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的認識不能模糊,對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基礎地位不能動搖,對扶持「三農」的各項工作力度不能減弱。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始終堅持重中之重戰略不動搖。我們必須保持戰略定力與耐心,把人力投入、物力配置、財力保障都轉移到鄉村振興上來,全面推進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五個振興」,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

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是農業強國的應有之義。鄉村建設既要見物也要見人,既要塑形也要鑄魂,既要抓物質文明也要抓精神文明,實現鄉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備的全面提升。一方面,不斷改善與提升鄉村人居環境和公共服務水平,促使鄉村資源生態優勢和人文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另一方面,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豐富農村文化生活,提升鄉村精神風貌,不斷提升農民獲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已累計建設5萬個以上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麗鄉村,推動鄉村發展進入新階段,為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奠定了基礎。

依靠農民、為億萬農民謀幸福是我們黨的重要使命,黨管農村是做好「三農」工作的重要政治優勢。要不斷健全黨領導農村工作的組織體系、制度體系、工作機制,切實提高新時代黨全面領導農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健全農村工作領導體制,建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領導責任制,理順涉農部門的職責分工,堅持工業農業一起抓、堅持城市農村一起抓,把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要求落到實處。要站穩人民立場,強化宗旨意識,廣大農村工作幹部要真正深入群眾,真心依靠群眾,真情關愛群眾,真誠服務群眾,提高農村工作本領,為新時代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穩固基礎。

「千萬工程」源自浙江,「千萬工程」屬於中國。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面向未來,我們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精神上來,把力量凝聚到實現鄉村振興戰略上來,苦幹實幹,久久為功,不斷開創「三農」工作新局面,滿足億萬農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作者:張麗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92b6437857c813090a4aa5cd5875f2fe.html